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之城的骑士》作者: [英]汤姆·威廉斯

《罪恶之城的骑士》 作者: [英]汤姆·威廉斯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副标题: 雷蒙德·钱德勒传 原作名: Raymond Chandler: A Mysterious Something in the Light: A Life 译者: 陶泽慧 出版年: 2020-3 页数: 516 我们对雷蒙德•钱德勒的了解总是掺杂着各类秘闻和真真假假的逸事,他的一生同他的代表作《漫长的告别》一样扑朔迷离。如今,“文学侦探”汤姆•威廉斯跨越大西洋两岸,吸纳大量新的采访、此前未曾公开的信件和档案,帮助我们剥丝抽茧地了解这位神秘的作家。 雷蒙德从小倍感孤独,他的童年笼罩在父母失败婚姻的残酷阴影之下,父亲酒后不断动用暴力,迫使他和母亲离家出走,先去了爱尔兰,后来去了伦敦。雷二十多岁时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回到美国。他在腐败丛生的洛杉矶遇到了毕生挚爱:比他年长十八岁的茜茜。人到中年,雷因酗酒葬送了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直到这时才转向犯罪小说的写作,他的写作生涯喜忧参半。他执着的写作理念、未竟的文学抱负,以及在茜茜过世后一度轻生的念头,都让他渐渐远离踏入文坛时的初衷。但是,他留下的文学遗产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笔下的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激励着一代代犯罪小说家,奔袭在破败的街道上。 汤姆•威廉斯将一路追随这位文学巨匠,告诉你犯罪小说何以升华到艺术的高度。 #传记 #小说 #小说家 #犯罪 #钱德勒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道德》作者: [英] 伯纳德·威廉斯

《道德》 作者: [英] 伯纳德·威廉斯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艺文志eons 副标题: 伦理学导论 译者: 魏犇群 出版年: 2024-7 页数: 176 伯纳德•威廉斯是过去五十年里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道德:伦理学导论》是他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道德哲学的经典之作。 在本书中,威廉斯直面道德哲学写作的危险:空洞无聊与误导人;并以自己锐利的思想风格破除了这些危险。他通过讨论伦理学,引出道德的诸多局限和问题;解释、分析并区分了无道德、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等主要道德立场,之后联系责任、选择、角色、标准及人性探究“善好”,最后考察并批判了用道德达成幸福的最头脑简单的方式功利主义。 “一个人研究道德哲学最开始的责任是要直面把握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中的道德现象,并且在更为理论化的层面,满足哲学其他分支的要求……没有理由认为道德哲学或者‘价值理论’竟会生产出某种有趣的自成一体的理论。” #道德 #伦理 #伦理学 #哲学

封面图片

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rar

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rar 简介:本书《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rar》涵盖罪恶之城的骑士:雷蒙德·钱德勒传.rar的方方面面,结合专业知识、研究成果和实例解析,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 标签: #罪恶#学习#成长#进步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石羊镇的海》作者: 朱山坡

《石羊镇的海》 作者: 朱山坡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酷威文化 出版年: 2024-12 朱山坡写作的落脚点是时代与人性,其笔下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解放前、解放初期极为穷困的历史时期,百废待兴,人们的见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描绘极度贫穷困苦的环境中人性的贪婪与困顿,苦痛与艰辛,残忍地剖开黑暗面,但仍然饱含人性之光,展现艰苦环境下人们的友善、朴实与互助。二是改革开放到现代的时期,他将人物安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并非单一的批判人性,而是结合时代的困境,系统地披露出时代的整体性问题,也凸显个人选择,亦是向人性幽微处去寻亮光。 #小说 #短篇小说 #文学 #小说集

封面图片

《雅科夫的梯子》作者: [俄]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雅科夫的梯子》 作者: [俄]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任光宣 出版年: 2018-10 页数: 680 俄罗斯当代著名女作家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的新作长篇小说《雅科夫的梯子》这部“纪念祖父”的史诗记录了奥谢茨基家庭六代人的命运。这是一本描写过去,叙述20世纪历史的小说,从19世纪末到2011年,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怀旧小说。 #小说 #文学 #俄国文学

封面图片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作者: [英]弗朗西斯卡·韦德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 作者: [英]弗朗西斯卡·韦德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 后浪文学 副标题: 战火下的伦敦、五位女房客和自由先声 原作名: Square Haunting: Five Women, Freedom and London between The Wars 译者: 林曳 出版年: 2023-3 页数: 448 希尔达·杜利特尔(18861961):现代诗人 多萝西·L.塞耶斯(18931957):推理小说家 简·艾伦·哈里森(18501928):古典学学者、翻译家 艾琳·鲍尔(18891940):历史学家、广播员、和平主义者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作家、出版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动追求精神厚度与智识发展,史称妇女运动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访英国伦敦的布鲁姆斯伯里区现代欧洲思想先锋地,发现有五位不寻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战期间住在同一个社区,她们通过选择一处住所,投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爱、去生活。这一小小的发现意外掀开了一段壮阔的战时女性私人史。通过挖掘大量史料、文学作品中的蛛丝马迹,作者如实地还原了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回应女性生活和职业上的焦虑和挑战,并完成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的全过程。 这部群像传记着力揭示女性书写的力量,以及每个人如何担当时代的书写者不需要花费、不存在门槛,再私人的写作也具有公共意义。“书写就是找回主导权”。 #人物 #历史 #女性

封面图片

《爱的知识》作者: 玛莎·努斯鲍姆

《爱的知识》 作者: 玛莎·努斯鲍姆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北京贝贝特 副标题: 写在哲学与文学之间 原作名: Love’s Knowledge: Essays o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译者: 李怡霖 / 于世哲 / 范昀 出版年: 2024-1 页数: 640 本书是美国当代重要哲学家玛莎•C. 努斯鲍姆代表作。书中,作者以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探求“爱的知识”的视角,从哲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高度,探讨了人类一直以来关注的人性、感知、诡辩、阅读、灵魂、个体与爱等主题。并在回应“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一哲学核心问题的过程中,极大地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突出了感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作为哲学和文学内部关系最具现代性的优质探讨,作品中不仅包括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怀疑论等哲学思想的别样诠释,也涉及对《追忆似水年华》《大卫·科波菲尔》等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彩解读。相信本书不仅能为学界带来许多生动且富于启迪的新议题,使普通读者对那些备受钟爱的作家产生新角度的认识,也因其从专业哲学视角出发所提供的情绪价值,使阅读者重新思索和体认自身关切的具体话题。 #小说 #文学 #哲学 #爱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