多跑几趟产业带,发现其实高端的品牌代工根本没有变,反而依赖越来越高。

#内幕消息 多跑几趟产业带,发现其实高端的品牌代工根本没有变,反而依赖越来越高。 大家越唱衰全球化和外贸,反而我越坚定看好,走出去东南亚,孟加拉,都是中低端的产业,但是中国工厂机器在升级,数字化在升级,专业手艺人才在升级,有视野的工厂二代们在接盘。 过去中国的外贸,坂田跨境大卖,速卖通,1688,独立站卖家,包括现在Temu 全托管是基本盘。 中国创业者只有在新能源,手机,小家电,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带电,拼工程能力的领域,传统日韩德国企业主导的,有高端品牌。 欧洲人,凭借文化品牌,所谓的made in French,made in Italy,made in London ,made in Japan , made in Swiss 的奢侈品工艺,收割全球市场多年,其实整个生产都深扎广东,浙江,出口组装贴个标而已,卖超高毛利。 更多新一代中国创业者,借助电商多渠道的势能,不仅是亚马逊,还有中国人的tiktok ,shein,Temu ,Lazada 平台,扎根中国新一代制造业,将会在这些时尚领域全面挑战欧洲中高端品牌,属于made in China 的LVMH,开云集团。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成为世界品牌需要多少年#】你还记得童年回忆#海尔兄弟叫什么#吗?不做“贴牌”代工,海尔出海如何挣钱?家电行业科技研发到头了吗

【#成为世界品牌需要多少年#】你还记得童年回忆#海尔兄弟叫什么#吗?不做“贴牌”代工,海尔出海如何挣钱?家电行业科技研发到头了吗?未来的家电消费趋势如何?什么样的企业才是世界一流?@央视新闻 独家对话新一代海尔掌门人周云杰,一起聊聊↓↓#中国经济引力场#央视新闻的微博直播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封面图片

随着共产党拥护他的呼声越来越高,几乎没有人怀疑习近平会赢得第三个总书记任期,让他进入拥有巨大权力的第二个十年。

随着共产党拥护他的呼声越来越高,几乎没有人怀疑习近平会赢得第三个总书记任期,让他进入拥有巨大权力的第二个十年。 习近平似乎相信,他的持续权力将使中国的政策具有连续性和政治稳定性。未来几年,习近平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为最终将权力移交给年轻一代提供路线图。

封面图片

2024年日本经济为什么越来越差,变得不如韩国?

