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全球化的开路先锋
野心勃勃,全球化的开路先锋 他们不凡的故事,也是帝国的秘密历史 玛雅‧加萨诺夫「帝国移民三部曲」荣获: ◎坎迪尔历史奖(非虚构奖金最高)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非小说类奖项 ◎乔治华盛顿好书奖 ◎达夫‧库珀奖(四大历史奖) ◎纽时书评最受注目好书 ◎纽约时报百大好书 从孤岛变身日不落国 1750年的英国是座帝国汪洋中的孤岛,仅有北美等少数殖民地,人口也是宿敌法国的一半。可是,不到一百年,世上五分之一的人口都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臣民,英国更囊括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影响力无远弗届。拿破仑战争后,英国更取得法国的海外据点。但是,这段通往日不落帝国的道路上,真的如后世所想那般顺利吗? 征服与收藏携手并行的时代 英国与法国,曾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帝国,在1750至1850的百年里,有过兵戎相向,也有文化竞争,尤其文物收藏经常伴随著征服而来。毕竟,搜集宝物能反映国家实力与企图,偶尔也会被统治者用来掩饰失败。比如拿破仑远征埃及失败后,曾以大量从埃及带回的文物,转移了法国人民的注意力。 在这段文物搜集的历史背后有一群收藏家,他们常常是社会中的边缘人,到东方寻求机会,以收藏宝物来改造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形象。他们个人的收藏行为,与欧洲人的东方热紧密结合,据说18世纪每二十个欧洲人就有一人拥有来自印度的收藏品。而19世纪初,更引发一阵「埃及热潮」,欧洲人争相购买门票观看埃及文物展,即使习惯希腊罗马的他们对于埃及文物的美感抱有疑虑。 透过文物收藏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见不一样的帝国历史。1790年英国攻陷了南印度的迈索尔王国首都,当时有无数珍宝文物流入英军手中,这次的征服改变了大英帝国的本质与方向,从此转型为征服型帝国,而这些被掠夺的文物就是当时的见证者。 收藏出一个帝国 本书以帝国收藏家与藏品的视角,描绘百年间英国如何经营东方、遭遇困难以及与法国的争夺主导权。最初英国就如同那些去东方寻找机会的边缘收藏家,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地位,安居于大西洋沿岸。但透过收藏,英国也塑造出帝国的使命感,渐渐形成一个后世所熟悉的征服型大帝国。而且这正是与法国对抗的过程中渐渐产生,并在此过程中将印度与埃及的领土收入东方帝国之中。 「帝国移民三部曲」中的收藏家 除了本书之外,作者玛雅‧加萨诺夫还有另外两本著作《黎明的守望人》、《新世界的流亡者》,分别透过船员兼知名小说家康拉德、美国独立中的效忠派与本书的帝国收藏家,勾勒出这群在18-20世纪的殖民帝国中移动的人物形貌,以及全球化渐渐形成的过程。三本组成「帝国移民三部曲」,是一部关于第二波殖民帝国的故事,也是一部透过人群移动使现代全球化渐渐成形的过程。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