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虚拟货币“挖矿”合同违背法律基本原则】

【人民法院报:虚拟货币“挖矿”合同违背法律基本原则】 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的人民法院报今日刊文《虚拟货币“挖矿”合同违背法律基本原则》,文章指出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虚拟货币的合同纠纷案,法院认定签订合同进行比特币“挖矿”,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基本原则,故确认合同无效。案涉服务机房租赁合同的目的是使用低价电费进行比特币“挖矿”活动,该合同违背公序良俗为无效合同,由此造成的后果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民事主体间的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第八条、第九条规定了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载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广州法院引用“绿色原则”判决涉虚拟货币“挖矿”合同案,认定合同无效】

【广州法院引用“绿色原则”判决涉虚拟货币“挖矿”合同案,认定合同无效】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23日发布消息,近日,该院审理了一起有关虚拟货币“挖矿”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法院一审认定合同无效,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与被告的全部反诉请求。 法院审理后认为,某天公司与某马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属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且本案涉及的“挖矿”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双方签订的“挖矿”合同因有损社会公共利益、有违公序良俗应属无效,由此产生的相关财产权益亦不应受到法律保护,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应当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封面图片

人民法院报:尽快出台全面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指导意见

人民法院报:尽快出台全面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指导意见 【人民法院报:尽快出台全面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指导意见】金色财经报道,人民法院报发文《虚拟货币司法处置须规范化》,文中指出,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规范化对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据SAFEIS安全研究院统计,2023年中国打击涉虚拟货币犯罪案件总量为428件,较2022年减少88.9%,但涉案金额陡增至4307.19亿元人民币,约为2022年的12.36倍。 文章强调,当前虚拟货币处置面临权属认定、价值评估和合法变现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尽快出台全面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指导意见,明确其法律地位、合规要求、资产处置程序和法律责任。同时,文章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虚拟货币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为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发展奠定法治基础。 订阅东南亚事件频道 @bgc555 欢迎投稿爆料:@dny6655

封面图片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199号:对办理涉及虚拟货币案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199号:对办理涉及虚拟货币案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6批指导性案例,其中指导性案例199号明确了仲裁裁决裁定被申请人赔偿与比特币等值的美元,再将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属于变相支持比特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兑付交易,违反了国家对虚拟货币金融监管的规定,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仲裁裁决。本案例对于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办理涉及虚拟货币的案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封面图片

【人民法院案例库今日上线,其中涉及多个虚拟货币案例】

【人民法院案例库今日上线,其中涉及多个虚拟货币案例】 2月27日消息,今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刘杨律师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整理了人民法院案例库中关于虚拟数字货币的全部案例。包括涉及搜索关键词“泰达币”(包含usdt)的3个案例、涉及“比特币”的7个案例、涉及“以太”的1个案例、涉及“虚拟币”的8个案例、涉及“NFT”(包括数字藏品)的1个案例。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南京中院:案例所涉及的虚拟货币投资交易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的范围】

【南京中院:案例所涉及的虚拟货币投资交易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的范围】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发文《ato币、amc币……“炒币”“投资”还请擦亮眼》,案例为涉及数字货币ato币、amc币、sbo币、比特币或usbt币的虚拟货币投资交易纠纷。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判相应行为涉嫌刑事犯罪,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的范围,应依法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封面图片

【法院判决虚拟货币挖矿协议无效,四川省发改委称年初已清理多座矿场】

【法院判决虚拟货币挖矿协议无效,四川省发改委称年初已清理多座矿场】 3月1日消息,近期,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一起因比特币“挖矿”迟迟未见收益而引发的服务合同纠纷,宣判后,北京朝阳法院致函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反馈案件审理中涉及的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线索。四川省发改委回函朝阳法院,称已于2022年初拆除多座虚拟货币“矿场”,严厉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及交易行为。 在此案件中,法院认为,丰复久信公司和中研智创公司在明知“挖矿”及比特币交易存在风险,且相关部门明确禁止比特币相关交易的情况下,仍签订代为“挖矿”协议,此协议应属无效,因此产生的相关财产权益亦不应受到法律保护,上述行为造成的后果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