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数字人民币低碳骑行试点: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人民日报点赞数字人民币低碳骑行试点: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11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新兴技术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互联网+”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对以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践行“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予以肯定。报道指出,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变革正在加速进行。 报道以美团单车数字人民币试点为例称,共享单车及电单车正成为打造低碳高效交通体系、降低城市污染物排放的新兴方式,主动选择共享单车出行的用户越来越多。据美团官方数据,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对绿色出行频次的拉动效应明显。试点活动上线第一个月,已吸引超过100万用户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累计产生889.96万绿色骑行公里数。与驾驶燃油车相比,同等运量下预计可减少碳排放量约2400吨。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团数字人民币碳中和试点再扩容,首度覆盖青岛、大连、张家口】

【美团数字人民币碳中和试点再扩容,首度覆盖青岛、大连、张家口】 1月12日消息,美团(03690.HK)今天对外宣布,扩大其数字人民币碳中和试点活动范围。试点首次落地青岛、大连、张家口三地,全面覆盖全国“10+1”试点地区。该数字人民币碳中和试点的首期活动于2021年9月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率先落地。截至2022年1月,该活动已吸引超800万用户报名参加,其中有超200万用户在活动期间下载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

封面图片

【央行:多地已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央行:多地已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2022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在多个方面都有所突破。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在17个省份的部分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2022年,各试点地区围绕“促进消费”“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开展了近30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应用,实现数字人民币体系与传统电子支付工具的互联互通,让消费者可以“一码通扫”,商户也尽量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类支付工具。

封面图片

【人民日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3月28日消息,近日,北京大学教授、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文章指出,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的宝贵机遇,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方面,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在数据资源、人力资本和市场体量方面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 一是数据优势。大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被称为“21世纪的石油”。中国有超过10亿网民,产生了海量数据资源。二是人才优势。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创新型人才绝对数量高,在研发上有人才优势。三是市场优势。中国有最齐全的产业配套,不仅是数据大国、人口大国,也是市场大国、应用场景大国,这些优势结合起来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封面图片

【长三角示范区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区域”场景,瞄准“双碳”目标】

【长三角示范区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区域”场景,瞄准“双碳”目标】 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字人民币2022年试点工作安排》。 根据《工作安排》,2022年示范区将围绕“进一步探索创新应用场景”“持续深化特色应用场景”和“推进创新试点成果集成展示”三个方面着力打造“9+3+1”项试点场景落地。 具体来看,示范区将进一步探索创新应用场景,以持续创新跨区域试点场景和打造区域特色应用为抓手,重点围绕民生服务,紧密契合市场需求,探索结合数字人民币支付即结算、全流程可溯、智能合约等特性,着力推进跨区域信用就医、特色数字乡村、特色金融服务等9项应用场景的落地。

封面图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数字人民币是中国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数字人民币是中国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1月17日第10版)刊文《数字人民币是中国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文章指出:数字人民币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制度保障等方面走在国际前列,其发展具有内生优势。数字人民币是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将会重构中国货币与支付体系,其意义有以下几点: 一是提供币值稳定、无限法偿的数字货币。 二是增强货币与支付体系公平性和普惠性。 三是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信息和金融安全。

封面图片

人民时评:用好试点,有序推进节能降碳

人民时评:用好试点,有序推进节能降碳 试点是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改革的重要方法。我国各地的能源结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均不相同,节能降碳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不尽相同。正因为这样,通过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路径,总结破解共性问题的思路,再推广为可借鉴、可操作的经验,保证了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从目前试点推进情况看,对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妨及时提炼推广。 随着节能降碳工作向纵深推进,一些地方绿色产业规模偏弱、低碳转型成本较高、技术创新资源欠缺、相关人才储备不足等挑战进一步凸显,减碳工作逐渐步入攻坚克难阶段。从艰难处开拓出成功之路,试点工作大有可为。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节能降碳工作,需要继续以因地制宜为方针,以可行方法为追求,拓展节能降碳攻坚领域,拓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民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