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同行:

#内幕消息 干掉你的往往不是你的同行: 其实农夫山泉、哇哈哈、元气森林应该警惕蜜雪冰城这家公司。它的本质还是卖水的逻辑:出门买一瓶水2~3块,饮料5~10块,但蜜雪冰城给你现做一杯饮料:3~10块,最便宜的柠檬水3块一杯,客单价7块。 蜜雪冰城国内加国外已经有7万家店了,水是所有消费者的最大公约数,单价低频次也够高,所以才能支撑到7万家店的量级。 未来蜜雪冰城也开始卖水,作为直营密度最高的水站,也不是不可能,想象空间也巨大。 比如,方便面这个品类,就是被美团外卖干掉的,一直在下滑。据世界方便面协会数据,在外卖的补贴大战下,2013-2016年国内方便面需求量CAGR为-5.9%,累计下跌16.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吃方便面了?】#方便面被年轻人抛弃了吗##泡面奔向6元时代#曾经风行在宿舍、长途火车上和加班办公室里的方便面,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吃方便面了?】#方便面被年轻人抛弃了吗##泡面奔向6元时代#曾经风行在宿舍、长途火车上和加班办公室里的方便面,如今在年轻人的餐桌上存在感越来越淡。康师傅、统一去年业绩主要靠饮料在撑,两家公司来自方便面的收入分别同比下降了2.8%和9.7%。当下拿出手机就能直接下单外卖,方便面“简单快捷”这一最大的优势正在被磨灭。此外,自热火锅、螺蛳粉、意面等方便速食也开始取代方便面的位置。老板联播的微博视频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方便面被年轻人抛弃了吗#】#泡面奔向6元时代#我们耳熟能详的国产泡面们,身价在不知不觉间背弃2元(袋装),奔向6元时代(桶装

【#方便面被年轻人抛弃了吗#】#泡面奔向6元时代#我们耳熟能详的国产泡面们,身价在不知不觉间背弃2元(袋装),奔向6元时代(桶装)。 - 转发 @图数室: 【#方便面被年轻人抛弃了吗#】#泡面奔向6元时代#新浪新闻@图数室 | 近年来,方便面单包均价整体呈现上涨的态势,我们耳熟能详的国产泡面们,身价在不知不觉间背弃2元(袋装),奔向6元时代(桶装)。业绩低迷,原料涨价,策略转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方便面这本该物美价廉的食品变得让人“高不可攀”?自热火锅、螺蛳粉等竞品强敌环伺,方便面能靠高端化策略突出重围吗?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蜜雪冰城可能真的是一家被严重低估的企业。

#内幕消息 蜜雪冰城可能真的是一家被严重低估的企业。 啥也不说,咱直接看财务数据,蜜雪这种没上市的有招股书,奈雪这种上市的有财报,随手一搜大把数据。 对比一下:蜜雪冰城开放加盟,在全球有两万多家门店,2021年营收103.51亿,净利润19.12亿,利润率18.4%;奈雪采用直营,2021年开了817家门店,总营收42.96亿人民币,利润率14.5%。 只看数据,蜜雪是比奈雪好的,但你再想想看,奈雪均价二三十一杯啊,蜜雪可是两块钱一个冰淇凌四块钱一杯柠檬水十块钱吃饱的平价品牌! 这就好比开必胜客的不赚钱,校门口卖手抓饼的反而成了全国首富,离了个大谱。 对蜜雪冰城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创始人是俩兄弟,河南人,草根创业,主打平价路线,最开始就是两块钱一个甜筒起家,后来慢慢干成了连锁企业。 有动手能力强的网友直接给蜜雪算了一笔账,一个冰淇淋120g,按照纯粉冲泡的价格算,成本就得要八毛钱,蜜雪冰城卖两块;一杯柠檬水里面30克果蜜、两三片柠檬,再加上水钱、杯子钱,按照成本价格算,一杯也得一块多,但蜜雪就卖四块钱。 这种用生命压缩成本造福消费者的行为,感动了一票网友,以至于前段时间蜜雪推了个新品,用新鲜哈蜜瓜,定价二十多块钱,网友们竟然纷纷哀嚎:我配吗?!我不配!!! 这种又土又憨的气质,让人折腰,一向挑剔的网友在蜜雪冰城面前,秒变舔狗,还是那种具有自我管理意识的舔狗。 前阵子蜜雪因为卫生问题上热搜,结果评论区完全歪楼,有人说:星巴克管好你自己,你们家的虫子都飞到我们小雪屋子里头了。 星巴克此刻的内心os:hello?请问有人为我发声吗? 对,上面都是段子,但说完段子,我们再来说说这种平价品牌是如何拿捏人性的。 因为价格低口碑好,所以非常适合做加盟,于是蜜雪大量开放加盟,但你以为人家赚的是加盟费?蜜雪加盟费1万块钱,换言之根本不赚钱。因为它赚的是物料和原材料的差价,你真正把一家店开起来,起码37万起,而这里面大量的材料都是加盟商要去找总部采买的。看到一个数据,2021年蜜雪冰城光是卖杯子给加盟商,就含泪入账了10.5亿。 你说这品牌口碑能不好吗?人家根本没想赚消费者的钱,就纯粹当交个朋友了。 真是妙蛙种子吃了妙脆角进了米奇妙妙屋,妙到家了! 当然,还要说一下它的品牌文化,就真的是又会卷,又接地气。 2018年的时候蜜雪找华与华公司策划了一个雪王形象和一个动画片,就是那个“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在短视频平台上火成了现象级神曲,网友们开始自创,蜜雪也很会整活儿,说你来我店里唱歌,我就送你东西。 好家伙,直接人传人了,满大街都在唱。 华与华策划费用估计也不便宜,蜜雪也没浪费,通过运营手段直接整成了二次传播,有个细节啊,蜜雪的卷闸门拉下去都是雪王的logo,午夜十二点的步行街上,只有雪王目光炯炯在守夜,让晚归的路人无处可逃。 出于对品牌的膜拜,我又去搜了一下蜜雪的故事,发现创始人最早搞企业文化的时候,是直接拿孙子兵法给团队做内训的,据说现在蜜雪直营店的员工都是六边形战士,戴上红帽子能站到街上唱歌跳舞揽客,挂上围裙回到后厨能框框摇奶茶,撸起袖子还能徒手修机器。 啊!多么好的团队!创业者之光! 中国企业有一点好处,就是在国内卷生卷死,出了海直接降维打击,蜜雪在印尼开奶茶店,当地老百姓乐坏了,东南亚热得要死,人均日消费只有6美元,便宜大碗的蜜雪甜筒简直是消暑利器,一天不吃浑身难受。 便宜真的就是最大利器,如果还不行,那你就学学雪王,便宜且真诚。 毕竟农村包围城市这条路,哪个年代都行得通,要不怎么说说这话的人,是伟人呢。

