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 · · · · · 多元宇宙一直是天文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霍金晚年就围绕多元宇宙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新观点。多元宇宙理论的开端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本书的作者、理论物理学家亚历克斯·维连金正是该领域的理论奠基人之一。 30多年前,理论物理学界提出了一种“永恒暴胀”的假说,认为宇宙暴胀一旦开始便不会结束。随后,维连金证明,大多数的暴胀模型都会导致永恒暴胀。这就意味着,只要发生一次暴胀,就会发生很多次暴胀,每次暴胀都能创造出一个宇宙,因此许多截然不同的宇宙相继产生,这便是“多元宇宙”。时至今日,许多天文学家都已接受了多元宇宙的概念。 这本书是维连金创作的多元宇宙的经典科普作品。他在书中介绍了多元宇宙领域的整体理论框架,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走进多元宇宙领域探索。作者从宇宙的起源说起,他别出心裁地将故事的开篇设置在了1980年冬天的一场科学讲座,物理学家阿兰·古斯也就是暴胀理论的提出者在讲座中介绍新的宇宙起源的理论。随后作者沿着这条线索深入解释了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等知识。目前宇宙学家已经普遍接受了大爆炸理论,宇宙的暴胀也几乎成为普遍共识。接下来,作者详细介绍了永恒暴胀、宇宙常数等有关多元宇宙的理论知识。 维连金擅长科普写作,他通过大量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并运用许多图片,将抽象的理论物理概念化为更容易理解的知识。他引用了许多物理学家的名言,阅读起来更加有趣。同时,书中插入了许多在理论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中作者本人及其他科学家的逸事。这本书不仅讲述了理论知识,更有引人入胜、激荡脑力科学家探索故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李淼生动解读三体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家文津图书奖得主解读三体 》 | 简介:理论物理学家李淼凭借专业知识,对科幻巨作三体进行深度

《李淼生动解读三体物理学 理论物理学家文津图书奖得主解读三体 》 | 简介:理论物理学家李淼凭借专业知识,对科幻巨作三体进行深度解读,从物理学角度剖析小说中的科学概念和理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三体中的科学内涵,感受科幻与科学的魅力 。| 文件大小 NG | 链接: |标签: #三体解读 #物理学 #科幻文学

封面图片

编辑推荐:《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得主揭秘宇宙为何以数学的语言书写而成。 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的百年纠葛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前沿,为未

编辑推荐: 《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得主揭秘宇宙为何以数学的语言书写而成。 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的百年纠葛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前沿,为未来探索宇宙指明了方向。 马丁•里斯及众多业内人士倾情推荐;《自然》《华尔街日报》《柯克斯书评》《科学美国人》《书单》推荐好评。 不用公式也能讲清楚的科学发展史,探索物理与数学前沿发展的未来 内容简介: 从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到量子力学大师保罗•狄拉克,众多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都因这样的问题而困惑不解:为何物理学家为描述现实世界而创造出的理论会与数学家以自己的纯粹思想构造出来的数学结构殊途同归?为何宇宙碰巧就是以数学的语言书写而成的?事实上,这种现象正是物理学家维格纳所说的“数学在自然科学中不合理的有效性”。 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物理和数学时而并驾齐驱,时而渐行渐远。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越发意识到这两门学科交叉的意义。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紧密合作的领域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两门学科的发展也互为补充和促进。 在未来,人类可能无法通过实验来证实物理理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未来的理论物理学研究进展可能会以千年为尺度,不再会有20世纪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样全方位的革命性理论。但有了高等数学这一新武器的帮助,在长远的时间尺度上,我们仍可以认为理论物理学的前途是光明的。 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法梅洛,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知名传记作家和科普作家,伦敦自然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美国东北大学兼职物理教授。作品《量子怪杰:保罗•狄拉克传》获2009年科斯塔传记奖、《洛杉矶时报》科技图书奖、《理论物理》年度图书奖,以及《自然》年度图书奖。 #数学 #物理 #科普 #科学 #通俗读物

