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作者: 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作者: 田余庆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5 页数: 348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国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历史 #古代史 #东晋 #门阀 #政治 #社会 #政治史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魏晋南北朝书单 》

《魏晋南北朝书单 》 简介:聚焦门阀制度与皇权博弈,以个案分析揭示东晋政治生态,解析士族兴衰与权力结构变迁,展现特殊历史阶段的治理逻辑。 亮点:考证严谨,突破传统王朝史框架,从家族网络切入,立体还原“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实态。 标签:#门阀政治 #东晋历史 #权力结构 #田余庆 #微信读书 - 简介:梳理佛教传入后的演变轨迹,剖析其与中国本土思想的碰撞融合,记录僧团制度、经典翻译及宗派形成的关键历程。 亮点:跨文化研究典范,兼顾思想史与社会史维度,揭示宗教如何深刻塑造中古社会的精神图景。 标签:#佛教史 #思想融合 #宗教社会 #汤用彤 #学术经典 - 简介:收录名士言行轶事,以清谈、品藻等方式展现魏晋风度,折射士人阶层的思想转向与审美趣味,被誉为“名士的教科书”。 亮点:文学性与史料价值兼具,片段式叙事生动传神,开创志人小说先河,后世影响深远。 标签:#世说新语 #名士文化 #志人小说 #刘义庆 #古籍 - 简介:宏观剖析三百年乱世中的制度创变与文化转型,涵盖九品中正制、民族融合等议题,揭示中国从分裂走向再统一的深层动力。 亮点:大家讲史深入浅出,融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史于一体,脉络清晰见解独到。 标签:#制度变迁 #分裂时代 #陈寅恪 #三联书店 #通识读本 链接:

封面图片

《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中文+英文原版)

《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中文+英文原版) 作者: [美]萧邦奇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20世纪初的浙江 原作名: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ij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译者: 徐立望 / 杨涛羽 译 / 李齐 校 出版年: 2021-9-1 页数: 356 定价: 7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ISBN: 9787214253545 ◎内容简介 本书是萧邦奇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研究了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浙江的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本书采用核心边缘的框架,依据人口密度、邮政系统层级、金融机构数量等要素,将浙江分成了核心区内部、核心区外部、边缘区内部和边缘区外部四个不同的社会政治生态区,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数据、图表,分析了不同区域内的精英参政模式、精英与政府关系、政治变迁过程。萧邦奇从浙江经验中发现,20世纪的中国政治史是政治变迁从核心区内部向外部区域、从精英阶层到非精英阶层不断扩展的过程。 本书是“在中国发现历史”学术思潮的代表作品,提示我们应当注意即使在同一省域,内部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于理解中国其他地区的历史以及更大的国家社会关系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历史 #政治 #知识分子 #近代史 #中国

封面图片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作者: 李剑农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作者: 李剑农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2-1 页数: 472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起自鸦片战争止于北伐战争,将这近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变化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是列强入侵、新思想酝酿的时代;第二个段落为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这是革命势力不断发展、满清王朝最终覆灭的时代;第三个段落为民国成立到北伐战争,这是革命势力与清残余的军阀势力斗争的时代。通过对近一百年的政治事件的考察,梳理了中国人为国家寻求一种合适的政治制度进行的各种实践:在政体选择上有立宪和共和之争、国体选择上联邦制还是单一体制、议会制还是总统制?作者详细阐述了各个段落中国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特别是辛亥革命前的部分相当客观,并且见解精到,言简意赅,可以得见李剑农卓越的信息提取和总结能力。一句话,本书就是介绍仁人志士为国家寻找合适的政治制度的历史总结。 #历史 #战争 #政治 #社会

