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士人》作者: [日]饭山知保

《另一种士人》 作者: [日]饭山知保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金元时代的华北社会与科举制度 原作名: 金元时代の华北社会と科挙制度 もう一つの「士人层」 译者: 邹笛 出版年: 2021-2 页数: 520 本书主要考察的是金元时代,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之下的汉族知识界的整体氛围与环境。宋金元三朝政权的更迭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接受儒学的速度都导致了华北士人群体的仕途变得格外坎坷。在多种异质文化相碰撞时,一直抱有优越感的汉族知识分子必须要在新的形式下调整心态,重整目标,融入社会。与此同时,为了稳固统治,笼络知识分子以维持政权,异族统治者也面临着一项将儒士招为己用的艰巨任务。然而,只要统治者没有放弃科举晋升之路,知识分子总归会对考取功名保有厚望并因此而依附于朝廷,社会也会因此趋于稳定。 本书具体考察了这个时段华北的科举情况,对当时北方士人的仕途做出了总结,即在南方士人层作为南方社会领导层的地方形成的同时,北方则形成了其独有的“另一种士人层”。 #元代 #历史 #少数民族 #科举 #社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另一种审判》作者: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另一种审判》 作者: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我思 副标题: 关于卡夫卡 原作名: Kafka's Other Trial 译者: 刘文杰 出版年: 2023-1 页数: 332 1924年,寂寂无名的卡夫卡在41岁时早逝。1930年冬天,创作《迷惘》期间的卡内蒂在维也纳的书店看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和《饥饿艺术家》,这是他最早阅读到卡夫卡。从此开始了他和卡夫卡之间持续一生的联结。这种联结所产生的轨迹包括大量笔记和研究文章,时间跨度从1946年直至1994年,如今完整体现在本书中。这些笔记和文章堪称卡内蒂关于卡夫卡和自己的另一种审判。这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显然是双向的,既是比较、审视,也是内省和独白;是卡内蒂与卡夫卡这位“残酷伙伴的对话”,也是20世纪两大德语作家之间的传承,完整呈现了一位在卡夫卡影响下成就自我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精神旅程。 #传记 #文学 #人物 #卡夫卡

封面图片

有一种东西叫 ““,即 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性权力;有另一种东西叫 ““,即 少数人通过过程积聚对其他人的的制度。这两个词是反义词

有一种东西叫 ““,即 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性权力;有另一种东西叫 ““,即 少数人通过过程积聚对其他人的的制度。这两个词是反义词。所以·并·不·存·在 "无政府资本主义“。 阿根廷新当选总统哈维尔·米莱自称 "无政府资本主义者"。他赞扬 ,反对堕胎,并计划加速紧缩政策,使其达到噩梦般的 。 一直反对资本主义和所有政客。所谓的 “无政府资本主义者“ 利用民众对的不满将财富合法化。如果始终只有少数富人说了算,就不可能有任何 ""。 阿根廷有一个多世纪的无政府主义传统,革命者反对资本主义和国家权力。我们遵循他们在2001年起义中提出的口号: / 所有统治者下台! #Argentina #Anarchist #uprising #Farright

封面图片

认识美国套装收录《小镇美国 : 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启示》《什么可以打败美国》《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共3册,深刻剖析

认识美国套装收录《小镇美国 : 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启示》《什么可以打败美国》《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共3册,深刻剖析当下美国政坛。 《小镇美国 : 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启示》:美国社会学大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花费5年心血打造的小镇叙事诗,访谈700多人,覆盖43个州的数百个小镇,综合30年人口数据,细致描绘小镇生活的愉悦与艰难,以及小镇居民内心的希望与恐惧。 《什么可以打败美国》:通过对历史和当下的分析,莱斯格尖锐地揭示了这种隐秘的新型腐败:它不是“以物易物”式的传统受贿,而是合法公开的钱权交易,因此,当下的美国民主也沦为了一种只属于少数人的特权民主。 《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五十五位代表,平均年龄不到四十三岁,来自十二个立场各异的州,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激辩四个多月,有人出言威胁,有人离场抗议,而正是在几近绝望的气氛里,会议缔造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套装 #美国