2024年日本经济为什么越来越差,变得不如韩国? 墨子连山的回答 美国外交发言,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叫“基于规则的秩序”,“rules-based order”。 但他们从来不解释,所基于的规则,到底是什么。 即便被中国㨃了无数次,仍然不解释究竟是什么规则,但依然在那儿不停地说。 哪怕中国撕破脸,说你没资格跟老子谈什么基于规则的秩序。 可人家依旧自说自话,感觉就像魔怔了似的。 你说,美国人既然这么喜欢这个词儿,为啥就不能解释清楚呢? 因为没法儿解释,这个所谓“规则”,其实就是美国要当爷爷,随时收割孙子的“规则”。 具体说,其实不复杂,二战之后,世界一直遵循着这个规则。 美国印美元。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一开始美元还与黄金挂钩。 但随着生产力发展,与黄金挂钩的美元显然不够用了,于是美元跟黄金拖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为了维持美元地位,美国人找到中东的王爷们,让他们以美元结算石油。 不同意,就放开以色列的狗链。 王爷们畏于淫威,不同意也得同意。 石油作为工业血液,每个国家都需要买。 买石油,就要用美元。 于是美元维持了世界货币地位。 理论上,美国可以随便印钱。 只不过,如果印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国内选民不干。 所以,美国人想到一个办法,拿着印出来的美元,投资其他国家,帮他们工业化,生产廉价商品,抵消超发带来的通胀。 货币作为资本,本身就有投资功能,美国印钱投资,并不算什么坏事,只不过是把未来的钱印出来先花,等工业能力建立起来,再用廉价商品补上亏空。 用一招乾坤大挪移,拿未来的钱,投资现在,也算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冷战时期,美国进行了两笔大投资。 西线的马歇尔计划,让欧洲恢复工业能力,造就了欧洲几十年的繁荣。 如果说对欧洲投资,更多出于经济考虑。 那么对日本的投资,则更多出于东线牵制中苏的考虑。 可以说,抗美援朝让日本捡了漏,造就了后来的经济奇迹。 但最大受益者,其实是中国。 不但打出了未来100年的和平,更得到了苏联援建,以至于今天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第一大国。 正是这一战,为今天的中国崛起,和日本衰落埋下了伏笔。 日本借着美国扶持一飞冲天,GDP一度有赶超美国之势。 但这一切,在90年代戛然而止,只因触碰到了美国逆鳞。 美国可以容忍日本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在美国市场大行其道,但在高科技领域,却绝不允许日本越雷池半步。 日本也曾在半导体领域冲击美国,结果当然受到无情打压,最后只能黯然退出光刻机等核心领域。 到今天,只沦为周边配套材料供应商。 看日本的剧本是不是觉着眼熟? 中国今天经历的“卡脖子”,日本当年也经历过。 只不过,作为一个被阉割的国家,日本没有军事独立,也就没有政治独立。 因此,连让美国发起贸易战的资格都没有。 被拿捏得服服帖帖,主动挥刀自宫,放弃芯片,老老实实生产汽车家电去了。 这就是美国所谓的“规则”。 美国是唯一的投资人,一手用美元控制世界金融,一手用高科技保持对其他国家的降维碾压。 当然,这背后还有航母和导弹,实在不行,枪顶在脑门上,就问你,服不服。 日本挑战高科技,被打压下去。 欧洲弄出个欧元,挑战美元地位。 可你欧洲也被阉割了呀,遍地都是美军基地,凭什么跟美国叫板? 巴尔干半岛给你来一发,让资本看清,谁才是爷爷,欧元就乖乖跌下去了。 最后,欧洲和日本,都只能在美国的规则下,乖乖从事中高端产业,没人敢乱来。 而在美国的规则下,中国是从事低端生产的国家。 苦哈哈给美国老爷生产日用品,自己最多混个温饱。 在美国人看来,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毕竟你们中国人,原本连饭都吃不饱,施舍给你们一口,你们应该对我感恩戴德。 这不是比喻,美国人真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什么“基于规则的秩序”。 如果中国像欧洲日本那样,各安天命,也就没有今天这些事情了。 可中国人偏不信邪,凭什么老子生产出来的东西,供你美国人享受,自己却用不起? 于是,中国开始打破规则,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从最开始的衣服鞋帽,到彩电冰箱,再到电脑手机,最后是汽车、高铁、大飞机。 而基于“规则”,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高铁,这些原本是日本的领域呀。 于是日本不干了,跟美爹说,当年我基于“规则”高科技被阉割,现在中国不守规矩,来抢我的饭碗,你管不管? 美国当然想管,可问题是,中国不是欧洲日本。 金融独立、政治独立,工业门类齐全,逼急了,甚至经济也可以独立。 要动手吧,在我家门口,你还真打不过我。 你说美国怎么办? 只能嘴上强调“基于规则的秩序”,实际什么都做不了。 日本引以为傲的支柱产业,汽车出口去年已经被中国反超。 至于家电、手机、高铁、造船,早就没日本什么事了。 一个1亿人口的岛国,向上被卡死了科技,下面被中国不断蚕食。 内需不足,人口老龄化,长期通货紧缩,多年0利率,无限量化宽松,仍旧无法刺激通胀。 2023年GDP与30年前差不多,都是4万亿美元左右。 这么看来,GDP跌出前三,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不光日本,台湾省、韩国、新加坡这几个当年的亚洲四小龙,都面临着同样困境。 不过话说回来,你拿一个5000万人口的韩国,跟1亿多人口的日本比,确实有失公允。 要是这么比,鄂尔多斯人均GDP还3万多美金呢,也比日本高。 东京都市圈的人口3600多万,人均GDP有8万多美元,不是比韩国高多了? 所以,不能这么比。 关于韩国、新加坡、日本,之前不止一次聊聊,下次咱们聊聊台湾省。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墨子连山)

