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佳澍 艺术生出身,15岁赴加拿大留学、跳级进入多伦多大学,擅长小提琴演奏,曾是协和演奏团成员。

韩佳澍 艺术生出身,15岁赴加拿大留学、跳级进入多伦多大学,擅长小提琴演奏,曾是协和演奏团成员。 19岁归国逐梦,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年以24岁年纪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医生,并从事肿瘤免疫与计算生物学研究。 同时,她是生物科技项目“珑生生物”的创始人,与协和医院王维斌主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立达教授共同牵头推进大型三期临床研究项目。 两年完成医学理论学习、两年临床实践后即投身科研。 医学 医院 关系户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原北京大学经管系主任厉以宁2月27日晚在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原北京大学经管系主任厉以宁2月27日晚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厉以宁1930年11月生,1955年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及任教,1985年起任新组建的经济管理系(1994年更名为光华管理学院)主任,2005年卸任。2018年获颁中共中央国务院“改革先锋”奖章。 (北京大学)

封面图片

视频中的黄洁夫是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第二次

视频中的黄洁夫是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第二次肝脏移植高潮中,他是公认的推动者和当之无愧的学科带头人。他现在也承认中国的器官移植领域问题很大,杀人取器官、卖器官… 欢迎您加入 『』

封面图片

实验室安全,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实验室安全,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前两年NEJM发过一个文章讲了一起实验室事故,法国一名女性研究员在实验室意外暴露七年多之后,确诊了克雅氏病。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脑部疾病,由朊病毒感染引起的,没有根治办法,潜伏期约10年,确诊后平均存活时间是6个月。这名患者Émilie Jaumain于2017年出现症状,最早是右肩和颈部疼痛,然后疼痛扩散至右半身。在2019年1月,她出现了抑郁、焦虑、记忆障碍和幻视,并于当年6月份去世。通过尸检的神经病理学检查,最终证实了她变异型克雅氏病的诊断,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法国此前27例该病的患者相似。 由于克雅氏病的发病非常罕见,因此研究人员追溯了她的职业暴露史。2010年,当时24岁的Jaumain在法国INRAE(国家农业、食品和环境研究所)下属的一个朊病毒研究实验室工作,主要处理小鼠的大脑冷冻切片(该转基因小鼠可表达朊病毒)。然而有一次她在处理标本时,弯钳穿透了两层乳胶手套,把她手指扎出血了。正是这一次在实验室的职业暴露,导致Jaumain在33岁就离开了人世。Jaumain去世后,她的家人以过失杀人和危及生命罪起诉了INRAE。律师认为实验室存在过失,Jaumain没有接受过处理危险朊病毒或应对事故的训练,也没有让她戴金属网+外科手术的双层手套。 后来事件调查发现,类似Jaumain的事故并非独一无二,法国在过去十年当中,一百多名科研人员至少发生了17起事故,其中5人被受污染的注射器或刀片刺伤。同一实验室的另外一名科研人员在2005年也出现过和Jaumain一样的朊病毒暴露,幸运的是迄今为止没有出现克雅氏病。 之所以反复强调实验室安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科研人员,因为他们所接触的一些试剂是有毒有害的,可能需要接触各种病毒、细菌或者与有攻击性的动物打交道,因此需要严格培训。以最基础的实验之一Western Blot为例,WB在配胶过程中所用到的一些试剂就有一定毒性,比如SDS和TEMED。我自己以前实验室做的是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也需要解剖小鼠大脑,在进组前有严格的培训,所有涉及到动物实验的研究人员(包括学生)需要抽血进行一些抗体检测,另外学校会统一购买保险,确保学生在出现事故或灾害后能获得赔偿。而实验室安全,更重要的目的是保护公众,尤其是一些处理危险病毒的医学和生物学实验室。过去几十年来各个国家有过不少实验室泄露事件发生,有一部分还造成了小规模的公众感染,而这些意外事件大多数本是可以避免的。 最后,对于大学/医院/研究所而言,广大硕博和青年科研人员无疑处于劣势,也没有多大话语权,但他们其实才是科研的主力。他们的毕业和晋升很大程度都由上级决定,正是圈子内自嘲的「科研民工」。尤其是现在三甲医院的一些博士和博后,科研和临床压力都很大,这种优胜劣汰非常残酷,也不是中国独有的,但只希望能够让他们有更加安全的实验室环境。