封面图片

《时间简史双语字幕》

《时间简史双语字幕》 简介:时间简史以纪录片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物理学家霍金关于宇宙起源、时间、黑洞等方面的理论。影片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专业的讲解和霍金本人的访谈,将复杂的科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具有极高的科普价值 。 文件大小 NG 链接: 简介:标签:#时间简史#科普#宇宙#霍金理论

封面图片

【书名】上帝粒子【作者】利昂·莱德曼,迪克·泰雷西

【书名】上帝粒子 【作者】利昂·莱德曼,迪克·泰雷西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科普 #物理学 #权威 #通俗读物 #世界观 【简介】本书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开始讲起,追述了从伽利略到牛顿、再到麦克斯韦和法拉第等一代代经典物理学家对基本粒子的探索过程。其后量子理论的诞生,在物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而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出现,又使得粒子物理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惊人的成果不断涌现,人类向着宇宙终极粒子和万物理论不断迈进,若能成功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则无疑意味着这条探索之路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 ::@sharebooks4you

封面图片

提出“上帝粒子”理论的著名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逝世,享年 94 岁

提出“上帝粒子”理论的著名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逝世,享年 94 岁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于周一去世,享年 94 岁。他因提出“上帝粒子”理论而闻名,该理论有助于解释宇宙大爆炸后物质是如何形成的。 1964 年,希格斯预言了一种新型粒子的存在,即后来被称为“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但直到近 50 年后,大型强子对撞机才证实了这种粒子的存在。 希格斯理论解释了构成物质的基本亚原子粒子如何获得质量,该理论是描述世界构成原理的“标准模型”的核心部分。希格斯教授 1964 年的开创性论文论证了“基本粒子通过一种新亚原子粒子的存在获得质量”,这种粒子后来被称为希格斯玻色子。 2012 年,欧洲核研究组织 (CERN) 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终于在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地下 27 公里长的隧道中,利用耗资 100 亿美元建造的粒子加速器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这成为几十年来物理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2013 年,希格斯因这项工作与独立提出相同理论的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 (Francois Englert) 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来源 ,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封面图片

物理学家提出广义相对论的修正方案 解释引力在宇宙尺度上稍稍减弱的奇特现象

物理学家提出广义相对论的修正方案 解释引力在宇宙尺度上稍稍减弱的奇特现象 在过去的 100 年里,物理学家一直依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来解释引力如何在整个宇宙中起作用。广义相对论被无数次试验和观测证明是准确的,它表明引力不仅影响三个物理维度,还影响第四个维度:时间。该项目的第一作者、滑铁卢数学物理系应届毕业生罗宾-温(Robin Wen)说:"这个引力模型对于从宇宙大爆炸理论到拍摄黑洞的所有工作都至关重要。""但是,当我们试图理解宇宙尺度上的万有引力时,在星系团甚至更远的尺度上,我们遇到了与广义相对论预言明显不一致的地方。就好像引力本身不再完全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我们把这种不一致称为'宇宙故障':当距离达到数十亿光年时,引力会变弱约百分之一。"二十多年来,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一直在努力创建一个数学模型,以解释广义相对论明显不一致的地方。滑铁卢大学在应用数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的跨学科合作下,开展了长期的尖端引力研究。滑铁卢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外围研究所研究员尼耶什-阿夫肖迪(Niayesh Afshordi)说:"近一个世纪前,天文学家发现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星系距离越远,移动速度越快,以至于它们似乎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而这正是爱因斯坦理论所允许的最大速度。我们的发现表明,在这些尺度上,爱因斯坦的理论可能也是不够的。"研究小组的"宇宙故障"新模型修改并扩展了爱因斯坦的数学公式,在不影响广义相对论现有成功应用的情况下,解决了一些宇宙学测量不一致的问题。"把它想象成爱因斯坦理论的脚注,"温说。"一旦达到宇宙尺度,就会出现条件。这个新模型可能只是我们开始跨越时空解开宇宙谜题的第一条线索。温这项题为"引力中的宇宙故障"的研究发表在《宇宙学与天体粒子物理学杂志》上。DOI: 10.1088/1475-7516/2024/03/045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