封面图片

中国跨境电商猛攻韩国:“价格低得惊人” 本土平台慌了

中国跨境电商猛攻韩国:“价格低得惊人” 本土平台慌了 朴修宏今年54岁,他经常将全球速卖通上的价格与韩国主要门户网站Naver和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进行比较。他最近在全球速卖通上花了8.6万韩元(约合64美元)购买了一个油位计。相比之下,这个油位计在韩国当地在线零售网站上的标价约为54万韩元。“这些中国平台上的大多数产品都便宜得惊人,”他表示,“送货很慢,但是如果价格能够便宜70%至80%,我可以忍受。”韩国平台恐慌对于韩国老牌电商平台来说,中国跨境电商在韩国取得的突破令人担忧。韩国打造了领先世界的高速互联网,并建立了一个成熟、精通数字领域的消费者群体。市场调研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韩国是世界第四大电商市场,规模接近200万亿韩元,几乎一半的零售支出花在了网上。韩国的人均线上消费水平也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韩国前十大电商应用2023年,韩国人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消费额首次超过了亚马逊等美国竞争对手。目前,有四分之一的韩国人使用中国平台,这引起了韩国本土企业的担忧。“他们在这里以超低的价格销售商品,增长速度比预期的要快,”韩国知名时尚平台Musinsa的发言人李承真(Lee Seung-jin,音译)表示,“我们担心,我们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他们的大规模进攻是一种威胁,我们对此无能为力。”去年,全球速卖通和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成为增长最快的韩国消费者在线零售平台,但仍落后于韩国电商霸主Coupang。尽管Coupang把总部设在了美国并在那里上市,但它是一家韩国公司。多措并举此前,中国电商企业一直在进军海外市场,用廉价的中国商品削弱海外竞争对手。例如,Temu在两年前才成立,已通过大力营销活动和高额补贴,将用户和商家吸引到它的平台上,借此进入新市场。Temu对此回应称,其应用进入韩国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实惠商品以及丰富的选择,“消费者可以直接接触到顶级制造商,避免了中间商带来的加价”。分析师指出,为了吸引韩国企业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全球速卖通推出了“零佣金”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底。这就意味着,韩国企业不必支付通常由电商平台收取的10%至20%的销售佣金。全球速卖通全球速卖通还通过扩大中国东部山东省的仓储容量,为韩国消费者提供“送货保证”,加快送货时间。山东省靠近韩国。全球速卖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是韩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新手,致力于为韩国品牌和中小企业扩大市场,并为当地购物者提供多样化的优质产品选择。”过度担忧?韩国首尔中央大学商学教授钟铉威(Wi Jong-hyun,音译)表示:“我们的电子商务市场很可能会受到中国的控制,因为近年来中国产品的质量有所提高,而且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它们的价格也在下降。你不可能赢得与中国的价格战。”但是,一些分析师表示,这种担忧被夸大了。野村证券驻首尔分析师安吉拉·洪(Angela Hong)指出,“韩国人在中国平台上购买的商品,大多局限于低价产品类别”。野村证券估计,按商品交易总额计算,中国平台仅占韩国电子商务市场的2%左右。而且,全球速卖通韩国公司也一直受到延迟交货和送错产品投诉的困扰,该平台上的假货问题也令人担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阿里计划在未来3年投资11亿美元,在韩国建立一个物流网络,以缩短配送时间。阿里还在韩国宣布了一系列消费者保护措施,包括设立一个呼叫中心。此前,韩国当局表示,该国的电子商务法律将同样适用于中国平台。高端市场仍需时间不过,尽管全球速卖通承诺将在未来3年花费100亿韩元,利用人工智能筛查假货,但许多韩国消费者仍然只在有限的商品上信任中国平台。23岁的大学生YS Chung称,他使用全球速卖通购买低端电子零部件,例如智能手机外壳、充电器和线缆等。“出于健康担忧,我永远不会使用中国平台购买食用或用在身体上的商品。”他表示。与此同时,韩国监管机构的反垄断措施也引发了韩国本土平台的担忧。目前,韩国当局正在考虑出台新的反垄断规定以促进竞争。一些韩国本土平台担心,新规定将把市场中的龙头企业列为目标,从而让中国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欧睿国际研究经理桑尼·文(Sunny Moon)表示,中国平台要想在更高端多市场增加份额还需要很长时间。“中国公司目前正在靠牺牲利润来建立一个用户群体,”她表示,“但是这种这种商业模式能够维持多久呢?”她补充称,如果阿里进入韩国批发市场,它将对许多韩国小商家造成打击,因为这些商家都是从中国采购廉价产品,然后在韩国网上平台上转售。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小米汽车就是不能卖 20 万以下,为什么?

