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小史》作者: [巴西]玛丽·德尔·普里奥里 / [巴西]雷纳托·韦南西奥

《巴西小史》 作者: [巴西]玛丽·德尔·普里奥里 / [巴西]雷纳托·韦南西奥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Uma Breve História do Brasil 译者: 褚孝睿 出版年: 2022-11 页数: 356 本书是一本关于巴西的通史。作者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如航海日志、旅行记录、政府报告、庄园主笔记、叛乱檄文等等,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提炼,按照历史进程,从大航海时代讲起,勾勒出巴西历史的轮廓,突出了巴西历史最为关键的三个时期(殖民时期、独立时期和共和国时期),并用30余个主题,描绘巴西波澜壮阔色彩斑斓的历史。 本书不是沉重枯燥的线性描述,而是一部通过文献窥见历史现实的生动有趣的读本。好玩的是,作者在书中“夹带”了不少“私货”,字里行间每每可以瞥见女性的身影。 #历史 #巴西 #殖民 #文化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艺术史的艺术》作者: [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

《艺术史的艺术》 作者: [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批评读本 原作名: 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 译者: 易英 / 王春辰 / 彭筠 / 等 出版年: 201 艺术史研究于何处起源? 它与艺术的关系如何? 两百年间,艺术史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从古典时期起,艺术的历史就不断被书写及重写。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及人类学家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声,改变了我们对于“艺术史是什么及将会是什么”的看法。 本书选介了艺术史研究 领域迄今为止最具开创性与影响力的35篇批评文章,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并配以74幅相关作品图片。从古典理论到现代主义,从康德到福柯,从现代艺术史与科学考古学创始人温克尔曼到当代艺术史学大师级人物贡布里希。35位学术巨擘及艺术家,帮助读者从第一手资料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艺术 #历史 #艺术史

封面图片

《1808:航向巴西》

《1808:航向巴西》 作者: [巴西] 劳伦蒂诺·戈麦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李武陶文 译 / 樊星 校 出版年: 2022-9 页数: 328 本书是巴西记者劳伦蒂诺·戈麦斯撰写的通俗类历史著作,讲述了葡萄牙若昂六世流亡巴西并再造巴西的故事。19世纪初期对欧洲王室来说是梦魇与恐惧交织的时代。那时,国王和王后受到迫害,被监禁,被放逐,甚至在公共场合被处决。1807年11月29日,面对拿破仑的入侵,两个世纪前的海洋霸主葡萄牙不再能够独立捍卫自己。时任摄政王的若昂六世仓促决断,带着疯癫的母亲(女王玛利亚一世)和来不及作任何准备的王室,在风雨后的清晨,迈过故国的泥泞小路,登上了航向巴西的船只,开始流亡之旅。 在任何其他欧洲国家中,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是史无前例的。作为十年研究的结果,本书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指南,涵盖了构成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的所有细节。戈麦斯将流亡之旅娓娓道来,并且重现了葡萄牙人进入殖民地后的日常生活画像,介绍了王室到来后里约热内卢卫生、健康、建筑、文化、艺术和习俗等方面革命的开展。 葡萄牙这个曾经的征服者在生死存亡之际选择了一种出乎意料的延续方式于大西洋两岸分建政府,着实让人意外。作为全球性帝国,葡葡萄牙曾经盛极一时,也在时代洪流中黯然陨落,其殖民历史的书写已然渐趋尾声。巴西虽仍服膺葡萄牙王室统治,但已在求新求变中萌生独立之心。今天的巴西已成为葡萄牙文化和语言的最大继承者,回溯1808年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历史,十分耐人寻味。 #历史 #巴西 #葡萄牙 #流亡

封面图片

《烽火世界》作者: [英] 丹·琼斯 / [巴西] 玛丽娜·阿马拉尔 / [英] 马克·霍金斯-达迪

《烽火世界》 作者: [英] 丹·琼斯 / [巴西] 玛丽娜·阿马拉尔 / [英] 马克·霍金斯-达迪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漫长的战争:19141945 原作名: The World Aflame: The Long War, 1914- 1945 译者: 张孝铎 出版年: 2023-6 页数: 440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惨烈和血腥的,发生在20 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尤其如此。从斐迪南大公遇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从德国法西斯崛起再到原子弹爆炸,《烽火世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精心上色的老照片,呈现了一段艰苦卓绝的、令人痛心的、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 200幅重新上色的真实照片,主人公不仅有与两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多国政要、军事领袖,还有那些普通的亲历者。本书既是对英雄、受害者和普通人的致敬,也是给生活在和平中的后人的警示:世界很脆弱,让它烽火四起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 #历史 #战争 #一战 #二战 #世界大战

