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肥猫事件那里,我们可能什么都学不会
从肥猫事件那里,我们可能什么都学不会 其实我并没有关注过肥猫事件,只是偶尔在朋友圈里看到几个讨论的标题。 今天上午,我看了警方的通报,事情描述得很详尽。但我发现微博微信上都没啥热度了,没啥人关心事情是不是反转。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以为过去肥猫的女朋友是一直在单方面榨取肥猫钱财,直至肥猫自杀。 但事实是,肥猫和女朋友互有经济往来,而事后,则是肥猫的亲属单方面编造了肥猫被“捞女”PUA的事情。 聊天记录和转账都是真的,但,聊天记录可以截取部分信息,转账记录也可以只保留单方面的转账。所以,网民看到的是一部分事实,但并不是真相。 而几多自媒体,又趁机煽风点火,甚至添油加醋,让肥猫前女友备受侵扰。我就是做自媒体的,我当然知道写热点会获得比平时多数倍的流量。做自媒体的,谁不知道呢。 但无中生有地谣言,这些自媒体也做到了。 作为一个老互联网人,这些事对我来说早已见怪不怪。 许多年前就有一个“处女卖淫”案,也是当事人编造了警方诬陷她们的事实。而大众呢,天然会同情通常说的弱势群体。 我有段时间做社交媒体传播工作,才了解到许多同行做的事情。 我也认识、了解过许多网红的成名过程,不管是恶俗的、露骨的,还是国风的、清纯的、淳朴的,有些是确实是真实事件,有些则是刻意设计出来的。 所以我对“网络事件”一直保持着警惕,尽管有些专业媒体会出差错,但自媒体这个群体,从来都是鱼龙更混杂,总是有底线更低的,毕竟他们连基本的新闻道德都没有了解过。 今天有了AI,很多眼见为实的东西,可能都是假的了。 所以,对于“信息源”,我们始终要保持警惕。 很多人对一个网络记事本上打出的几行“内部信息”就信以为真,实际上这几行字打出来的成本几乎为零,但辨别成本是一万倍。 信息源很重要,最好是官方的,正式的媒体和机构。其次才是那些信誉良好的自媒体,对于乱七八糟的媒体,保持怀疑态度就好了。 当然我对有一点深表怀疑,因为“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没有学到任何教训”,对于网络事件,我的判断也是一样的。 简单的情绪引导比真实的事实更容易引发讨论,也更容易传播。怎么判断事实不重要,反正也没有什么利益相关,信息错了就错了,吃瓜群众从来也没有损失过什么。 对我影响不大,那我何必费尽心机判断真假?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