小米汽车就是不能卖 20 万以下,为什么? 2010 年,当年刚成立的小米公司打出广告语: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2011 年 8 月,小米手机一代正式发布,售价 1999 元,以高性价比赢得了市场。随后,小米成为普及智能手机的「破风者」,带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繁荣。看起来,公众普遍期待小米汽车能延续其手机领域的策略,为年轻一代提供价格适中、技术先进的汽车,成为他们心目中「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很多人苦口婆心劝雷军,把起售价定在 20 万以下,甚至 9.9 万元。然而,小米确实不应该将汽车价格定在 20 万元以下。无论是从成本方面考虑,还是从产业趋势和时代使命来分析,都能看到这个判断背后的必然性。01、单纯的价格战,没有未来之所以很多人建议小米将汽车价格定在 20 万元以下,主要是因为当前汽车市场正在上演激烈的价格战。自 2023 年开始,「价格战」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关键词。相比去年,今年的价格战呈现出了辐射范围广、优惠幅度高等特点。从几万元的微型纯电小车,到二三十万元的豪华车型,都参与其中。价格战让中国车企很头疼,大部分只能硬着头皮坚持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造车成本相对降低、市场供给失衡以及需求增长放缓。2023 年 12 月 28 日,小米汽车举办了第一次技术发布会,随后便是持续三个月的价格猜想 | 图片来源:雷军微博据了解,碳酸锂价格从 2022 年底的近 60 万元/吨降到目前的 10 万元/吨,极大地降低了动力电池的成本,也成为了当前价格战的契机。在纯电车型的成本中,动力电池的价格占据了约四成,对于车身较小的 A 级汽车来说,动力电池的成本甚至可能占到一半左右。同时,由于产品高度同质化,再加上当前内需相对乏力,汽车行业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4 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将增长 3%,这一增幅远远低于上一年的 12%。产能过剩也是当前汽车市场的一大问题。我国乘用车整体产能布局接近 5500 万辆,而年生产量约为 2300 万辆,利用率仅为五成。一般而言,产能正常的标准为 79% 至 83%,低于 79%,为产能过剩。此外,友商在小米 SU7 的价格带的布局,给人一种「围攻」小米汽车的感觉。特别是吉利最近在 15-30 万级布局了五款车型,市场定位与小米 SU7 大致相同,这无疑给小米汽车的定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不过,单纯的降价似乎已经开始「失灵」,降价未必带来销量的提升。汽车之家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不同品牌的降价对销量影响不同:豪华头部品牌的降价策略有效,但二线豪华品牌如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的销量和价格均未达预期;合资品牌优惠比例已增长至 20% 左右,但销量增长力度仍不足,其中日系三大品牌较为严重。大多数中国品牌的降价策略有效,虽然优惠力度比豪华和合资品牌要低,但销量在增长。如吉利、长安等品牌通过折扣提升销量。3 月 25 日,小米 SU7 在全国 29 城开启了静态品鉴 | 图片来源:雷军微博价格战就像一场「群输游戏」,长期来看不利于任何一方。通过降低价格获取市场份额,可能会损害长期收益,除非降价能够被提高的成本效益抵消。因此,陷于价格战的公司就像陷入泥泞之中,无法自拔,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挑剔,最终的结果是行业陷入「粪坑蝶泳」般的困局。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一派热闹景象,是建立在对车企盈利能力严重透支的基础上:中国车市规模和利润均占全球汽车产业三成左右,但本土汽车企业的利润总额却不到全球汽车产业总利润的 5%,形成反差。长期的微利状态,不仅挫伤投资者积极性,更会阻碍车企提升技术水平,打造长期、可持续竞争力。对于小米这样一家成熟的科技公司来说,以这种逻辑进入市场是很难说得通的。02、性价比配方的变化,带来新的优势中国企业确实具有丰富的性价比产品经验,小米也曾是「一代宗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实力的变化,性价比的配方也需要不断调整。起初,小米以中低价格最高性能为卖点,吸引大批用户,再通过增值服务获取利润。通过提供性能优越、价格亲民的产品,小米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五年内,小米超越了联想等老牌厂商,成为国内前五的互联网公司。然而,随着「全民造机」热潮兴起,超过 100 个品牌涌入智能手机市场,随之而来的是疯狂扩张、残酷洗牌和低利润率。相比之下,2016 年第四季度,尽管苹果销量仅占 18%,但其利润却占据整个行业的 92%。随着市场开始饱和,手机行业的竞争焦点已从传统的硬件配置和价格战,转向了产品本身的用户体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千元机」越来越少,而旗舰机型却越来越多。期间,小米开始向高端市场进军,向上探索性价比的新配方。2019 年,小米和 Redmi 品牌分拆,从红米升级而来的 Redmi 成为独立的品牌,接过极致性价比的标签,而小米手机则定位为追求极致技术和体验。今年已经是小米高端化战略的第五年了。由于小米 14 系列的热销,小米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去年成功翻倍。财报显示,2023 年,小米手机在中国大陆手机市场的平均单价同比增长超过 19%,创下历史新高。在 4000 元到 6000 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的市占率达到 16.9%,同比增加了 9.2 个百分点。在小米冲击高端之路的过程中,也不乏米粉建议他们把定价抬高一点,但小米依旧坚守性价比不放,只是配方发生了变化。雷军曾多次提到,性价比不是讨论绝对价格,更不是低价,坚持性价比同样可以做高价、做高端。性价比讲究的是比较优势,就是同等价格性能最好,同等性能价格最低。小米汽车目标是打造移动智能空间 | 图片来源:小米同时,对于 2024 年的小米汽车来说,其时代责任已不再是成为普及新能源汽车的「破风者」,而是要追求极致体验,开辟新领域、定义新产品。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我们不仅正经历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变,还见证了市场从增量到存量的转变。与增量市场相比,存量市场的玩法有所不同:大多数购车者已不是第一次购车,他们对产品和体验有更高期待,除了价格外,他们追求品质、工艺、前沿技术,甚至更高端的品牌形象,以彰显自己的品味。即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已经不再是一片蓝海,其市场渗透率也已接近 40%。2024 年 2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 35.8%。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过 50%。对于即将出牌的小米汽车而言,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品牌塑造、产品升级和优质服务,实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这才是小米真正的使命,也是其生存之道。放弃差异化,回头走价格战老路,对于小米而言,是绝对不可取的选择。因此,小米汽车应该避免陷入价格战,SU7 的起售价必定要超过 20 万元。如果要押注一个价格区间,23-25 万元可能更符合小米的定位和市场需求。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短讯1.深圳洪涛集团全面停业 曾为北京奥运装修