封面图片

《大礼议》作者: 尤淑君

《大礼议》 作者: 尤淑君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万有引力 副标题: 嘉靖帝的礼制改革与皇权重塑 出版年: 2025-1-1 页数: 520 一部嘉靖皇帝的成长史 看少年嘉靖如何抗衡群臣,为生父“称宗祔庙”,并步步筹谋,掌控朝政,将明朝皇权推至顶 峰。 一部明朝政治史 震动朝堂24年的“大礼议”事件,180多位文臣或死或伤的左顺门血案,严嵩、夏言、杨廷和、张璁等人相互倾轧……充分呈现权力、制度、文化三者间的互动关系,解读明中晚期政治为何日渐衰败。 一部条分缕析的礼学史 从嘉靖皇帝应否改称父母之辩,到立世室之辩、天地分祀之辩,再到宗庙制度变更,逐步展现礼法之于权力结构塑造和国家政治文化的重要性。 【内容简介】 正德帝身后无子,由兴藩世子朱厚熜继皇帝位,是为嘉靖帝,文武百官请其入继大宗,作为嗣子,改认堂伯弘治帝为父,而称生父为叔,自此引发震动朝堂长达二十四年的“大礼议”。 为追尊其生父母,嘉靖帝不惜以武力镇压伏阙抗议的言官群体,导致左顺门血案;编纂《明伦大典》,构建皇权正当性的理论文本;编造罪名以阻塞言路,扼杀士人“为王者师”的政治理想;不断变更国家礼法,名为“恢复祖制”,实为提高生父的政治地位,巩固自身皇权;又为操控群臣,大张阁权,几易首辅,朝廷政治风气日下,为党争愈演愈烈创造了条件。 本书通过“大礼议”事件,研究明代嘉靖朝政治文化之异变,尤其是围绕嘉靖帝生父朱祐杬神主入祔太庙的问题,嘉靖君臣唇枪舌剑,博弈多年,最后嘉靖帝如愿将生父称宗祔庙,也达成了皇权重塑、小宗变大宗的目的。但嘉靖帝却动摇了以“礼”为主的政治文化体系,皇权私化,名分礼秩混乱,导致了明中叶政治动荡、君臣冲突、社会失序的危机,乃至晚明政治秩序逐步崩溃瓦解。 #政治 #历史 #明代 #明史 #嘉靖

封面图片

《魏晋南北朝》作者: [日] 川胜义雄

《魏晋南北朝》 作者: [日] 川胜义雄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译者: 林晓光 出版年: 2022-1 页数: 456 日本汉学大师以超越王朝更迭的宏阔视野 书写华丽的黑暗时代 编辑推荐 ◎适合大众阅读的经典六朝史 日本汉学大师川胜义雄写给大众的经典魏晋南北朝通史,日本文库本重印近20次,深受读者欢迎。 ◎通俗性与学术性的平衡 以优美的文笔、清通的脉络阐释了作者的代表性学术观点“六朝贵族制社会”,展现了日本汉学界20世纪以来中古史研究的精华。 ◎罕见的、更宽广的历史比较视野 以宽广的视野融合政治史与文明史的双重视角,将六朝史置于东亚文化圈乃至世界史的视域中,在复杂的历史表象下,照见纵深的历史脉络:历经近四百年的混乱与分裂,中华文明却愈发丰饶和深邃。 内容简介 从秦汉到隋唐帝国之间的魏晋南北朝,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时期。这是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也是文学艺术、思想文化波澜壮阔的时代。本书宏观地聚焦于这三百多年乱世的种种因素和历史发展脉络,以超越政权、超越时代的广阔视野,跳出王朝更替、权力斗争等短时段的政治纷纭,综合性地考察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交织,追踪在其中顽强生存着的“贵族制社会”的变迁轨迹,并重点介绍中国文明的结构和特点,探究华夏文明惊人的一贯性与强韧性。 #汉学 #历史 #魏晋南北朝 #政治 #制度

封面图片

《晋朝的死结》作者: 沈刚

《晋朝的死结》 作者: 沈刚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4-8 页数: 496 一部完整的两晋政治史读物,葛剑雄、马勇、仇鹿鸣一致推荐。 一本书看穿晋朝的成败得失,读懂中国王朝的结构性死结,探究死结现象的规律与动因。 揭秘晋朝得失成败真相的新锐之作,诊断连绵乱局的成因! 【内容简介】 两晋是黑暗、屈辱、不幸的朝代?晋朝如何突破二世而亡的历史瓶颈期?皇室与士族共治秩序的产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这是一本完整的两晋政治史读物,全面揭示了两晋兴衰背后的深层次治理逻辑与历史因果,多角度透视了晋王朝的困境。书中从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出发,结合人物个案和家族研究,剖析了导致晋王朝衰败的死结现象,并关联东汉与三国时代的历史经验,指出北朝、隋唐兴起背后的机理,揭示晋朝在中国历史上两次绝无仅有的价值。本书以简明晓畅的文字勾勒出两晋历史演变的线索,为普通读者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入门指要。 #历史 #两晋 #晋朝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