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痛苦有名字吗?》
《我的痛苦有名字吗?》 作者: 河美娜(하미나) 出版社: 大块文化 副标题: 疯狂而古怪,傲慢又聪明的女子们--不被理解的痛楚,女性忧郁症 原作名: 미쳐있고 괴상하며 오만하고 똑똑한 여자들 译者: 徐小为 出版年: 2023-3 页数: 336 为什么20、30岁的女性容易得忧郁症? 会得忧郁症不是因为「本来就有病」 让她们以自己的语言述说 摆脱医学疾病与社会污名的定义 替女性书写全新的受苦简史 从2003至2020年,南韩屡次成为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自杀率最高的国家,而「忧郁症」被指出是自杀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成因。近年来,有越来越多20、30岁的女性被诊断出患有心理疾病,而20岁女性的自杀率也节节升高,2020年,南韩20-29岁的女性自杀人数比去年多出了40%。年轻女性的自杀问题如此严重,南韩当局已将20、30多岁的女性列为官方自杀危险群。 求助精神科医师的人越来越多,也开始接连出现分享自身罹病经验的著述。不过,作者认为,虽然这些疾病经验的叙事十分重要,但如果只以「个人经验」的形式来省思忧郁症,就难以从社会及历史脉络的角度来检视这个被称为忧郁症的疾病,而我们对忧郁症成因的解释,也会因此只限缩在探讨患者身处的环境与个性。 为什么2、30岁的女性会得忧郁症?本书作者自己也是躁郁症患者,并察觉了心理疾病并非单纯是个人问题。她在书中访谈了三十一名2、30岁女性忧郁症患者,并结合了自身的精神医学知识、亲身面对医疗不公的经验,耗费两年的时间写成了此书。 本书采取了全新的观点,使用患者自身的语言,重新定义了名为「忧郁症」的痛苦,打造了一个面向大众的公共沟通平台,让众人能互相讨论共有的受苦经验,并提出更平等面对忧郁症的看法。 正如同美国作家兼诗人安妮.波尔所说:「疾病的历史并非医学的历史,而是世界的历史」。本书作者摆脱了医学疾病与社会污名的定义,替女性书写了一部全新的受苦简史,而这是让一个文化理解痛苦的方式开始产生改变的起始点。作者让罹患忧郁相关疾病的女性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话,不再让医生和咨商师夺走诠释她们的主导权,而是成为自己人生的作者,采访对象包含韩国及海外的韩国女性,学历横跨高中毕业至研究所毕业。 #疾病 #女性 #社会 #抑郁症 #心理学#台版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