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风暴,凸显中美贸易长期失衡角力及病态关系。

2008年金融风暴,凸显中美贸易长期失衡角力及病态关系。 这失衡危机掀起全球经济庞大的波澜,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华尔街最具权威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 为我们精辟解答,并描绘中美双方「再平衡」策略大蓝图! 当世界最大「生产国」遇上世界最大「消费国」,会是什么样的局面?长期以来,美国过度消费,而中国严重依赖出口经济,这个世界经济的隐患,在二○○八年金融危机中爆发,印证美中经济终究是一种「伪繁荣」景象,两国共依存的关系既吊诡也病态。这场经济动荡的馀震,甚至延续到二○一二年的欧债风暴仍未停歇,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局势! ◆亚投行、一带一路、TPP……美中经济战争已经开打? !美国真能重返亚洲再平衡? 金融危机至今已六年多,美中双方「再平衡」的脚步不一又各怀鬼胎,为经济局势埋下一枚不定时炸弹。美国对内使用「量化宽松(QE)」政策,对外则用TPP,企图创造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巩固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中国则力图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以「一带一路」、「亚投行」、「RCEP」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解决内部产能过剩和产业提升。 美中两国无论经济或政治层面各有谋算,双方若不能以互信为基础,共同携手走向「再平衡」,将使原本失衡的美中关系,扩大演变成失衡的世界危机! ◆罗奇编写美中贸易战争剧本!全球经济牵一发动全身! 美中关系会如何演变?全世界都在看!被誉为「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也是全球拥有最多读者的经济分析大师,他对诡谲多变的美中关系,编写了一出贸易战争剧本「万一美国擦枪走火开了贸易报复的第一枪,中国GDP成长将严重放缓;东亚的主要经济体日本、南韩和台湾──立刻陷入衰退;中国的资源供应链──从澳洲、纽西兰到加拿大、巴西及仰赖中国资本设备需求的德国,也开始反转;全欧洲经济体将一起陪葬……。此看来,全世界经济牵一发动全身,你我都不能置身事外。 ◆罗奇为美中经济擘画「再平衡」策略蓝图!处在危机与契机之间的台湾,该如何抉择? 如何收拾美中经济「失衡」的残局?双方又该如何找到新出路?罗奇提出精辟前瞻的七字箴言「谁先改变,谁先赢!」并祭出「再平衡」解方,美中双方唯有转型寻求再平衡,才有新契机。 台湾目前处于「TPP」及「RCEP」两大经济阵营中,如何做出聪明且理智的选择?台湾会不会再次落入边缘化的危机?罗奇带你从了解世界经济开始做功课,一步步抽丝剥茧,不只看热闹,也看懂世界经济的门道! 本书特色 1.了解美中经济三十年发展,必读之书! 本书深入浅出,提供大师级的思考视野,兼具学术专业与实务经验,全书充满深刻的洞见与美中双方多采多姿的性格描绘! 2.关心台湾未来发展,必读之书! 从历史看未来,本书帮助你从美中经济再平衡的演变中,看见台湾未来的道路,做个智慧、理性的经济学人! 3.掌握未来投资之钥,必读之书! 对于关心未来投资方向的中小企业主或是投资人,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提供前瞻的思维,做好投资准备! 国际重量级推荐 《纽约时报》、《哈芬登邮报》、《富比士杂志》、《巨亨网》、《苹果日报》等,美欧亚洲各大媒体争相报导!前美国国务卿亨利?季辛吉、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贾斯汀?林毅夫等重量级推荐! 「史蒂芬?罗奇在这部发人深省的经济政策评析中,结合了学术专业和长期实务经验。他的洞识和论点势将冲击太平洋两岸的辩论。」亨利?季辛吉(Henry A. Kissenger),前美国国务卿 「《失衡的经济》精辟分析了中国转型为新经济成长模式的过程,以及这个转变将为美国带来的挑战。」尼可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安东尼•所罗门高级研究员(Anthony M. Solomon Senior Fellow) 「美国和中国将如何从不稳固的共依存关系逐步转变为稳定的共存关系,是二十一世纪最关键的课题之一。对美中政经制度有深刻理解的史蒂芬?罗奇描述了相关挑战与机会,以及两国非做不可的调整。 「一部重要又迷人的著作,探讨世界规模最巨,也最生气勃勃的两大经济体的结构性挑战和持续演化的共依存关系。《失衡的经济》是一部成长、稳定和战后全球化的教材,全书充满深刻的洞见和双方丰富多彩的性格描绘,且文如行云流水。 ──麦可?史宾斯(Michael Spence),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史蒂芬?罗奇就中美经济关系提出深具洞察力和批判性的论述。他的政策警讯非常明确:美中关系的未来取决于两国成长策略的重大变革。」萝拉?泰森(Laura D. Tyson),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长: 美中关税战可能导致全球GDP长期下降7%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长: 美中关税战可能导致全球GDP长期下降7%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长伊卫拉今天表示,美国与中国的关税之战,可能导致这两大经济体之间产品贸易大减80%,进而拖累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她表示: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全球贸易可能因地缘政治因素而化为碎片。世界经济分裂成两大阵营,可能导致全球的实质国内生产毛额(GDP)长期下降近7%。

