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全球化的开路先锋

野心勃勃,全球化的开路先锋 他们不凡的故事,也是帝国的秘密历史 玛雅‧加萨诺夫「帝国移民三部曲」荣获: ◎坎迪尔历史奖(非虚构奖金最高)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非小说类奖项 ◎乔治华盛顿好书奖 ◎达夫‧库珀奖(四大历史奖) ◎纽时书评最受注目好书 ◎纽约时报百大好书 从孤岛变身日不落国 1750年的英国是座帝国汪洋中的孤岛,仅有北美等少数殖民地,人口也是宿敌法国的一半。可是,不到一百年,世上五分之一的人口都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臣民,英国更囊括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影响力无远弗届。拿破仑战争后,英国更取得法国的海外据点。但是,这段通往日不落帝国的道路上,真的如后世所想那般顺利吗? 征服与收藏携手并行的时代 英国与法国,曾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帝国,在1750至1850的百年里,有过兵戎相向,也有文化竞争,尤其文物收藏经常伴随著征服而来。毕竟,搜集宝物能反映国家实力与企图,偶尔也会被统治者用来掩饰失败。比如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后,曾以大量从埃及带回的文物,转移了法国人民的注意力。 在这段文物搜集的历史背后有一群收藏家,他们常常是社会中的边缘人,到东方寻求机会,以收藏宝物来改造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形象。他们个人的收藏行为,与欧洲人的东方热紧密结合,据说18世纪每二十个欧洲人就有一人拥有来自印度的收藏品。而19世纪初,更引发一阵「埃及热潮」,欧洲人争相购买门票观看埃及文物展,即使习惯希腊罗马的他们对于埃及文物的美感抱有疑虑。 透过文物收藏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见不一样的帝国历史。1790年英国攻陷了南印度的迈索尔王国首都,当时有无数珍宝文物流入英军手中,这次的征服改变了大英帝国的本质与方向,从此转型为征服型帝国,而这些被掠夺的文物就是当时的见证者。 收藏出一个帝国 本书以帝国收藏家与藏品的视角,描绘百年间英国如何经营东方、遭遇困难以及与法国的争夺主导权。最初英国就如同那些去东方寻找机会的边缘收藏家,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地位,安居于大西洋沿岸。但透过收藏,英国也塑造出帝国的使命感,渐渐形成一个后世所熟悉的征服型大帝国。而且这正是与法国对抗的过程中渐渐产生,并在此过程中将印度与埃及的领土收入东方帝国之中。 「帝国移民三部曲」中的收藏家 除了本书之外,作者玛雅‧加萨诺夫还有另外两本著作《黎明的守望人》、《新世界的流亡者》,分别透过船员兼知名小说家康拉德、美国独立中的效忠派与本书的帝国收藏家,勾勒出这群在18-20世纪的殖民帝国中移动的人物形貌,以及全球化渐渐形成的过程。三本组成「帝国移民三部曲」,是一部关于第二波殖民帝国的故事,也是一部透过人群移动使现代全球化渐渐成形的过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十九世纪的埃及帝国

