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布对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50元】

【浙江宣布对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50元】 2月17日消息,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据通知内容显示,为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浙江省内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将实行差别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 0.50 元。 此外,浙江省发改委同时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虚拟货币挖矿用电的动态甄别工作,针对同一电力用户,若存在虚拟货币挖矿用电与其他用电混用的,其全部用电量将执行差别电价政策。政策执行时间不足一个抄表周期的,可按对应抄表周期内日平均用电量乘以应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的天数确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陕西发改委:对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

【陕西发改委:对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 4月26日消息,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的通知:对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执行“淘汰类”企业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1元(含税)。我委将根据整治情况适时提高加价标准。

封面图片

【浙江政务服务中心回应虚拟货币挖矿差别电价政策:系配套处罚政策,仍不允许挖矿活动】

【浙江政务服务中心回应虚拟货币挖矿差别电价政策:系配套处罚政策,仍不允许挖矿活动】 2月23日消息,针对近期发布的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浙江政务服务中心2月22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经杭州市上城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核实,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仍是不允许的,该文件是配套的处罚政策,是被查处单位需要补交违法行为期间的加价电费,是电网企业执行的。 “该政策并不意味着高电费下“挖矿”就合法了,而是在被发现后,此前挖矿的电费要根据差别电价政策计算并加以取缔。”华夏时报在报道中表示。 此前,浙江省发改委2月14日在官网公布了一份关于对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政策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为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虚拟货币“挖矿”用电实行差别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50元。

封面图片

【内蒙古:已清退49个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内蒙古:已清退49个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据《内蒙古日报》消息,内蒙古对“两高”项目全面实行台账式、清单化管理,对“两高”项目落实产业、环保、节能等规划政策情况逐一核查,稳妥进行分类处置,出台、印发《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意见》《“两高”违规项目整改“清零”行动方案》,清退49个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封面图片

内蒙古发改委18日发布公告称,内蒙古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全面受理关于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举报范围包括

内蒙古发改委18日发布公告称,内蒙古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全面受理关于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举报范围包括虚拟货币“挖矿”企业(含其他多种隐藏形式“挖矿”企业和主体);伪装成数据中心享受税收、土地、电价等方面优惠政策的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为从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提供场地租赁等服务的企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力供应,从事虚拟货币“挖矿”业务的企业。 举报电话的接电人员表示,举报企业不区分水电挖矿还是煤电挖矿,即使利用水电等清洁能源作为电能,最后也有标准煤系数进行能耗折算。本次公告目的与内蒙古能耗“双控”目标密切相关,符合“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趋势,未来内蒙古对于虚拟货币挖矿的监管仍会呈高压态势。 作为煤炭发电大省,为达成能耗“双控”目标,今年3月份,内蒙古发改委发布了《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要求全面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项目,2021年4月底前全部退出,同时严禁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 根据剑桥大学一个加密货币挖矿能耗研究指数的数据,截止到5月19日,比特币挖矿年耗电量为133.68太瓦时(TWh,1太瓦时=1亿度电)。类比一个国家的话,这个耗电量直逼马来西亚一年的耗电量(147.21太瓦时),已经进入全球各国电能消耗排名第27位。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之下,加密货币挖矿巨大的耗能与排放问题已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 (内蒙古发改委,科创板日报)

封面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通知,要求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中国人民银行也发布通知,要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通知,要求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中国人民银行也发布通知,要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 发改委的通知要求全面梳理排查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的存量项目、在建新增项目,加强异常用电监测分析。通知还要求严禁新增项目投资建设,包括强化新增虚拟货币“挖矿”项目能耗双控约束,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严禁以数据中心名义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加强数据中心类企业信用监管,严格限制虚拟货币“挖矿”企业用电报装和用能,严禁对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提供财税金融支持。同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供电行为,实行差别电价,不允许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参与电力市场,停止对虚拟货币“挖矿”项目的一切财税支持,停止对虚拟货币“挖矿”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限期淘汰,加快存量项目有序退出。 央行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央行将会同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协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指导各地区按统一部署开展工作。通知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相关风险负总责,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牵头,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分支机构以及网信、电信主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参加,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统筹调动资源,积极预防、妥善处理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有关问题,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通知称,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央行、网信办等部门进行全方位监测预警,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会同多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机制。 央行的通知还称,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服务。加强对虚拟货币相关的互联网信息内容和接入管理。加强对虚拟货币相关的市场主体登记和广告管理。严厉打击虚拟货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严厉打击涉虚拟货币犯罪活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

封面图片

今年9月上旬,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整治利用公共资源参与虚拟货币挖矿与交易行为进行了专项部署,针对利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和科研院校

今年9月上旬,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整治利用公共资源参与虚拟货币挖矿与交易行为进行了专项部署,针对利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和科研院校等单位公共资源参与“挖矿”的行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专项行动对全省涉嫌参与虚拟货币挖矿的4699个IP地址进行了全面筛查,梳理排查出77家单位的184个IP地址存在涉嫌利用公共资源从事挖矿行为。专项检查组通过远程监测、现场检查,技术核查等方式,重点核查了20家单位的119个IP地址,涉及比特币、以太币、涂鸦币、尔格币等10余种虚拟货币,查处了一批违纪人员,并对违规所得进行了追缴。 (网信浙江)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