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以来首次实现社会面清零

上海疫情以来首次实现社会面清零 上海市卫健委今日通报了昨日(29日)上海市新增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分别为1249例和8932例,全部都是在隔离管控中发现。这意味着上海在五一小长假的前一天首次实现了“社会面清零”,即非隔离管控区发现的感染者数量为0,而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前一天这个数字仍然超过一百。 外媒路透社报道,上海官员在新闻发布会时没有特别讨论这一里程碑,但中国社交媒体为此欢呼雀跃;然而有些人对此数字表示怀疑,并指出大多数居民都在隔离管控区中,许多低风险区的居民仍然不能离开小区。另外,上海市商务局介绍了保供应恢复情况,称电商平台和全市超市卖场门店的开仓率和营业门店比率都达到了70%以上。 原文链接 《腾讯新闻》_ 《Reuters》 《早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孙春兰26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开疫情防控专题会,听取工作组对疫情形势和清零攻坚进展的汇报。她指出,新一轮核酸检测是检验清零

孙春兰26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开疫情防控专题会,听取工作组对疫情形势和清零攻坚进展的汇报。她指出,新一轮核酸检测是检验清零攻坚成效、摸清疫情底数、明确后续任务的关键举措和基础工作。 全市原定4月26日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不过当日由于“天气原因”防范区临时改为只作抗原自测。27日至30日将继续分区进行核酸+抗原筛查;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对未达到的区继续综合防控措施。 上海市26日上报新收治353例本土确诊、1253例无症状转确诊和11956名本土无症状,其中13例确诊和158名无症状来自未经“闭环隔离管控”的人群。当日新增出院本土确诊2639例、解除集中观察本土无症状30534名。 当日本土确诊中新增死亡48例,平均80.85岁、最大99岁,均合并患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入院后原发疾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死因均为基础疾病。 截至26日24时,本土确诊在院治疗22689例,其中重型244例、危重型27例,分别较前日少15+1例;推算尚在集中观察的本土无症状204426名。 (上海发布)

封面图片

上海市13日宣布,提出在本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届时逐步由应急处置状态下的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向常态化防控下的高中低风险

上海市13日宣布,提出在本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届时逐步由应急处置状态下的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向常态化防控下的高中低风险地区分类管理转变。 封控区7天无新增感染者就可以降为管控区,再连续3天无阳性感染者就可以降为防范区,防范区进一步有序放开流动。 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有序恢复交通出行;超市卖场、便利店、百货商场有序恢复线下营业;理发、洗染服务也将逐步通过线上预约、线下错峰限流开放;优先安排高三、高二、初三年级学生复学;医疗机构有序开放,进一步扩大安排限期手术和择期手术;政务服务窗口有序开放,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市经信委介绍,全市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4400多家,已为企业员工返岗制发10万余张复工证。 上海市12日上报新收治60例本土确诊、167例无症状转确诊和1869名本土无症状。当日本土确诊中新增死亡2例。 截至5月12日24时,全市本土确诊在院治疗5144例,其中重型298例、危重型66例。5月12日全市封控区涉及人口数215万、管控区335万、防范区1774万。 (上海发布)

封面图片

孙春兰22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主持专题会、出席工作交流推进会。她指社会面清零攻坚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

孙春兰22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主持专题会、出席工作交流推进会。她指社会面清零攻坚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要压茬推进全员筛查,用好核酸检测金标准,优化单管混管匹配,第一时间筛出风险人群。 上海市委22日晚开常委扩大会,要求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一系列指示上、把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作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国务院工作组成员介绍,目前在院千余名基础疾病较重的患者中40%以上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有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疾病重症患者中35%大于80岁;80岁以上住院者疫苗接种率不足5%(上海80岁以上人群两针率为15%)。 新国际博览中心W1、W2馆21日改造交付为重症医院,提供8组抢救室,160个危重症患者床位,2000个重症患者床位。 上海市22日上报新收治1616例本土确诊、1120例无症状转确诊和20634名本土无症状,其中74例确诊和144名无症状来自未经“闭环隔离管控”的人群。当日新增出院本土确诊1875例、解除集中观察本土无症状20768名。 当日本土确诊中新增死亡12例,平均88.2岁、最大99岁,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多脏器疾病,直接死因均为基础疾病所致。 截至22日24时,本土确诊在院治疗25010例,其中重型157例、危重型18例,较前日少3+6例;推算尚在集中观察的本土无症状223673名。 (上海发布)