封面图片

#方便面被年轻人抛弃了吗##泡面奔向6元时代#速冻水饺、汤圆、辣条、方便面、烩面,这些美食大多出自河南。在“中原熟,天下足“的美

#方便面被年轻人抛弃了吗##泡面奔向6元时代#速冻水饺、汤圆、辣条、方便面、烩面,这些美食大多出自河南。在“中原熟,天下足“的美誉之下,“中原粮仓”何以撑稳“中国饭碗”?大象新闻的微博视频 via 捉谣记的微博 Invalid media: video

封面图片

前两周去郑州蜜雪冰城总部参观一圈,没想到都两万多家店了,且因为客单价极其有性价比,所以门店可以开到乡镇一级,只要看人口密度就行,

#内幕消息 前两周去郑州蜜雪冰城总部参观一圈,没想到都两万多家店了,且因为客单价极其有性价比,所以门店可以开到乡镇一级,只要看人口密度就行,都不需要考虑GDP,且直观感受是线下流量比线上便宜了。如果按照每家店每天400单算,蜜雪冰城一天交易笔数都超过了千万,美团外卖高峰日订单量是6000万单。 除加盟费外,蜜雪冰城主要收入来自卖原料,糖奶茶咖果粮料七大类,他们把供应链单独成立了一家公司大咖国际。因为最近刚看完郭鹤年自传,感觉这河南雪王张氏兄弟有些像是东南亚糖王郭氏兄弟早年做米面糖油生意的阶段,且我猜测他们下面也会做期货。现在像是古茗等茶企都变成了大咖国际的客户,因为他们量够大支持他们往最底层去做,现在他们每天的原材料消耗量是行业最大的。感觉各种生意到最后还是挺像的,都是吃下更多的环节,往底层去走,然后把核心能力复用到不同用户场景,以及把B端能力抽象出来去服务更多客户。 蜜雪冰城下一个高增长门店可能来自幸运咖,好像已经开了两千多家店,但就像蜜雪冰城把奶茶行业价格打下来一样,幸运咖比瑞幸咖啡的价格还要低很多,当然说到底都是垂直整合供应链的管理和效率。 如果盘一下,现在国内强连锁餐饮超过一万店的 有华莱士 正新鸡排 绝味鸭脖 蜜雪冰城 KFC加上必胜客的百胜中国,另外锅圈和瑞幸也快万店了。 昨天去商场发现奈雪的茶把堂食空间去掉了,就像瑞幸只有门店的咖啡一定可以比星巴克便宜一样。 总结下来,坐着吃不如站着吃,站着吃不如走着吃,就像之前的满记甜品这些拿碗吃的不如放杯子里吸。如果想开到万店,没有堂食可能比较重要。小更方便生存。 再算下来,中国开到万店的餐饮企业,主营业务就是卖鸡肉和饮料,茶酒和咖啡再加上糖都是成瘾性质的,中国的白羽鸡养殖非常成熟且鸡肉是大众能消费得起的最便宜的蛋白质。另外一个点就是预制不如现做,瓶装水不如奶茶,三只松鼠不如姚记炒货。 当然另外一个背景就是附近的消失,百果园二十年前管千店很难,但今天的外卖渗透率可以让门店支撑半径扩大到周边3-5公里。另外各种基础设施的进步也让超大连锁管理更容易。 几万家门店,算下来每家公司每天交易笔数都是千万量级。如果换到互联网来看,每天有千万级支付订单的平台一共也没几家。从这个角度看,还挺有意思的。

封面图片

进 蜜雪冰城 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看价格单,显得你没来过,直接告诉店员来一杯柠檬水加冰,这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很奢侈了,如果你家庭条

进 蜜雪冰城 不要东张西望,也不要看价格单,显得你没来过,直接告诉店员来一杯柠檬水加冰,这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很奢侈了,如果你家庭条件可以,偶尔任性一把来个2元甜筒。打包,不要袋子,就用手拿着边走边喝,露出一半蜜雪的logo,随意一点,让人感觉这不过是你的日常而已,加油。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