封面图片

自20世纪以来,还从未有哪两个国家能像中美两国那样,对带动全球经济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美两大经济体就陷

自20世纪以来,还从未有哪两个国家能像中美两国那样,对带动全球经济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美两大经济体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相互依赖关系。随著中美面临各自经济结构化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这种相互依赖的平衡关系正在经受考验,而全球也在等待这一转型的结果。 身为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兼亚洲区主席,本书作者史蒂芬·罗奇曾亲历亚洲金融风暴,对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 罗奇深入提炼和分析了中美经贸关系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包括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保护、高层领导决策风格、互联网发展等。并对重点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给出了极具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意见。

封面图片

#短讯1.拜习在加州峰会以来首次通话,进行了“坦诚与建设性的”讨论

#短讯 1.拜习在加州峰会以来首次通话,进行了“坦诚与建设性的”讨论 2.反制中国?日美澳菲将举行首次正式四国海上演习 3.马英九继续大陆行程 学者呼吁关注富察 4.美日菲峰会在即 强化印太联盟应对中国 5.人权律师余文生儿子再度自杀未遂 异议人士子女心理健康引关注 6.管理美中经济关系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在即 7.美驻武汉总领馆搬入新馆,中国网民盼重启成都馆 8.赔本赚吆喝?小米SU7电动车受市场追捧 市值超过通用汽车和福特 9.美国敦促韩国与其一道加强对中国芯片的出口管制 10.中国在同菲律宾的关系紧张升温时接触东南亚 11.拜登向习近平表达了对TikTok所有权的关切 12.拜登告诉习近平不要干涉美国选举 13.白宫:拜习通话是台湾总统就职前重申一中政策及台海和平稳定重要性的机会 14.在乌军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泽连斯基签署法律,降低征兵年龄 15.美国试图与亲中国的柬埔寨新首相增加接触 16.拜登与岸田文雄会晤期间将考虑升级美日同盟关系 17.泰国街头猴子帮派大乱斗!警察介入急劝架 18.俄罗斯又逮捕4人:他们为恐袭提供了钱和作案手段 19.陆窜红乐团「回春丹」来台首唱 社群称到「中国台湾」!下个行程掰了 20.芬兰爆校园枪击 凶手全副武装却只是个孩子 21.谷歌被控于私密浏览模式搜集资料 同意销毁纪录 22.中国快时尚零售商希音力拼纽约上市 游说撒币求通关 23.近7千亿辉瑞疫苗合约挨控贪污 欧盟执委会主席遭调查 24.因应通膨 纽约市App外送员时薪涨至19.56美元 25.特斯拉季度交付量自2020年以来首次同比下滑 26.北京“老朋友”罗奇访华 被禁止谈论香港问题 27.大陆面板龙头京东方归母净利润下滑66% 28.受强对流恶劣天气影响的江西境内铁路陆续恢复运输秩序 29.光伏产能过剩多严重?欧洲人把太阳能板当花园栅栏 30.贵州长顺县突发山火 3名救火人员遇难 31.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再访大陆 首日抵达广东参观大疆、腾讯 32.贵州茅台2023年超额完成营收目标 2024年收入增速目标仍为15% 33.以空袭伊领馆 耿爽:性质极为恶劣 中方强烈谴责 34.0403花莲大地震 陆国台办:愿提供救灾协助

