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暂不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第34条第2-3款。“中华民族精神”由谁确认,按什么程序确认?“中华民族感情”由谁体认

建议暂不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第34条第2-3款。“中华民族精神”由谁确认,按什么程序确认?“中华民族感情”由谁体认,按什么程序体认和确定?这都是极大的、几乎无法循法治原则操作的问题。若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现在的草案通过该条,执法司法上必造成循长官意志抓人、定罪的实际后果,会贻害无穷。法律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科学立法要求立法者永远避免就“精神”和“感情”问题做规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 草案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引发争议。

中国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 草案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引发争议。 修订草案并未对“伤害中华民族感情”或“有损中华民族精神”的行为做出具体定义。人们质疑执法者如何单方面确定民族的“感情”和“精神”是否受到了“伤害”。法律专家也纷纷在网络上发文对相关条例表示质疑和批评,指该法律处罚标准模糊,若成为法律很可能会导致纵容滥用公权力。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赵宏评论称,泛道德化的法律惩戒将处罚依据诉诸于公众情感、社会价值等抽象观念,结果不仅会纵容公权的滥用,也会使刑罚和行政处罚蜕变为推行某种特定道德观念的工具,进而伤害由法治国家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如果“公职人员可以凭个人偏好和观念信条,随意扩张解释和适用法律”,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认为,由于该法律处罚标准模糊,“势必导致行政权力的选择性执法”,而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公民个人的日常穿着领域,“明显有过度干预之嫌”。“规定可能会刺激民粹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肆意蔓延,进一步恶化公共领域的舆论环境,不当压制个人在日常穿衣与言论的自由空间”。 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童之伟表示,“中华民族精神”由谁和按什么程序确认,是“几乎无法循法治原则操作”的问题。“若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现在的草案通过该条,执法司法上必造成循长官意志抓人、定罪的实际后果,会贻害无穷”。 不过,也有一些人对该修订表示支持,认为这些条文有助于打击“为军国主义罪行洗地”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爱国情感。《环球时报》的前总编胡锡进表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感情“需要维护,不容伤害”,但是表示有必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化。 (BBC)

封面图片

“禁止伤害中华民族感情”

“禁止伤害中华民族感情” 9月1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新增的第三十四条中,明确规定了“穿着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和“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言论”将被处以罚款和拘留。 公示将在9月30日结束。 这条法规将赋予警察更宽泛的执法权,理论上来说,任何在日常或敏感时间点吃日式食物,穿着日本品牌,扮演日本动漫角色,喜欢日本文化,针对核废水发表不同看法,以及未来可见的和西方文化生活等相关的行为,都可以视为伤害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有损中华民族的精神。

封面图片

“禁止伤害中华民族感情”

“禁止伤害中华民族感情” 9月1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新增的第三十四条中,明确规定了“穿着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和“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言论”将被处以罚款和拘留。 公示将在9月30日结束。 这条法规将赋予警察更宽泛的执法权,理论上来说,任何在日常或敏感时间点吃日式食物,穿着日本品牌,扮演日本动漫角色,喜欢日本文化,针对核废水发表不同看法,以及未来可见的和西方文化生活等相关的行为,都可以视为伤害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有损中华民族的精神。 | | |

封面图片

伤害“中华民族感情”要罚

伤害“中华民族感情”要罚 中国全国人大最近提出了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关于"伤害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物品或言论"等内容,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中媒表示,修订草案的目的是将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纳入处罚范围,以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然而,一些法学教授公开反对了草案的内容,他们认为处罚标准过于模糊,可能导致选择性执法,容易出现滥用职权的情况。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人纷纷质疑这一修订草案,一些意见领袖呼吁网友向全国人大提出反对意见。这一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原文链接 中国人大网 | 《人民日报》 《联合早报》 《中央社》 《中央社》

封面图片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案# #中华民族感情入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案# #中华民族感情入法# 第19条第2项和第3项,修订前的是且的关系,修订后变成或的关系,也就意味着,不需要取得被侵害人谅解,行为人只要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就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了,这无疑增加了有关部门的裁量空间。 第59条第2款将“侮辱、谩骂”作为妨害公务行为的加重情节,问题也比较大。可能造成的结果是,行为人仅因辱骂行为就可能会被行政拘留。如果仅从执法者个人角度理解,批评、质疑、调侃、嘲笑或讥讽,则很有可能被理解为“侮辱和漫骂”。这就会对公民的批评建议监督等权利产生负面影响。 67条和82条,有一年内吸毒案底的人禁止出入娱乐场所,可以拘留五天,但67条规定娱乐场所经营者必须上报登记信息,不然也会被拘留五日,是否意味着以后娱乐场所都要按照酒店住宿业一样刷脸实名登记? 第101条第2款,修订前规定检查时应有县级以上相关机关证明文件,修订后直接取消县级以上的限制,改为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只有检查住所时才需要县级以上证明文件。这就意味着检查住所以外的场所的权力得到绝对加强。

封面图片

相关阅读: 如何理解 “ #穿着 、 #佩戴 有损 #中华民族 #精神 、伤害中华民族 #感情 的 #服饰 ” ?

相关阅读: 如何理解 “ #穿着 、 #佩戴 有损 #中华民族 #精神 、伤害中华民族 #感情 的 #服饰 ” ? #周恩来 穿 #和服 在中国的时候就是日本的,在日本的时候就是中国的,咱老中主打一个 #灵活 #中国文化 #日本文化 如何评价当今 #网民 评论 #日本 相关 #文化 言必称 :“ #抄袭 自中国 ”,“ 别被日本骗了,这是中国的文化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