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整治谐音梗中国新浪微博周三(7月13日)宣布,将对微博内利用谐音和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不良讯息的违规行为,展开集中整治行动

微博整治谐音梗 中国新浪微博周三(7月13日)宣布,将对微博内利用谐音和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不良讯息的违规行为,展开集中整治行动。公告一出,在网上引发极大争议。有分析认为,这种中国独有文化现象难以依靠硬指令杜绝。另外有观点认为,是进一步阉割网民已非常有限的表达权利。 #微博 #谐音梗 #言论自由 原文链接 《微博管理员》《法广》“” 《自由亚洲电台》《中国数字时代》“”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微信、QQ 登录界面将错别字“帐号”改为“账号”,此前微博已经更正

微信、QQ 登录界面将错别字“帐号”改为“账号”,此前微博已经更正 将微信安卓版更新到 8.0.40 版本之后,登录界面已将“帐号”全面替换为“账号”,QQ 安卓版更新到 8.9.70 版之后也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微博、豆瓣、抖音、百度、今日头条、知乎等平台已将错别字“帐号”改为了“账号”。 在第 7 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帐”有两个释义:一是指“用布、纱或绸子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如“蚊帐”“营帐”等;二是旧同“账”。值得一提的是,《词典》只收录了“账号”,而没有“帐号”一词。 根据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专家的解释,过去写作“帐号”,现在正确的写法是“账号”。1964 年国家公布《简化字总表》,1965 年公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按这两个表来说,“账号”的写法才是规范的。

封面图片

【博主称抖音屏蔽很多关键词致谐音梗大流行】微博认证为作家的 @尚龙老师 发文称在直播多次触犯屏蔽词,他评论道,的文字体系

【博主称抖音屏蔽很多关键词致谐音梗大流行】微博认证为作家的 @尚龙老师 发文称在抖音直播多次触犯屏蔽词,他评论道,抖音的文字体系中包含大量平台故意制造的错别字,而孩子刚学会汉字没几年,就过早接触了这些词汇,应该“救救孩子”。对此,抖音黑板报发布声明称 @尚龙老师 表述中存在大量不实信息。 #抽屉IT

封面图片

官媒狠批谐音梗近期中国网友用以代替骂人用语“傻逼”的谐音梗“伞兵”,近日遭到多个官媒轮番狠批,称就算是玩梗也绝不能侮辱中国军人。

官媒狠批谐音梗 近期中国网友用以代替骂人用语“傻逼”的谐音梗“伞兵”,近日遭到多个官媒轮番狠批,称就算是玩梗也绝不能侮辱中国军人。台媒报道称,有中国网友发现长期被“百度贴吧”封锁的骂人用语“傻逼”解封;有网友评论指,很多谐音梗都是为了规避被平台封锁的用语,对“傻逼”的解封是为了避免网友继续使用伞兵梗。 原文链接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央视网青年”微博》 《中央社》

封面图片

陕博秦汉馆被发现有错别字等问题后下周暂时关闭

陕博秦汉馆被发现有错别字等问题后下周暂时关闭 被网民指出有文物名称误写、错别字问题的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将在下星期二(1月23日)暂时关闭。 陕西历史博物馆星期四(1月18日)在微信公众号上说,秦汉馆将于1月23日至30日闭馆维护,1月31日重新开放。 有网民在1月6日于微信发文分享参观秦汉馆时的情况,申诉在标牌内容方面,很多展品不仅没有英文标识,甚至连展品的基本信息都不全。 秦汉馆也出现文物名称误写的问题,如“鹰兽相搏纹饰铜牌饰” 被误写为“铜鹰兽权博牌饰”,“蟠螭纹”写成“蟠魑纹”。 这个网民称,在朋友圈吐槽后,一些朋友也留言了自己参观时看到的错误,例如“泾阳”写成“径阳”,“秦国”写成了“泰国”,“事务”写成“事物”。有朋友称,留言陕博后,无人搭理。 陕西历史博物馆在文章发布的第二天(7日)说,许多热心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指出了展览中存在的错误或问题,并称展览中已发现的错误或问题已全部进行了纠正。 博物馆也邀请民众将他们发现到的问题或建议告诉馆方,并承诺将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或建议,并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 2024年1月18日 10:11 PM