封面图片

中国医生成功将猪肾移植人体 即刻产生尿液 移植肾已持续工作9天

中国医生成功将猪肾移植人体 即刻产生尿液 移植肾已持续工作9天 据西京医院微信公众号4月3日通报称,3月25日,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窦科峰院士、肝胆外科陶开山主任团队指导下,泌尿外科秦卫军主任团队实施多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者异种肾移植手术,将一只多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受者体内。西京医院表示,经科技查新,国内未见相关报道。这是继3月10日世界首例“多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者”异种肝移植取得成功后,西京医院在异种移植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此次的供体猪由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O型血,42.5公斤,敲除了3个会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转入了一个人补体调节蛋白基因、一个人凝血调节蛋白基因。而接受本次异种肾移植手术的是一位经过医院三次评估均认定为脑死亡的患者,家属同意无偿参与异种肾移植研究,为人类医学进步作出贡献。3月25日,在窦科峰院士、肝胆外科陶开山主任团队指导下,泌尿外科秦卫军主任团队实施手术。血管吻合完毕、开放血流后,移植肾颜色红润,质地良好,即刻产生尿液。术中超声显示移植肾血流灌注良好,未见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后,切除受者自体双侧肾脏,手术历时6小时15分钟顺利结束。据西京医院介绍,目前移植肾已持续工作9天,在受者体内功能良好,正常产生尿液。期间,研究团队完整观察到异种移植肾脏在人体内的工作状态、各项指标及过程,进一步探索异种肾移植免疫排斥、凝血障碍、病原感染等机制。据秦卫军主任介绍,此次手术是中国异种肾移植迈向前沿领域的重要一步,将为异种肾移植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未来或将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已进入加速期,为移植器官短缺提供了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解决方案,或为无数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争取到等待时间或延续生命。”窦科峰院士表示。据北京青年报,提供此次手术供体猪的公司负责人潘登科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上个世纪的科学家就曾经考虑过使用猴子来做异种移植,但结果都不太理想。这里有多个原因,首先猴子和人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仍然会产生严重的排异反应。其次,猴子和人类似,以单胎为主,繁殖周期也比较长,这就使得利用它来做异种移植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再次,猴子的体型相比人来说要小一些,相比之下猪的器官大小和人类更接近。最后,很多人可能对于灵长类动物会有更深的感情,用它们来做实验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潘登科表示,相比之下,用“二师兄”来进行异种移植会比“大师兄”有更多优势,首先猪的器官和大小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和人非常相似。猪是多胎,繁殖周期短,人类也有长期饲养、培育猪的经验,其培养成本比较低,相比猴子更容易进行基因改造。相比猴子来说,猪传播疾病的风险更小。这使得猪成为了国际上公认的一种理想的供体。此前3月21日,据央视新闻,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发布消息称,该院医学专家已成功为一名美国男性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了一项特殊的移植手术,将经基因编辑的猪肾脏移植入其体内。这是全球首例。这名男子术后恢复良好,预计将很快出院。据介绍,该院移植中心的专家于16日进行了这项耗时4小时的手术。接受猪肾脏移植的患者是现年62岁的理查德·斯莱曼。斯莱曼多年来一直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曾长期透析。他于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了肾移植手术,但几年后其移植的肾脏出现衰竭迹象,不得不于2023年5月恢复透析。后来斯莱曼出现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医生建议其进行猪肾脏移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基于“同情使用”规则批准了这项移植手术。该医院表示,这次移植手术使用的猪肾脏经过了69处基因组编辑,其中包括“敲除”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添加一些人类基因以改善动物器官与人体的兼容性。此外,研究团队让猪体内的逆转录病毒基因失活,以防相关病毒影响接受移植者。该院医学专家表示,希望这种移植方案能为全球数百万肾衰竭患者带来希望。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