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买了瓶茅台,也没想着薅羊毛啥的,但搜索第一个就推荐平台的百亿补贴,于是就买了。过了两天,还没到货,看了下订单,给我自动取消

#大公司负面消息 在淘宝买了瓶茅台,也没想着薅羊毛啥的,但搜索第一个就推荐平台的百亿补贴,于是就买了。过了两天,还没到货,看了下订单,给我自动取消了说是风险订单。我一个人买了一瓶,寄自己家,完全想象不出能触发怎样的风控规则。 然后前段时间买了个闪极 Sharge(这个品牌是大坑,请回避)的流浪地球充电宝,本来因为质量原因来回换货两次就很烦躁了,但换货过程中因为淘宝自己的原因(客服窗口发不出视频,退货入口上传证据传了视频自动消失)让人烦躁加倍。 虽然因为个人价值观早已卸载了拼多多,但不得不感慨淘宝要完真是怪不得别人。 Invalid media: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多乐之日的品控真的是,下午买了两瓶香蕉牛奶,一瓶就4天过保了(保质期20天),也没打临期标签原价卖,拿面包的时候发现一只苍蝇在封

#大公司负面消息 多乐之日的品控真的是,下午买了两瓶香蕉牛奶,一瓶就4天过保了(保质期20天),也没打临期标签原价卖,拿面包的时候发现一只苍蝇在封闭的展示柜里飞来飞去,轰也轰不出去,还是拿了我想吃的,当没趴在过我的面包上

封面图片

#中国电商巨头淘宝开通泰国订单直接配送服务!

#中国电商巨头淘宝开通泰国订单直接配送服务! 近日,泰媒Prachachat消息称,过去的2-3周以来关于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平台“淘宝”购物能够直接寄往泰国的消息被广泛传播,相对于以前需要依赖货运公司而言变得非常方便。 因为据了解,淘宝的注册申请页面现已经可显示英文,还提供20元(约100泰铢)的折扣及最高99元(约495泰铢)的免运费。对此,Prachachat方面前去进行了验证,发现在支付部分系统会自动将商品价格转换成泰铢,且有3种支付方式:信用卡/借记卡、TrueMoney和LINE PAY,但需要支付少量的额外交易费。 其中,Prachachat的媒体记者以6.99元(约35泰铢)的价格购买了5双袜子,国际运费显示11.49元(约57.5泰铢),但得到11元的折扣,最终的实际支付价为7.48元,即35.58泰铢。此前的2024年中,外媒报道称为增加与Temu和Shein的竞争力,淘宝推出了针对服装类商品的免国际运费服务。 最初上述服务于2024年8月向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中国港澳台地区开放,之后再扩展到其他亚洲国家。淘宝会负责运费,商家需将货物运至在中国境内的仓库,并由物流部门菜鸟负责剩余工作,且淘宝也会承担退货费用,退回的商品将被送至公司在海外的仓库。 泰媒称,淘宝开通泰国直接寄送服务体现了正在进入名副其实的“跨境电商”时代,但也引起了担忧,即是否会让“中国商品”涌入泰国的问题更加严峻。

封面图片

前几天通过淘宝下单买了一瓶神仙水,下单没多久发现被砍单了退款了。通过售后界面去联系客服,告诉我可以再下单,退差价。

#大公司负面消息 前几天通过淘宝下单买了一瓶神仙水,下单没多久发现被砍单了退款了。通过售后界面去联系客服,告诉我可以再下单,退差价。 今天发现退差价被拒绝了,说我被砍单是因为交易风险,并且那个告诉我能退款的客服是机器人。 我说,同一个账号下单、同一个收件人、同一个付款人,贵的没有交易风险、便宜的有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是怎么判定的,价格吗? 客服说,交易风险是系统判定的。 我说,那系统也是人为设置的啊…而且机器人的回复也是你们自己设置的啊…我现在跟你人工客服说话,时候是不是还要跟我说是临时工,说了不算?

封面图片

听花酒就虚假宣传致歉 门店将恢复营业

听花酒就虚假宣传致歉 门店将恢复营业 在公告中,听花盛世回应称:上述处罚是武侯区市监局在对听花盛世有关经营活动进行了调查后作出的,我公司及子公司都诚恳的接受,并就此事向广大投资者致以诚挚的歉意。对于本次处罚的事实将“听花’酒功效中科学上未定论的观点和未经核实的用户评价用于“听花’酒的商品宣传,作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我公司及各子公司、各听花酒经销商将认真汲取教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守法意识、规范销售人员的言行,杜绝这种宣传行为再次发生。同时其还表示,听花盛世开设的门店将于近日恢复营业。今年315晚会现场,央视曝光了售价高达58600元/瓶的天价“听花酒”,其广告展示这款酒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调节生理紊乱、抗衰老等功效。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酒类广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听花酒的宣传违反了这些法规。在央视曝光后不到1分钟,听花酒的微信公众号就已被停止使用,原因为“存在过度营销、骚扰用户行为”,同时,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已火速下架“听花酒”相关产品。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上个月在海外淘了一瓶春药,前几天收到货就立马请假去找心仪的老师,以请她喝奶茶的名义在楼下的书亦买了一杯,然后趁她换情趣的时候给她

