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时候的朋友聊天,她家开着我们当地最大的艺校。
跟小时候的朋友聊天,她家开着我们当地最大的艺校。 九十年代,我小时候,重视教育的家家户户都把小孩送去她家学校,学钢琴小提琴舞蹈电子琴,包括被我爸妈送去的我本人。 她在欧洲读的声乐博士,现在回国了,在大学任教。问起家里的生意,她说艺校今年就不招生了,在消课阶段。 也就是说现有的学生上完了交过的学费的钱,学校就不开了,学校场地出租。 艺校的困境一方面在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艺术类教育大缩水,人们手里没钱了,可干的可学的也五花八门,艺校客户少了。就连孩子都少了,大量的人不愿意生孩子。 供给这侧呢,老师们也自己回家干了,舞蹈老师可以自己租个小房子,所有赚的钱都是自己的。小乐器或者唱歌老师都不需要租,自己在家就能弄,也不需要艺校为他们获客了。 安全,场地,背书,独家信息……这些艺校能提供的价值随着信息的透明化、传播变得更高效的趋势慢慢消失。 相应的,对个人来说钱更好赚了。所以越来越多的个体户,现在时髦的说法是「一人公司」。 只要有门手艺,谁都饿不死。 但凡勤快点,总有好事发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这个时代是很乐观的。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