封面图片

孙春兰27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开工作组会议,考察杜行集装箱隔离点。她指出,当前防疫总体稳中向好,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域明显增

孙春兰27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开工作组会议,考察杜行集装箱隔离点。她指出,当前防疫总体稳中向好,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域明显增多;对集中隔离房源不足等瓶颈问题要千方百计筹措建设。 市纪委27日通报,宝山张庙街道办两名副主任和社区党群办主任对部分外省捐赠蔬菜包未及时发放腐烂损毁、部分被不法分子倒卖负有责任,被党纪立案停职调查。 黄浦、浦东等区启动招募社区常态化核酸采样站点工作人员,服务期预计自5月1日始、持续3个月以上。市府又宣布,为减轻市民和企业负担,5月1日至6月30日实行免费核酸检测。 上海市27日上报新收治434例本土确诊、858例无症状转确诊和9330名本土无症状,其中2例确诊和190名无症状来自未经“闭环隔离管控”的人群。当日新增出院本土确诊2310例、解除集中观察本土无症状24877名。 当日本土确诊中新增死亡47例,平均84.7岁、最小67岁、最大101岁,合并慢阻肺等各种原发基础疾病,入院后原发基础疾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死因均为基础疾病。 截至27日24时,本土确诊在院治疗21624例,其中重型304例、危重型48例,分别较前日多60+21例;推算尚在集中观察的本土无症状188021名。 市卫健委28日介绍,本轮疫情感染者中6岁以下累计12707例,占感染者总数的2.4%,已出院出舱7480人。 (上海发布)

封面图片

上海将从4月22日起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

上海将从4月22日起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 根据九大行动的部署,将开展社区管控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聚集。封控区严格实施“足不出户、服务上门”要求;管控区严格实施“人不出小区(单位),错峰取物”要求;防范区严格实行“个人防护,严禁聚集”要求,人员不得流动到封控区和管控区。对流动人员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对居家隔离对象采取上门磁等方式限制人员外出,健康码赋红码。 开展检测筛查行动。采取分区分级检测推进模式,对封控区每天开展一轮核酸筛查;对管控区采用“3天抗原+2天核酸”组合筛查的方式;对防范区采用“4天抗原+1天核酸”组合筛查的方式;对快递、外卖小哥等城市服务保障人员,每天检测1次核酸、2次抗原。 此外,还将开展流调排查行动、转运隔离行动、腾换扩容行动、中医药干预行动、清洁消毒行动、“拔点”行动、防外溢行动。 (上海发布)

封面图片

孙春兰21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视察徐汇区疾控中心、闵行体育馆改建的定点医院,以及虹口广灵二路一临时改建的集中隔离点。

孙春兰21日继续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视察徐汇区疾控中心、闵行体育馆改建的定点医院,以及虹口广灵二路一临时改建的集中隔离点。 她要求及时探索总结定点医院标准化配置和管理经验;深入分析总结这段时间以来的防控实践,聚焦突出瓶颈,持续优化攻坚策略,建立完善机制办法,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上海市宣布22日起开展社区管控、筛检、流调排查、转运隔离、腾换扩容、中医院干预、清洁消毒、拔点和防外溢的“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递送员核酸增至每日一检、抗原每日两检。 就市民反映核酸结果查询不准确,上海市发稿澄清,根据国家统一要求,“随申办”上不显示阳性结果,应以检测机构和疾控部门信息为准。 上海市纪委22日则发稿要求各区纪委对对保供物资采购发放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上海市21日上报新收治1788例本土确诊、143例无症状转确诊和15698名本土无症状,其中97例确诊和147名无症状来自未经“闭环隔离管控”的人群。当日新增出院本土确诊1732例、解除集中观察本土无症状26256名。 当日本土确诊中新增死亡11例,平均84.2岁,最大94岁,均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且病情危重,直接死因均为基础疾病所致。 截至21日24时,本土确诊在院治疗24161例,其中重型160例、危重型24例,较前日增21+4例;推算尚在集中观察的本土无症状224927名。 (上海发布)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