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真的是,每次使用都有新惊喜

#大公司负面消息 微博真的是,每次使用都有新惊喜 橘色这种卖icon的广告虽然有点扯淡,但也时有发生,见怪不怪了。但随即注意到红色这里有两个icon都是品牌的,就对微博的商业化刮目相看了。这时候上面的banner滚动了一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竟然... 不是理想??? 商业化这么嚣张,别说考虑用户体验了,连品牌都轻松拿捏,想必部门在公司内一定每天都是昂首阔步吧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浅浅聊聊广告我看到有人吐槽微博上广告很多,就是那种博主掏心掏肺跟你讲一大堆心里话,拉到最后发现是广告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看个开头

浅浅聊聊广告 我看到有人吐槽微博上广告很多,就是那种博主掏心掏肺跟你讲一大堆心里话,拉到最后发现是广告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是表达课、心理咨询还是卖保险了。 其实小红书现在也都是广告啊,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而且小红书的广告更隐秘更真实,你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上钩的。比方说上次我在川西徒步,同车的还有个青涩的男大学生,说去了山顶要帮品牌拍一些照片。那个品牌知名度巨高,我还以为是什么户外博主,一看小红书才两三百粉,惊呆了。虽然早就知道品牌会在小红书上投放KOC, 以达到“你粉丝少,我信你”的目标,但没想到现实里真碰上这种的,还是这么大的品牌。 而且为啥小红书现在发展比微博好,很大原因是创作者能在上面赚到钱吧。我自己关注户外博主比较多,不夸张地说,基本上每条视频都是广告植入,但也没见小红书的用户吐槽啊。当然有一个很大原因是小红书的品类丰富,不像微博很单一,一段时间内博主都在发同一个;还有个原因可能是微博的文字博主比较多,文字博主是立体的、多面的,很难归为某个垂类,商业价值就没有小红书垂类博主这么高。 (ps:我自己的微博就是广告全是明广,但小红书基本都是暗广。明明暗广才最可怕,却只看到微博上有读者吐槽,小红书倒是甘之如饴。)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小红书用户和播客听众都对广告植入的容忍度挺高的,甚至还会为创作者接到广告而开心。我记得上一个对接广容忍度很低的某站,前几年还被视为中国的ytb, 现在商业化失败后,都没落成啥样了。 说回来为什么接广,收入是持续创作的前提。每一个敲打出来的字,配的图,排的版,一句句剪出来的话,还有摸索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的红线,以及面对网络暴力和恶评的情绪消耗,这些都是劳动。有时候创作只是10%的灵感,而90%都是机械枯燥的杂活。而我也不是“全职博主”,有很多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的投入产出比可能也更高。那么在我安排事情优先级的时候,ROI低的事情可能就会排到后面的位置(比如我囤了十几期播客没有剪了,因为播客项目一直没有商务)。 说句不要脸的话,现在对我来说写一些东西就是“调用知识库”。我可以轻轻松松写出读者想看的东西,不管是干货还是情绪抚慰剂。所以调不调用这个知识库,花不花这个时间,其实都取决我的选择。 所以我觉得作为创作者接广没什么。我也承认微博的商务蛮单一,理解很多读者看了烦。但你一直有取关的自由。

封面图片

探访闲鱼实体店:谁会买使用过的口红?