封面图片

再也不用因为微信公众号标题错别字挨骂了

再也不用因为微信公众号标题错别字挨骂了 另一方面,有些公众号运营、编辑、写作,都是同一个人,有时候写糊涂了,很容易就直接推送,等发完才发现标题有错别字。还有就是多人运营的公众号,很多人有多个编辑版本,最后发出来的时候也容易出错。我的微信公众号从2013年7月24日,共有965条通知,这么多内容,都是同一个人来编辑、写作、发布,标题出错还是很常见的,相信其他的公众号运营小编们也会遇到标题错误的问题。好消息是:等了十来年,微信公众号终于支持修改标题,运营小编们再也不用愁标题出现错别字。微信派的信息显示:标题支持3个字以内的修改,包括删除和替换,修改成功后,文首将标记“标题已修改”。微信派的小编还自己玩了一下梗,推送了一篇《微信公众号不支持修改标题》的文章,用户点进去后,标题又被改成了《微信公众号已支持修改标题》。尽管标题只支持3个字的修改,但对于大部分公众号作者来说,都能改正标题中的错别字/错误叙述。至于为什么不是全部标题修改,我个人猜测,如果微信公众号整个标题都支持修改,可能会引发内容的混乱,对用户不友好,所以,微信将标题修改限制为3个字以内。实际上其他平台早就支持修改标题,微信公众号似乎总是慢人一拍,有点姗姗来迟。自从微信公众号走个性化推荐路线后,整个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态都经历了一番洗牌,越来越多的小号有可能出现10万+,对于中小型创作者来说,都是利好。如今,微信公众号再次支持修改标题,也可以看作是微信重新对公众号生态的重视和支持,对于公众号创作者来说,是绝对的好消息。不过,对于用户来说,就需要对公众号的内容进行甄别,有的标题经过修改后,可能意思完全相反,就像微信派推送的文章一样,需要看清楚标题是不是已被修改。与其他内容平台相比,公众号的优势在于,用户基本盘够大,这就意味着虽然如今的公众号影响力虽然不如以前,但整个流量池还是够大,那么,作为内容创作者,只要保持足够的更新频率,同时在标题方面下功夫,能够出现“爆款文章”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目前公众号的流量主收益,与其他平台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远远超过其他平台。一方面,微信公众号没有首发/独家要求,用户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哪个平台首发,在公众号上发完文章以后,其他平台发了完全不影响,也不会影响创作者在流量主方面的收益。另一方面,公众号的限制相对其他平台来说要少得多,创作者完全可以自由发挥。微信公众号的流量主收益也很公平,10万+流量收益,完全是看得见的,不像其他平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压榨创作者,最开始10万+的收益还是非常高的,但一步一步,10万+的收益不断降低,再加上本身平台流量和运营重心的变换,创作者能分到的流量也越少,再怎么写,可能也只有几百、几千的流量,收益基本上没法儿看。时隔多年以后,微信,终于又重新想起了微信公众号这个流量池。不过,在具体运营策略上,微信公众号还是采取了一开始的做法,即尽量只改变工具的能力,而不自己下场引导创作者如何创作,从这一点来看,微信公众号似乎又掉入了某种陷阱。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目前几乎所有的内容平台都有内容运营方,他们和内容创作者一起来运营话题和流量,从而让流量最大化。微信公众号还是跟当年一样“佛系”,这就很难让某些流量“更上一层楼”,没有流量来凑,商业化变现就很难往上走。确实,当前的视频号为微信和腾讯带来了巨大的增量,但微信公众号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微信不应该忽略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微博辟谣# 武山公安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5起典型案例

#微博辟谣# 武山公安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5起典型案例 - 转发 @武山公安: 发布了头条文章:《武山公安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5起典型案例》 @甘肃公安@天水公安@陇原政法@警民携手同行@中国警察网武山公安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5起典型案例 via 微博辟谣的微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