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封进行时中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放宽,《华尔街见闻》统计了26个主要城市,发现近期多个城市核酸检测要求放松,但跨省市人员流动政

中国解封进行时 中国疫情防控措施持续放宽,《华尔街见闻》统计了26个主要城市,发现近期多个城市核酸检测要求放松,但跨省市人员流动政策在收紧。26个城市中,有16个城市发布新规,规定外地抵达人员在抵达后不满3天或5天,落实“三不”,即不聚餐、不聚会、不进入公共场所。 有官媒访问香港专家指可以把新冠病毒像对待季节性流感一样处理。联合早报采访国内专家表示中国媒体近期密集发声,是在为防疫政策进一步调整“做预备”。 据路透社消息,中国民众由于担心抗疫解封可能会增加个人感染病毒的风险,纷纷抢购抗原试剂盒、治疗发烧、感冒的药物。 原文链接 《华尔街见闻》? 《美国之音》 《每日经济新闻》 《联合早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华尔街日报》周四(4日)晚报道,就在中美两国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调查引发的争议日益加剧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取消发布中国武汉专

《华尔街日报》周四(4日)晚报道,就在中美两国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调查引发的争议日益加剧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取消发布中国武汉专家考察团的中期报告。 报道引述世卫专家考察团团长安巴雷克(Peter Ben Embarek)的话说,专家团决定不发表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调查中期报告,只是发表完整的最终报告,并在报告中提供一份调查摘要。 安巴雷克的发言人表示,将在数周后出炉的这份报告将包括主要调查结果,但不会说明所有详细情况。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同日呼吁中国对外公开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初期的所有数据信息。 普赖斯说:“学问之道,乃先知而后行。这样我们才能够尽我们所能来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美国人民以及保护整个国际社会。” 与此同时,一组科学家呼吁,就病毒溯源展开独立调查。《华尔街日报》刊发了一封公开信,20多名科学家在信中指出,世卫专家考察团不够独立,要求进行新的调查,将病毒源头的所有可能性纳入考量。他们说,世卫团队中有半数成员是中国公民,他们的科学独立性可能受限。 (联合早报)

封面图片

12 月 20 日,在华尔街见闻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主办的「Alpha 峰会」上,摩根士丹利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92

12 月 20 日,在华尔街见闻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主办的「Alpha 峰会」上,摩根士丹利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924 一揽子政策的出发点和宗旨是为了全面改善社会民生,使地方政府的运转恢复良性,以及使老百姓对于物价和资产价格的预期迈向正循环。这三大目标,每一个都不容易,每一个都比 GDP 数字短期保一个 5 要难。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深刻认识到 924 次以来的第一轮政策,它只是一个序曲,而不是终章,因为第一轮政策,主要还是以货币政策和财政中的一些关于解决存量债务问题、重组债务为主,它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封面图片

上海被列为“防范区”的1万多个小区相继解封,前往周边城市的车票随之售罄。中国铁路官方售票平台“12306”显示,昨天起到本周六,

上海被列为“防范区”的1万多个小区相继解封,前往周边城市的车票随之售罄。中国铁路官方售票平台“12306”显示,昨天起到本周六,从上海前往南京、杭州和合肥的火车票均已售罄。 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干渝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理解民众在长时间封控后,都想出门透透气,还要去买菜、买药、就医等。但如果出现大量人员无序集聚,会对防疫工作造成很大隐患。“我在这里提醒大家,防范区不是‘放飞区’,管控区、封控区更不是。” 国铁4月12日发稿说,全路日均开行客车3000列左右,不到正常水平的30%;最大限度停减涉疫地区始发车,停售或限售通过列车车票,限制风险人员购票,出台免费退票措施,将铁路客票预售期从15天调整为5天,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通过铁路外溢风险;按照首都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要求,严格管控和防止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通过铁路进京。 (联合早报,中国铁路)

封面图片

中国收紧定义新冠死亡的标准

中国收紧定义新冠死亡的标准 近日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关于新冠死亡人数的讨论,港媒和外媒都提到一些殡仪馆在超负荷工作。《明报》引述业内人士指一天内北京染疫在家身亡「就有2700多人」。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有专家做出了回应,表示要科学看待新冠的危害。同时提到因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新指南缩小了计算新冠死亡人数的标准,排除了感染后心脏病发作等病例。《南华早报》提到中国过去、香港和其他国家对新冠死亡人数的定义都更为广泛。中国此前的官方死亡人数中包括患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人、感染病毒后心脏病发作的老年人。 《华尔街日报》报道由于缺乏数据且统计规则不明确,疫情的真实规模被掩盖。不同机构对中国新冠死亡人数有不同的预测,但普遍落在100万人左右(最少是31万,最多超过 200 万)。 #解封 原文链接 《明报》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 《南华早报》 China says it will only count Covid deaths from respiratory failure in official toll 《华尔街日报》 《路透社》 China reports first COVID deaths in weeks as official count questioned 《路透社》 Factbox: How many people might die, and why, under relaxed China COVID curbs

封面图片

《华尔街日报》刊报道指,11月下旬中国多地出现居民集体对抗社区管控措施,有关情况被中央获知,同时街面抗议罕见出现直接针对习近平和

《华尔街日报》刊报道指,11月下旬中国多地出现居民集体对抗社区管控措施,有关情况被中央获知,同时街面抗议罕见出现直接针对习近平和中共的口号,使中央有所震动,遂决定终结清零政策。习近平去年6月在武汉曾说“有社区这个重要基层基础”就有能力实行清零政策。 早前该报曾报道,郑州富士康爆疫停摆后,郭台铭11月初向习近平写信,推动了11月11日为缓解清零瓶颈矛盾的“二十条”出台。 此前《南华早报》前总编王向伟12月26日撰文透露,新任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据信曾向习近平反映尽快结束清零政策的紧迫性。广州11月30日解封了市内所有临时管控区域。 此外,曾光12月16日在环球时报年会健康分论坛上讲话透露,“新十条”应急放开的具体措施是北京市提出,“北京市的同志观点很明确,根据奥密克戎的最新特点,应把它当做一个普通的呼吸道传染病来对待”。他坦言,从公卫角度疫苗接种仍需加强,但“中央决策是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就业率、国际关系”。12月25日全国“乙管”电视电话会纪要显示,新任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曾任卫健委副主任)已是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华尔街日报,王向伟Substack,生命时报)

封面图片

苹果公司寻求在中国之外的其它国家提高产能

苹果公司寻求在中国之外的其它国家提高产能 参与讨论的人士说,苹果公司已经告诉其一些合同制造商,它希望提高在中国以外的生产,理由是中国政府严格的新冠病毒防疫政策以及其他原因。 这些人说,印度和越南已经占到了苹果全球生产的一小部分,这两个国家作为中国的替代品,得到了该公司的密切关注。 据分析人士称,90%以上的苹果产品,如iPhone、iPad和MacBook笔记本电脑,是由外部承包商在中国生产的。分析师们说,苹果对中国的严重依赖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因为北京的共产主义政府及其与美国的冲突。 作为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苹果公司强调在中国以外生产的任何举动都可能影响其他西方公司的想法,这些公司一直在考虑如何减少对中国制造或关键材料的依赖。今年,在北京不批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在一些城市进行封锁以打击Covid-19之后,这种考虑已经加强了。 苹果公司的一位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在4月份被普遍问及苹果的供应链时,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说,"我们的供应链是真正的全球化,所以产品在各地都有生产"。他还说,"我们继续关注优化"。 华尔街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