十九世纪的埃及帝国 众所周知奥斯曼帝国是近代以来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曾拥有中东大部分地区。但玩过维多利亚系列游戏的人都知道,在19世纪,有另一个强大的帝国向奥斯曼帝国发起了挑战,并一度占领了中东大部分地区。那就是埃及。 1517年,奥斯曼帝国表面上征服了埃及。但实际上,新王国的内部管理权仍然掌握在自13世纪中叶以来一直统治埃及的老马穆鲁克精英手中。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末拿破仑来到这里。法国人未能在埃及站稳脚跟,但他们打破了数百年的权力关系体系。事实上,一场 "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在这里打响了 法国人、英国人、奥斯曼人和马穆鲁克人。 这场混乱的赢家是穆罕默德·阿里,他是一名阿尔巴尼亚军事指挥官,最初是被高门/奥斯曼朴特派往埃及与法国人作战并镇压反叛的马穆鲁克人。法国人被赶走后,他屠杀了所有的马穆鲁克人,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总督,击退了英国人,自己成为埃及总督。根据奥斯曼帝国的治理原则,如果一个人能够夺取一个地区的政权并将其掌握在手中,那么高门就会承认这一既成事实。因此,穆罕默德·阿里成为苏丹的封臣,并被授予埃及 "瓦利”的称号。 在被征服的国家,瓦利开始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和西化。所有土地被收归国有,建立了官僚机构,施行了征兵制,修建了道路、运河、医院和学校,并将学生送到欧洲学习。所有这些改革都是由国家垄断贸易和向无权无势的农民征收地狱般的税收来支付的。 在法国军官的参与下,穆罕默德·阿里按照欧洲模式建立了陆军和海军,并开始了全面的征服。首先占领了阿拉伯半岛,包括圣城麦加和麦地那。随后,埃及军队摧毁了以沙特王朝为首的第一个瓦哈比国家。苏丹随后被征服。在苏丹的号召下,埃及人出手镇压希腊起义,只有欧洲列强的干预才拯救了希腊人。然而,克里特岛仍在埃及的控制之下。 1831年,穆罕默德·阿里反抗苏丹,并在安纳托利亚南部的科尼亚战役中击败了奥斯曼军队。整个黎凡特落入埃及的统治之下。只有大国的干预才迫使埃及人收手。正是在这场危机的背景下,俄国军队历史上唯一一次进入君士坦丁堡,建立了对黑海海峡的控制 作为苏丹盟友抵御埃及。 1839年,穆罕默德·阿里第二次反抗奥斯曼帝国,目的是最终成为独立的统治者。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并不在欧洲列强的计划之中。他们同意英国进行军事干预,1840年,英国皇家海军迫使埃及人投降。穆罕默德·阿里失去了除苏丹以外的所有征服地,但至少他仍然是埃及总督。 穆罕默德·阿里死后,他的后代又统治了埃及长达百年。他们扩大了埃及在苏丹的领土,还试图征服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但都没有成功。大规模的现代化计划最终导致埃及破产,1882年被英国占领,但直到1914年,埃及在形式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庸。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宣布对该国实行“保护”,并于1922年给予埃及王国独立。然而,直到1952年革命推翻了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了共和国,埃及才摆脱英国的实际控制。 苏丹自1899年以来一直处于英埃双重统治之下,于1955年成为独立共和国,此后,伊斯兰教北方和基督教南方之间立即爆发了内战。 附 高分辨率的埃及帝国地图: #记忆政治

封面图片

这个“全球化”带来的灾难并不在于全球化本身

这个“全球化”带来的灾难并不在于全球化本身 冬天将是对欧洲的真正考验。现在的状况是这样的: 1、俄罗斯是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和第三大石油生产国 - 这不是关于俄罗斯从离开它的西方公司那里得到了什么技术支持,而是关于27个欧盟国家从俄罗斯获得40%的天然气,现在必须弥补出现的缺口。 2、由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电费增加了两倍。这意味着过去每月支付2000欧元电费的行业现在要支付7000欧元甚至更多。这导致了就业和生产的削减;整个经济部门可能被关闭;重新回到无情的煤炭;。 3、为了弥补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将不得不向美国、卡塔尔和中亚国家寻求帮助;在价格成倍增长的情况下,建造新的终端和管道,而每一个这样的建设都需要至少两到五年的时间。 4、欧洲不可能迅速和负担得起地弥补俄罗斯能源的短缺。除了尽可能避免向克里姆林宫的疯子屈服之外,它所要做的就是减少需求。如果不削减生产和经济,这是不可能的。而减少生产和经济意味着减少政治权力和体制力量。 这比看起来更糟糕。欧洲70%的化肥生产商依赖从天然气中提取的氨,如果没有化肥,现代粮食生产是不可想象的。这些生产商已经在降低生产力的情况下运作了。在成本飙升的情况下,收入减少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陷阱。 5、受影响最严重的是高度依赖能源的行业,即钢铁和玻璃生产商。没有钢铁就没有重工业。没有重工业你就会失去其他一切依赖重工业的东西。没有钢铁就没有德国。也就没有一个现代的世界。 除了产量下降之外,还会看到的是向其他不太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国家转移:比如,从德国、捷克向西南欧转移。大众汽车已经在谈论这个问题了。 6、高盛的策略师预测,"经济活动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的威胁更大。公司就像老鼠一样,会逃离欧洲的船。但去哪里呢?例如,最大和最可靠的市场 。 7、而且,由于大家都在重新使用煤炭,煤炭价格也在上涨。核电可以提供帮助,但今年夏天也暴露了这里的缺口: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欧洲水库的水位下降,没有足够的东西可以用来冷却反应堆。同样没有足够的东西来转动水力发电站的齿轮。 简而言之,现在必须必须必须是欧洲团结起来的时候了,如果欧洲不能团结起来,不能抛开其内部矛盾和分歧,它将面临剧烈的痛苦和社会爆炸。请注意,这对美国和俄罗斯同时有利。对美国来说,削弱欧洲意味着加强其对华盛顿的依赖,并通过国防工业、能源资源、投资、生产设施和工人的涌入来加强美国经济。对俄罗斯来说,削弱欧洲意味着削弱乌克兰,减少其武器供应和促进所谓的 "特别行动"。 ,它一直是帝国主义的幌子,并将整个世界置于高度依赖的针尖上。它使一些人面临去工业化的威胁,一些人面临流离失所的威胁,一些人面临大规模饥饿的威胁。而只有那些庞然大物才会摩拳擦掌,。 请注意,并不是说全球化本身是坏的。坏的部分是帝国主义。帝国的全球化是扩张主义的一种形式。同时,全球化向全人类展示了全球合作中生产力的潜力,我们希望能回到这个问题上,但要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理由。 #Globalisation #Deglobalisation #Imperialism #Capitalism