上个月在海外淘了一瓶春药,前几天收到货就立马请假去找心仪的老师,以请她喝奶茶的名义在楼下的书亦买了一杯,然后趁她换情趣的时候给她加了进去。服务内容有舌吻嘛,我就忽悠她说先喝一口奶茶在舌,前戏做久一点,中途我说想去客厅沙发上边抽烟边看她吹,她也答应了,过了差不多半小时左右我才看出来药效发作了(应该是放的药有点少时间才长一点),因为约的头课,沐浴的时候也给她洗的很认真,我就趁着老师上头的时间把她全身都舔过一遍(老师的身材应该是我这边最好的,起码在我心中是,颜值也好看),再加上我自己也有恋足癖,硬是把前戏做足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老师下面也湿的不行,直接就叫我插进去(大部分老师都不做无套的)我是看她挺年轻的,是我喜欢的类型,当即我就无套了,还记得刚插进去的时候,里面很烫,还夹的挺紧,比我上回来的时候夹的紧得多,但我也没有内射她,毕竟我也怕有事。当时我预定的课程是包时的,2个小时,结果前戏加上第一炮都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了,老师也虚脱的不行,我也是满头大汗的去洗澡,没想到出来的时候老师在床上扣逼,我看到床头柜上的奶茶也少了一半,又爬上床去和老师做,全程一共有4个小时,中午11点半出的门,将近五点才回的家。后续就是当天晚上,老师发消息给我,说我技术很好,她第一次有过像白天那样的体验,还说想要再来一次老师也没有提起我没戴套的事,估计是爽到了吧。 . #秘密 #求助 投稿自己的秘密,忏悔,倾诉,发泄你的故事。 投稿 @tcj188_bot