封面图片

《波希米亚人》作者: [德]诺曼·奥勒(Norman Ohler)

《波希米亚人》 作者: [德]诺曼·奥勒(Norman Ohler)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第三帝国柏林地下抵抗运动中的爱情与牺牲 原作名: The Bohemians: The Lovers Who Led Germany’s Resistance Against the Nazis 译者: 蒋雨峰 出版年: 2024-3 页数: 457 《纽约时报》畅销书《亢奋战》作者最新非虚构作品 一对悲情恋人,一群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一段发生在第三帝国黑暗中心柏林、令人无法忘却的真实故事。 1935年夏天。在柏林附近的一个湖上,一名年轻男子正在扬帆航行,突然一艘船擦身而过,他看到一名女子斜倚船头。他们的目光相会历史上最大胆的计划之一诞生了。 在和利伯塔斯·哈斯-海耶开始疾风骤雨般的恋情前,哈罗·舒尔策-博伊森已经在反对纳粹主义的斗争中流过血。利伯塔斯加入了这一事业,两人很快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反法西斯战士,在纳粹时期的柏林组建抵抗者网络,勇敢地抵抗纳粹的恐怖统治。哈罗本人还渗透了德国军事和情报部门,向盟军输送纳粹作战计划,包括希特勒闪击苏联军事行动的细节。但是,在年轻的哈罗和利伯塔斯做好充分准备前,无处不在的盖世太保便已一步步逼近在这场秘密战争中,朋友与敌人难以区分。 哈罗和利伯塔斯是反抗纳粹政权的极具历史意义的英雄人物,但长久以来,无论是在西德还是东德,他们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诺曼·奥勒利用未出版的日记、信件和盖世太保档案,在《波希米亚人》中还原了这个关于爱情和牺牲的英雄主义故事。 #历史 #纳粹 #非虚构

封面图片

《一把海贝》作者: [英]托比·格林

《一把海贝》 作者: [英]托比·格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从奴隶贸易兴起到革命年代的西非 原作名: A Fistful of Shells: West Africa from the Rise of the Slave Trade to the Age of Revolution 译者: 郭建龙 出版年: 2020-12 页数: 716 2019年英国国家学术院纳伊夫•鲁赞跨文化理解奖 2020年沃尔夫森历史奖入围作品 一部跨越数世纪的宏大且权威的西非历史 重塑西非诸王国的世界及其与西方的关系 著名历史作家、《穿越非洲两百年》《汴京之围》作者郭建龙倾心献译 【内容简介】 西非似乎一直处于世界的偏僻角落,不借助西方之手,就无法走出部落制与原始的阴影。然而,当托比•格林踏上西非这片土地,翻开落满灰尘的档案材料时,他发现真相并非如此。格林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为我们重塑了西非诸王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王国的存在建立于战争、税收、贸易、宗教信仰、权力的展示以及艺术品的创造之上。这是一部跨越数世纪的宏大且权威的西非历史,它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对西非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尤其关注奴隶贸易时期西非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将该地区及其人民重新写进了他们也身处其中的世界史。 #非洲 #西非 #历史 #殖民 #政治

封面图片

《人类新史》作者: [美] 大卫·格雷伯 / [英] 大卫·温格罗

《人类新史》 作者: [美] 大卫·格雷伯 / [英] 大卫·温格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 原作名: The Dawn of Everything :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 译者: 张帆 / 张雨欣 出版年: 2024-9 页数: 560 入围奥威尔政治写作奖决选名单 《星期日泰晤士报》《观察家报》《BBC历史》年度图书 入选《科克斯书评》2021年度好书榜、亚马逊2021年度好书榜等各大权威图书榜单 →《债》《毫无意义的工作》作者格雷伯最具野心的重磅遗作 →挑战《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背后的基本假设 →直指大历史研究真正应当关注的问题:人类为何会从曾经的灵活陷入如今的僵化,而改变的希望又蕴藏在哪里 内容简介 思索人类社会的命运时,我们总会借助大历史的广角镜头。可耳熟能详,甚至被默认为公理的人类发展叙事从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小游群到现代民族国家,历经“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国家起源”等关键节点真的反映了事实吗?《人类新史》向我们揭示出,这或许只是一个现代版本的起源神话。 两位作者追本溯源,发现上述理论其实源自18世纪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欧洲人做出的保守反击。随后,作者们综合考古学和人类学等领域近年来涌现的突破性成果,展示了人类实际上有过怎样多元和流动的社会组织形态,历史的道路又有过多少分岔与并行。重新理解人类的过去,重新发现人类本就拥有的其他可能性,或许也能赋予我们新的思想资源,去想象一个更具希望的未来。 #人类 #社会 #历史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