封面图片

内容介绍:本套装包含10册历史照进现实系列作品。

内容介绍: 本套装包含10册历史照进现实系列作品。 从历史寻找指引,在现实辨别方向 。 1.《说中国》: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 2.《娜塔莎之舞 》:通过对18世纪兴起的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等讨论,探索俄罗斯文化中欧洲文明与民间元素之间的分歧,“文明”和“本土”两个俄罗斯之间的对抗,以及贵族上流社会和底层农村民众间的分裂。书中更进一步讨论“俄罗斯灵魂”和“俄罗斯性”的建构与表现,揭示政治、国族认同、社会观念、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宗教等对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呈现出一幅充满戏剧性的细节、辉煌炫丽的文化长卷。 3.《20世纪简史》:20世纪灿如旭日,横空出世,承载着人类前所未有的希冀。当时的人们有理由期待,自此以后世界将一帆风顺。然而世纪初的一场世界大战让踌躇满志的人们手足无措,悲观至极。贯穿本书的一大主题是战争与和平:两次大规模战争和不堪一击的和平。20世纪下半叶的和平时期里,包括铁幕落下、太空竞赛和计算机的兴起在内的很多事件,都受到之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4.《万古江河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 5.《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篇幅不大,再现的是清初山东剡城、淄川农村人民的。主角之一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最后却惨死在丈夫手下。《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作者史景迁则一向偏重在文学性的叙事,试图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在僵化的史料背后,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 6.《崩盘》是关于全球化时代第一场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史诗,也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当代史。作为对20世纪历史有精深研究的杰出历史学家,亚当·图兹采用全球视角,详细叙述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危机及其后错综复杂的世界历史。他不仅从金融学的角度解释危机爆发的技术性原因,还花很大篇幅阐述危机对这十年来世界政治形态的塑造,呈现了丰富的原创性主题:经济发展的无序和债务流动的不稳定;单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金融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投资、政治和武力以无形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不平衡关系;金融危机与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美国中产阶级的危机;中国的崛起;围绕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资源展开的争斗。 7.《与屠刀为邻》:发生在卢旺达小镇尼亚马塔的大屠杀开始于1994年4月11日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5月14日下午2点。这期间的每一天,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胡图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亚马塔的山岗上屠杀图西人。当地约六万名图西人,有近五万死于屠刀之下。在这场屠杀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彼此并不陌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邻居、同事、朋友、爱侣甚至家人。有的胡图人前一天还曾和图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间,他们就拿起了屠刀,有组织地对所有图西人展开屠杀。 8.《破碎的生活》:基于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的20世纪德国。其中既有参与前线战争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透过对德国民族身份的重新审视,本书试图回答:为何如此多人支持了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的残暴,他们最终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独裁政权切割并重新拥抱人权,从军事侵略者变为欧洲的民主支柱。 9.《大分流》是加州学派代表人物彭慕兰的代表作,畅销20年而不衰。 在这本书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兰考察了旧世界欧亚两洲各个主要国家及其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探讨了一系列影响现代世界经济形成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英格兰没有成为江南?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兰看来,1750年,英格兰和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在人均预期寿命、农产品市场、劳动体系、土地利用、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国和日本核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并不比西欧差,整个18世纪旧世界的核心地区都面临着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局部短缺。东西方走在大体相近的经济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无明显优势。 10.《漫长的余生 》:公元466年,宋明帝刘彧与在寻阳称帝的侄子刘子勋二帝并立,内战几乎波及刘宋全境,继而演变为与北魏之间的战争。生于南朝中层官僚家庭的王钟儿,被迫卷入,家破人亡,两年后被掠为平城宫的普通宫女,时年三十岁。可是,她的命运却偶然地与“子贵母死”制度发生了联系,意外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先后以宫女和比丘尼的身份成为抚育两代皇帝的关键人物,竟在北魏宫廷生活了五十六年之久。罗新教授利用墓志等史料讲述了王钟儿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以她的眼睛去看她身处其中的时代,把皇帝、后妃、外戚、朝臣、宦官和宫女都还原为具体的人,看到他们面对权力时的喜悦、疑惧、张狂、绝望……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