封面图片

拼多多这是被淘宝彻底逼急了 竟然用上这种招数

拼多多这是被淘宝彻底逼急了 竟然用上这种招数 这行小字还特地加了引号,伪装成评论关键词,展示在商品名称下面。俗话说,人越失去什么,也就越爱强调什么?先不讨论这种公然拉踩“竞品”的做法道不道德,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说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淘宝更便宜,为了挽回这些用户,不得不使出这种“招数”。更有意思的是,拼多多这种策略主要针对Android用户,对于苹果用户却是另一种态度(几年前Apple Store曾下架拼多多)。我对比了身边人的账户,发现好像只有Android机才能看到类似的标识,所有的苹果用户都被“歧视”了……用户不再增长,营收和利润却节节高升,答案显而易见。“聪明”的用户早就开始对比各家电商APP了,是不是因为太多人在对比中都选择了“tb”,才会有开头我们提到这种“拉踩标签”的玩法诞生呢?拼多多一向以低价平台自居,如果它还维持着价格优势,何必用这种手段,一个商品一个商品地打标签,来强调谁比谁便宜?这只能说明,拼多多真的被淘宝逼急了。刻意在Android机上耍心机,更是直接表明,淘宝已经侵入了拼多多的腹地。低价优势不再从能量守恒定律来说,高营收和低价是不可能调和的矛盾,拼多多的价格优势正在渐渐消失。不论是品牌还是白牌,最近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发现淘宝比拼多多更便宜了。比如百亿补贴的核心标品iPhone15,就有用户在小红书上表示,淘宝不仅比拼多多便宜了100块,发货速度还要快上三天。一套五百多块的化妆桌椅,拼多多要比淘宝贵出五十多块。媒体人雷斯林曾经专门撰文比较拼多多和淘宝的价格,发现拼多多明显更贵:2022年的时候在拼多多买四斤猫粮只要25元,但是现在却要花36-38元;想买美心月饼,惊讶地发现同款产品在淘宝卖108,在拼多多卖189。其他如同款马面裙、吸尘器、电脑椅、投影仪、FANCL小药盒,拼多多少则贵十几块,多则贵两倍……“低价平台”维持不住低价,一是拼多多本身的低价模式不可持续,二是淘宝已经在全面发力低价。拼多多的低价无非几点:一是低频、高单价的知名品牌产品,实现低价心智靠的是补贴。拼多多百亿补贴会场里面的苹果手机,就是其低价心智的金字招牌。为了用这些硬通货形成又“真”又“便宜”的印象,只能烧钱补贴。最早拼多多补贴最厉害的几年,靠的是融美国人的钱,而现在互联网已经过了野蛮生长随便烧钱的阶段,拼多多只能让商家自己出钱补贴。现在和品牌拥有更大“议价能力”的淘宝开始猛追,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已经维持不了价格优势,很多品类的价格都超过淘宝。第二类是一些高频消费的生活日用品,拼多多依靠的是大量的白牌商家,在供应链上疯狂压榨,用算法或者运营策略,逼着供应商疯狂内卷,搞起永无止尽的价格大逃杀。于是,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甚至会在原料、工艺上改动一些非常小的细节偷工减料。要么把纸巾做得稍微薄1毫米,或者稍微掺一点粗糙点的原料,在原料和工艺上做出特别细微的调整。要么就要和同行工厂卷生卷死,做到一个全行业最低价,但是只有把80%的流量都拿走你才能盈利。第三就是靠对消费者的无底线倾斜。动辄禁言商家、主动给消费者仅退款,或者因为消费者的差评、退换货直接去罚商家商户上的保证金。在推广费、运费险、仅退款的货品物流成本、以及基础服务费、类目服务费看,以及各种名目的罚款等,各种隐性成本压力下,很多商家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做出了提价的决定,这些都推高了拼多多整体的商品价格。部分消费者对“低价”非常敏感,他们很轻松的就会切换APP购物。最近拼多多不得不推出了高价违规政策,对价格高的商家直接屏蔽店铺权益,这样简单粗暴的规则,既要商家付费买流量,又要商家维持只能勉强活命的低价。步步紧逼了两年,拼多多的财报显示,货币化率还在提高,也就是说,拼多多还在提高各个环节的服务费率。羊毛出在猪身上,商家的费率高了,只能靠提价维持生存,成本最终一定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拼多多变贵了,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淘宝侵入腹地据36氪报道,今年年初至4月底,淘宝百亿补贴的销售额增长了792%。淘宝的“百亿补贴”秒杀节,戴森吹风机、吸尘器、电风扇“全家桶”仅1999元,这几件原价加起来要近万元。这种力度和决心,在前几年的淘宝很难看到。对于白牌,低价频道淘工厂在“N元N件”玩法成功之后,佣金激励也够狠:所有新品新链接订单在冷启动阶段仅收取0.6%的固定佣金,佣金最高优惠幅度高达95%。有用户直言:淘工厂便宜到我怀疑它不挣钱。拼多多的基本盘农产品,淘宝也紧追不舍。淘工厂今年开始布局生鲜领域,配套上线了“破损包赔”和“晚发包赔”服务。所有生鲜食品普通商品佣金全部优惠5折,入选“超链”的商品,食品品类佣金降至2%,生鲜品类仅收0.6%。对于高净值人群,淘宝能提供的许多服务,“更年轻”的拼多多则无法提供。比如88VIP的大额券、品牌商品折上95折、无限次退换货包运费、娱乐会员权益,以及晚发货自动赔付等。前几天拼多多的“炸裂”财报,让不少人又唱起电商王者易主的调子,但商家清楚,核心用户也明白,拼多多华美的袍子下,跳蚤越来越多。最快今年,我们应该能看到形势的明显变化。平台运营的套路,正在反噬消费者部分商品如此明目张胆地挂出“比别人便宜”,看似为消费者着想,其实是拼多多的惯用套路。早先,拼多多安排了一批精明的商家。同样的商品,这些商家在其他平台加价出售,在拼多多则以偏低价格售卖,而其他平台卖出的商品也从拼多多发货。这样,当你收到其他平台网购的快递包裹,拼多多就会故意发送一条短信,告诉你:你在别的地方买亏了,拼多多更便宜。拼多多的低价心智,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种运营手段树立的,因为消费者不可能每次买东西都多平台比价。但这类搞价格歧视的商家只占拼多多大盘的极少数,消费者最终会发现价格猫腻,套路不可能一直这么玩下去。所以拼多多这次花样翻新,直接在商详页下手。但商详页已经是转化漏斗的底部,效率与短信相比要差得多。在用户运营上耍手段是拼多多的一贯套路。有没有人告诉过你,拼多多的“先用后付”,下单时显示的价格和实际付款的价格可能会有差异?比如图中这位用户,童鞋标价20.9元,实际到手价是29.3元,贵了近三分之一的价格。更好玩的是,用户分析了多种可能,最终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多付了9块钱。像这种细心的消费者是少数,真正有比价习惯的人不多,多数人收到货不会与发货价格进行比较。拼多多的GMV就在这一过程中默默增长。还有,大概很少有人会去横向对比拼多多APP界面,但实际上,不同人、不同账号看到的商品价格和优惠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甚至看不到百亿补贴、万人团和超级省。据网友推测,在一段时间内,优惠用得太多、抢到了低价黄金、多退货几次、甚至反复切换APP进行比价……系统就会判定你不够“本分”,优惠和部分活动界面自动消失,看到商品的价格也比其他人贵。还有人发现,一旦打开相册权限,拼多多竟然自动用相册中的图片追评了一条。联想到之前不了了之的“后门事件”,不由得让人细思极恐。拼多多对消费者的态度始终十分微妙,表面上无底线妥协,退款退货十分积极,实际心机满满,“砍一刀”的荒谬已经人尽皆知,更多套路还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在消费者这边,...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