封面图片

《埃及四千年珍宝》简介:《埃及四千年珍宝》深入探寻埃及四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珍宝故事。书中可能详细介绍埃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如

《埃及四千年珍宝》 简介:《埃及四千年珍宝》深入探寻埃及四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珍宝故事。书中可能详细介绍埃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如法老的黄金面具、神秘的木乃伊、精美的壁画等。不仅展示珍宝的外观与工艺,还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埃及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让读者领略古埃及文明的魅力与辉煌,适合对埃及历史、考古、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标签: #埃及历史#考古文物#古埃及文明#珍宝探秘#历史文化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意大利 博物馆 在都灵的全球第二大埃及博物馆看到的干尸,世界第二大埃及博物馆,意大利常年游客到访数最多的博物馆。

#意大利 博物馆 在都灵的全球第二大埃及博物馆看到的干尸,世界第二大埃及博物馆,意大利常年游客到访数最多的博物馆。 都灵的埃及博物馆(Museo Egizio)是全球最重要的埃及古物收藏地之一,仅次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位于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成立于1824年,由萨伏依王室倡导成立,其初衷是展示萨伏依家族收集的大量埃及文物。 博物馆收藏包含从古埃及时期至公元后的文物,超过三万件藏品,包括木乃伊、石棺、神像、文物和重要的帕皮鲁斯文稿。其中一个最著名的展品是Ramesses II的巨大雕像。

封面图片

《泪之地:殖民、贸易与非洲全球化的残酷历史》

《泪之地:殖民、贸易与非洲全球化的残酷历史》 简介:泪之地:殖民、贸易与非洲全球化的残酷历史是一门系统性的学习课程,涵盖相关领域的核心知识。通过详尽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课程主题,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适合希望扩展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的学员。 标签: #知识#学习资源#技能提升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

《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 简介:本书梳理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从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浮动汇率时代,剖析了资本流动与全球化进程的互动机制。通过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与经济危机,探讨了国家政策协调、汇率制度选择等核心问题,为理解当代全球经济格局提供历史视角与理论框架。 亮点:涵盖近两个世纪的经济变迁,结合权威史料与前沿理论,深入解读货币霸权、金融危机等关键议题。书中对美元体系、欧元区困境及数字货币崛起的分析,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意义,适合对金融史和全球化感兴趣的读者。 标签: #国际货币体系 #经济全球化 #金融史 #货币霸权 #资本全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 更新日期:2025-10-12 14:30:00 链接:/url/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