封面图片

#专栏作者 随着俄军在乌克兰行动继续受挫,全世界都在担心普京可能会使用核武器。但就目前而言,我认为他正在组装另一种武器能源炸弹。

#专栏作者 随着俄军在乌克兰行动继续受挫,全世界都在担心普京可能会使用核武器。但就目前而言,我认为他正在组装另一种武器能源炸弹。 西方国家没有一个适当的能源战略来抑制普京能源炸弹的影响。引爆油价炸弹会分裂西方联盟与乌克兰,也会让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

封面图片

#国家 是建立在既得利益基础上的一种有益虚构。美国历史可以充分证明这件事。

#国家 是建立在既得利益基础上的一种有益虚构。美国历史可以充分证明这件事。 1 17世纪时,美洲的还在忙于与土著人、他们的奴隶以及彼此间的争斗。而到了18世纪中叶,这种态势已经发生变化。 英国取代西班牙(1585-1604年),成为海上女王,击败法国(1763年),成为新大陆财富的主要拥有者。然而,大陆殖民地的局势依然紧张:自培根起义(1676年) 反抗英国殖民当局的首批起义之一 以来,殖民地又接连爆发了60多起。 如果说早期的反抗主要是由"印第安人"和奴隶发起的,有时也有来自欧洲的仆人加入,而到了此时,起义已经扩展到了其他人口阶层。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团结在一起,源于共同的仇恨,即那群攫取了权力和资源的。 2 起义不断被武力镇压下去,但随着殖民地人口的增长,也开始发挥作用,其主要原则是分裂 分而治之。 为了捣毁白人和黑人下层阶级的团结,政府给予前者一些特权:白人起义者可以获得特赦、金钱和持枪权;黑人则没有。白人仆从可以加入后来成立的警察部队,这是一支为防止奴隶造反而设立的巡逻队;黑人则不可以。等等。 这种歧视加深了不平等,将人按种族和经济切割开,并确立了统治等级。 种族主义本身是实用的、功利的、是基于阶级的,与其说是一种偏见,倒不如说是一种控制工具和体制。 3 当新的定居者抵达殖民地时,他们发现最好的土地已经被那些在他们之前来到殖民地的人占据了,那些人致富了,成了强者。 他们向精英们表达了对这种状况的不满,而精英们则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你们想要土地?没问题!但好地都被占了。怎么办?扩大规模!去殖民地的外围,在那里 ......在"前线"...... 对抗原住民,建立你的梦想。 结果,更多的定居者会去边境与原住民发生冲突。这一方面阻止了他们与原住民结盟,另方面使他们更加依赖殖民当局及其军事支持。 4 值得注意的是,殖民地的黑人居民被禁止进入未开发的地区,以避免逃跑、混居以及与原住民结盟。 在切诺基战争(1760年)期间,曾有人试图武装几百名奴隶,帮助镇压原住民,从而使双方成为敌人。但这个想法没有能实现。武装奴隶带来的危险被认为大于动员他们带来的好处。 至于黑人团结 …… 并非所有殖民地的黑人居民都是奴隶。有些是仆从,其他人则完全是 "自由人"。人与人之间的处境和受歧视程度的人为差异“成功地”破坏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和反抗的意愿。 不平等是一种管理社会的技术;它源于具体的、有意识的、立法上的决定。 5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帝国的掘墓人”正是保护帝国不受革命影响的手段,即殖民地精英和他们养活的:底层和上层之间的 小商人、工匠、地主士绅、知识分子.... 18世纪末,这些环顾四周,看到起义大军砸碎了富人的庄园,意识到明天这些人就会来找他们算账。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结果,他们向这些人承诺 "自由和平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拥有奴隶和消灭 "印第安人"。 在不满情绪的驱使下,他们将矛头指向了共同的敌人 英国,英国向他们征税、控制贸易、阻碍扩张。 革命和美国国家摆脱‘旧世界’控制‘新世界’的理念,是这一趋势的点睛之笔。 #colonialism #nationstate #inequality #revolution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