#短讯 1.深圳洪涛集团全面停业 曾为北京奥运装修 2.入狱已长达22年 王炳章身体状况不佳 3.消费者团体控诉 欧盟要求Temu、Shein两周内说明 4.构成安全风险 科索沃禁政府机构使用TikTok 5.经济学人:中国利用小额豁免漏洞逃避美国关税 6.中美菲有意降温 但关键或为如何阻止中国升高南海情势 7.中植集团等248家企业 拟进行实质合并破产清算 8.从纽约改道伦敦 中国快时尚品牌希音上市大计或再受阻 9.专栏 | 解读新疆:“两面人”维吾尔校长被判12年  维吾尔兄弟在新疆监狱被枪杀 10.三中全会召开时间敲定 传说中的经济改革会落空吗? 11.秘鲁总统访陆期间 中秘宣布实质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12.国台办:鼓励台企参与大陆电动车、锂电池产业 13.彭博:腾讯市值亚洲第二 仅次于台积电 14.美国出口禁令导致晶片短缺 中国AI企业传限制服务 15.郑州维权人士孙治军遭暴力绑架:揭露地方腐败的代价 16.填报志愿成庞大产业 陆高考规画师3小时赚进9亿 17.普京赠与金正恩的豪华轿车内置多种韩国零件 18.一对大熊猫安全抵达加州圣地亚哥动物园 19.Vision Pro正式开卖,中国为美国外首批开卖国家 20.中国驻法大使:内战未结束,目前台湾是叛乱政权 21.华盛顿邮报:大选辩论后,民主党内恐慌情绪蔓延 22.亚洲 IPO 市场筹资额暴跌 73%,落后于美国和欧洲 23.又一高官落马!赵乐际亲信基本被团灭 24.法国关键选举在即 勒庞加大赌注挑战马克龙的地位 25.中国股市上半年绿油油 北交所更是惨不忍睹 26.SpaceX将建太空船 送国际空间站最后一程 27.首场辩论过后,摇摆选民投向川普 28.沃伦·巴菲特向盖茨基金会和四个家庭慈善机构捐赠创纪录的53 亿美元伯克希尔股票 29.巴黎奥运村没空调 多国将自带 主办方:提供租赁 30.要奶粉钱被拒 黄一鸣曝光王思聪聊天内容 31.国际市场望中国恢复磷肥出口 32.军援台湾至少5亿美元案在美国众议院过关 33.美国玉米价格创2020年以来新低 34.洛杉矶“六四”抗议活动参与者家属在中国遭警方登门警告 35.肯尼亚致命抗议源自债务困境,中国或西方借贷机构,究竟谁之过? 36.台湾外销订单本地生产创新高 大陆占比降新低 37.中国股市低迷不振 上半年三大指数均下跌 38.中共盯上农民宅基地 被指救楼市最后一搏 39.三中全会前夕上海卫健系统被密集清洗 40.挪威拟2025年颁发深海采矿权 或成全球首个商业性深海采矿国 41.陆宠物食品行业加速发展 出口创新高 42.增强二三线城市与北美连结 中美开通全新国际货运航线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