探访闲鱼实体店:谁会买使用过的口红? 业内人士看来,线下社区店的生意将面临众多挑战,例如“次品市场”、信用危机甚至无法盈利等。探访:使用过的口红,谁买?近日,闲鱼官方宣布,其首家闲鱼循环商店于1月底在杭州拱墅区开业。该店铺系闲鱼App同名首次落地线下的全品类二手实体店,目前以社区店形式为主,服务社区周边两公里乃至本地同城的消费者,将提供全品类闲置寄卖服务,而该门店也可挂出服务性质的商品,比如跑腿、遛狗、代铲屎……新浪财经在门店现场看到,该门店的体量并不大,虽然有服饰、餐厨用品、图书音像等多款产品,但是每款产品的数量都不算多。有顾客进入门店两分钟后便称:“没啥东西,咱们走吧。”新浪财经与该线下店沟通了解到,在该闲鱼门店,除13个闲鱼禁售品类,包括食品保健品、活体、黄金/翡翠/珠宝等贵重品类以及有安全卫生风险的内衣、情趣用品外,其它全品类皆可回收。如果售卖成功,0-100元的产品收取30%的服务费,100-1000元的产品收取20%的服务费,1000元以上的产品收取10%的服务费。寄卖的流程为卖家扫码下单,门店选品进而推送估价,闲鱼App内会确认估价,随后门店会对商品进行清理并上架销售,成功售出后卖家才会收款。如果商品在一个月内成功售卖则会顺利收款,如果一个月内没有售卖成功,则会进入清仓阶段,闲鱼会进一步降价直到商品售出。如果过了清仓期还未售出,卖家可选择取回或直接捐赠给社区。“离谱”的是,新浪财经在门店中看到了一支正在挂牌售卖、售价为40元、使用痕迹的用过的口红。有消费者吐槽道:“用过的口红为啥还要卖?太不卫生了吧!”专家:线下店面临多种经营风险看到闲鱼线下店的运营模式,有不少网友质疑道,这和十五年前的格子铺有何区别?对此,电商评论员王某认为,格子铺的寄售服务的店面太小,规模很难跑起来,这是其十五年前不成熟的地方,但闲鱼的线下社区店的履约环节更加成熟,且阿里巴巴有自身的后台和物流体系,能解决物流的费用和响应速度的问题。“闲鱼线下社区店比格子铺多了个线上功能,其主要不是用来展示闲置物品,而是来为闲置物品找线上渠道。且相比较传统格子铺的供需对接半径有限,闲鱼可以对接整个互联网。”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补充说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闲鱼首次尝试社区模式。闲鱼本身就有着较强的近场交易属性,例如App内的“附近捡漏”“自提免邮”等。此前,闲鱼还曾建立过类似主题微社群的“鱼塘”模块,相当于社区自己的线上二手市场。但“鱼塘”生态暴露出了不小的问题,涉及用户门槛低、虚假宣传、涉黄涉骗、灰色交易等。2020年9月,浙江网信办甚至专门组织了“督导闲鱼平台开展“百日专项行动”,要求企业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闲鱼也在此后进行了评估,主动关停了“鱼塘”模块。而如今闲鱼新开的线下社区店,仍然可能再次出现线上安全、隐私问题。对此,盘和林表示,社区店更像是一个二手货中转站,本身就是一个低端市场,这方面仍然需要用户自己提高安全意识和隐私意识。此外他指出,二手市场线下社区店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会造成“柠檬市场”,即次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会导致该线下店最终只能交易一些低价值的商品,这是二手市场难以避免的。另有专家表示,实体店虽然能够弥补线上二手交易中的信任鸿沟,但也会承受更多的经营风险。毕竟线下门店属于重资产,平台需要承受更多的租金和人员成本、物流、平台维护等运营压力。而这对于二手平台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拓新:入局3C回收面临信誉危机值得注意的是,闲鱼的循环商店中藏着第一家数码回收门店。此前,同为“二手”定位的循环经济产业龙头企业“转转”和国内3C回收和循环利用的龙头企业“爱回收”,早已在使用线上App加线下驻点的方式来获取二手商品,而闲鱼在第一家线下门店里开出回收站,是要抢夺该品牌的市场份额。但事实上,连龙头都没有解决行业信誉问题。2023年11月,转转被曝“阴阳质检合同”,同一部手机在间隔不到半小时内再通过转转回收时,转转出具的质检报告从显示没有问题到查出各种瑕疵。在黑猫投诉,涉及转转平台的投诉量高达1734万余条,涉及二手手机,还涉及相机、耳机等多品类。闲鱼的黑猫投诉量也为1734万余条,其中包括售假、物流问题、暴露个人信息等更多方面的问题。此外,从盈利的角度讲,线下二手回收市场仍然面临着投入大但回报少的问题。以爱回收为例,2022年一季度,爱回收运营成本为23.53亿元,同比增长了44.7%。而从2018年至2022年近5年时间,爱回收累计亏损达46.7亿元,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而刚刚挤入该市场的闲鱼,在电子产品回收领域即将面临的问题仍然尚未可知。局面:各平台加码,闲鱼亟需“新故事”值得思考的是,闲鱼为何在这个节骨眼开启了线下门店?有专家表示,这是闲鱼的“焦虑”所致。闲鱼为二手电商的领头羊,市场的增速和发展也影响着闲鱼的发展。而闲鱼虽然月活跃用户数量很高,相比较几年前仍有所下滑。第三方统计机构易观千帆数据显示,闲鱼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在2021年6月达到顶峰,成功突破1.4亿,随后该数字就呈现出了逐渐下滑的趋势。到2023年1月,闲鱼月活仅剩9739万。但在阿里巴巴集团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首次披露了闲鱼的相关数据。2023年9月,闲鱼的DAU(日均活跃用户数)同比增超20%。证明闲鱼仍是二手电商的首选。纵观二手电商行业,各平台都在进一步加码线下市场布局,以寻求线上市场之外的增量空间。此前,闲鱼总经理季山曾表示,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个阶段,闲鱼都不以纯商业化为核心目标,但商业化的尝试是必要的。此外,上述分析人士还指出,闲鱼是阿里1+6+N的变革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其在最近被集团确定为战略性的创新业务,且闲鱼有一定的用户规模,能够拉动用户、带动后端的基础设施。在他看来,在2024财年开始之前,闲鱼一定要发出声音,这是阿里大变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来看,闲鱼开线下社区店,与其线上增长受困,亟需寻找下一个突破口以及集团的要求有关。这也从侧面说明,闲鱼如今深受商业变现和用户规模的矛盾困扰,即便稳坐行业龙头位置,却仍然感到“焦虑”。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