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性欲与母权》作者: [美] 艾里希·弗洛姆

《爱、性欲与母权》 作者: [美] 艾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关于性别 原作名: Love, Sexuality, and Matriarchy:About Gender 译者: 程雪芳 / 张䶮 出版年: 2024-6 页数: 193 - 谁拥有这种自然生产力的神秘力量?只有女性,而人类的生命和生存依赖这种能力。 男性缺乏这种至关重要的自然生产力,难道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残缺?难道他们不会特别羡慕和嫉妒女性? - 女人远不及男人虚荣。诚然,女性有时不得不表现出些许虚荣心,那是因为她们要么处于或曾经处于不得不寻求恩惠的境地,即所谓的“弱女子”;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冷静的观察都能驳倒“女人比男人更虚荣”这一天方夜谭。 - 我们不是机器!生命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生命本身就是目的。生命的过程,比任何机械成就都更加重要,而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我们热爱生命。 -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是幸福,而是活力。生命中最糟糕的事不是承受痛苦,而是漠不关心。 《爱、性欲与母权》为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关于性别的理论结晶,由其生前的长期助手雷纳•芬克整理编辑,并撰写序言。 本书主要从母权、性别与性欲以及爱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其中母权主题参考和分析了巴霍芬的理论,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阐释了母权理论的现代意义;针对性别和性欲则主要关注两者的相互关联及其对性格的影响;最后在探讨爱与社会性格的关系时,弗洛姆剖析了自私与自爱的差别,并提出经典问题:“我们还热爱生命吗?” #性别 #母权 #心理 #社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爱 性欲与母权》关于性别[pdf]

《爱 性欲与母权》关于性别[pdf] 简介:《爱 性欲与母权》是一本以PDF格式呈现的探讨性别相关话题的书籍。它围绕爱、性欲与母权这几个关键概念,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入剖析性别议题。书中可能会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爱与性欲的观念差异,以及这些观念如何受到性别角色的影响;研究母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分析其与性别平等之间的关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对性别相关的复杂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促进性别平等的思考,适合对性别研究、社会学、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标签: #性别研究#爱与性欲#母权#社会学#文化研究 文件大小:NG 链接:https://pan.quark.cn/s/0fbb673d0e8e

封面图片

《性别麻烦》作者: [美] 朱迪斯·巴特勒

《性别麻烦》 作者: [美] 朱迪斯·巴特勒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副标题: 修订版 原作名: Gender Trouble 译者: 宋素凤 出版年: 2024-2 页数: 320 “过去50年最受关注的学术著作之一” 女性主义理论必读书,性别研究的开创性著作 全新译文修订版 自1990年出版以来,《性别麻烦》已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也是任何对性别、酷儿理论感兴趣的人的必备之作。它一经出版即引来赞誉和争议无数,巴特勒因此书而一举成为当代思想界最闪耀的学术明星之一。 《性别麻烦》融合了哲学、人类学、文学理论、精神分析等多学科话语,对波伏娃、福柯、拉康、弗洛伊德、克里斯特娃、露西·伊利格瑞等人的理论进行批判性地审视和分析,推翻了女性和男性的区别根植于身体本质的基本前提,为性别研究打开了新的方向。巴特勒在1999年发行的十周年纪念版序言中写道,《性别麻烦》的 “重点不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性别化的生活方式”,而是“想为性别打开可能性的领域”。 #哲学 #社会学 #性别 #女性主义

封面图片

爱:关于性别简介:爱:关于性别是一份深度解析爱:关于性别主题的学习资料,提供系统性讲解,帮助学习者理解核心概念。内容涉及基础知识

爱:关于性别 简介:爱:关于性别是一份深度解析爱:关于性别主题的学习资料,提供系统性讲解,帮助学习者理解核心概念。内容涉及基础知识、关键技巧以及实际应用,适合各类学习者拓宽视野。 标签: #爱:#学习#成长#进步 文件大小NG 链接:https://pan.quark.cn/s/f178b2728d53

封面图片

《心理学大纲》作者: [美]威廉·麦独孤

《心理学大纲》 作者: [美]威廉·麦独孤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查抒佚 / 蒋柯 出版年: 2015-6 页数: 551 《心理学大纲》是目的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对“意向心理学”的全面总结,1923年首次出版,1928年修订推出第四版。本书是第四版的中译本。作者在书中诠释的心理学思想观点是:心理学研究的行为,既不是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也不是华生所研究的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而是研究目的性的行为,因此也通常也被称为“目的心理学”。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进化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等研究思潮的兴起,在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中,麦独孤的“意向心理学”思想焕发出的极大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作者麦独孤不仅是“意向心理学”或“目的心理学”的创始人,还是进化心理学的鼻祖,这本《心理学大纲》是进化心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心理学 #研究 #理论 #进化心理学

封面图片

《自我颠覆的倾向》作者: [美]赫希曼 / 阿尔伯特·赫希曼

《自我颠覆的倾向》 作者: [美]赫希曼 / 阿尔伯特·赫希曼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原作名: A propensity to self-subversion 译者: 贾拥民 出版年: 2014-1 页数: 330 半个多世纪以来,阿尔伯特·赫希曼这位享誉全球的理论家、思想家一直都站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最前沿。本书收录赫希曼自1986年后写就的20篇文章,是他对自己学术思想的总结,也是罕见的精神自传。赫希曼在书中反思、质疑、重新评估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关于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观 点,他的自我颠覆和自我肯定向我们揭示了拥有如此伟大头脑的学者是怎样工作的。本书中更难能可贵地收录了一组自传性的文章,读者将看到他如何深度介入了20世纪最重要的一些历史事件,并借此理解这位“深刻的思想者”的思想发展历程,以及他如此深邃的洞察力从何而来。 #理论 #政治学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封面图片

《爱的知识》作者: 玛莎·努斯鲍姆

《爱的知识》 作者: 玛莎·努斯鲍姆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北京贝贝特 副标题: 写在哲学与文学之间 原作名: Love’s Knowledge: Essays o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译者: 李怡霖 / 于世哲 / 范昀 出版年: 2024-1 页数: 640 本书是美国当代重要哲学家玛莎•C. 努斯鲍姆代表作。书中,作者以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探求“爱的知识”的视角,从哲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的高度,探讨了人类一直以来关注的人性、感知、诡辩、阅读、灵魂、个体与爱等主题。并在回应“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一哲学核心问题的过程中,极大地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突出了感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作为哲学和文学内部关系最具现代性的优质探讨,作品中不仅包括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怀疑论等哲学思想的别样诠释,也涉及对《追忆似水年华》《大卫·科波菲尔》等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彩解读。相信本书不仅能为学界带来许多生动且富于启迪的新议题,使普通读者对那些备受钟爱的作家产生新角度的认识,也因其从专业哲学视角出发所提供的情绪价值,使阅读者重新思索和体认自身关切的具体话题。 #小说 #文学 #哲学 #爱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