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败》作者: 赵大胖

《靖康之败》 作者: 赵大胖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之江文化 副标题: 从太原之战到汴京之围 出版年: 2025-3-1 页数: 468 剖析宋金两国的政治博弈,还原乱世之中的官场生态。 ========== 如果汴京之围是亡国之战的终章 那么太原之战便是亡国之战的序曲 “讲宋史的赵大胖”带你 逐帧看清北宋灭亡的每一步 【内容简介】 发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败,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剧。本书以史料分析和情景还原为基础,再现宋金太原之战的完整战斗细节,呈现宋金博弈与北宋靖康之败全过程。作者对金军采取的进军路线与攻城战术、太原军民的守城策略、北宋混乱的政治局面、将从中御的军事法度以及北宋当时一流将领人物的多次军事行动均有细致描摹,不仅再现了战场上的烽火刀兵,也给出了北宋何以失败之发人深省、层次丰富的历史解读。 #历史 #宋代 #背诵 #靖康之败 #宋史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豆瓣6.0 历史】《两宋之变》文史作家覃仕勇详述赵宋王朝从崩塌到再建的过程。描绘了自1100年正月徽宗赵佶继位起,到1141年

【豆瓣6.0 历史】《两宋之变》文史作家覃仕勇详述赵宋王朝从崩塌到再建的过程。描绘了自1100年正月徽宗赵佶继位起,到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南北对峙的历史,展现了北宋帝国由盛而衰,急转直下,最终灭亡,以及南宋军民步步抵抗,最终立足江南偏安一隅的全过程。全书共九章,分别介绍了赵佶继位,宋联金抗辽,第一次汴京保卫战,靖康之耻,南宋建立,金兵南下,川陕大战,金国联齐伐宋,宋朝反攻,南北对峙等情节。本书叙事宏大,架构严整,笔法平实,从客观的角度,将北宋灭亡时军民拼死抵抗的慷慨悲歌娓娓道来。上演了一幕幕或令人拍案而起、或令人扼腕叹息的历史活剧,引发读者关于治乱兴衰的深刻思考。

封面图片

《大宋开国》作者: 范学辉

《大宋开国》 作者: 范学辉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溯源 出版年: 2022-6 页数: 319 本书是一部通俗类历史读物。范学辉教授以北宋开国六十年(960-1020)为时限,为读者展示了北宋开国史上的精彩片段和生动细节,剖析了宋代历史发展中的关键点和重要环节。作者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融合自己的考证,用通俗风趣的语言,给大家讲述这段历史,不是“抄史料式”的转述,而是颇有深度的分析。譬如“陈桥兵变”,作者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还原,特别是对人物的关系,每个人在事变中处于什么位置、发挥何等作用都进行了分析。最大程度达到了阅读的通俗性和历史考证的可信度完美结合。 #历史 #通史 #宋史

封面图片

《大宋之变:10631086》

《大宋之变:10631086》 揭秘北宋政治风云,聚焦王安石变法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历史转折,展现大宋王朝的兴衰密码。 #历史 #大宋之变 #北宋政治 #王安石变法 #历史读物 #京东读书 2025-07-08 23:08:51 https://pan.quark.cn/s/70cdd4d6f4e3

封面图片

小说名字:经典之杨门女将前传

小说名字:经典之杨门女将前传 小说内容:杨门女将前传(完整H版)说明网上把我这篇文章传来传去的,但是都不完整,这次把完整版本的发在这里,希望大家喜欢.杨门女将前传(完整版)北宋年间,杨门年轻女将穆桂英率领的宋军在雁门关之战中大败,乱军之中...

封面图片

《鹿隐之野》作者: 押沙龙

《鹿隐之野》 作者: 押沙龙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出版年: 2024-6-17 页数: 289 历史循环往复,人性亘古不变 《读水浒》作者押沙龙首部小说作品 致敬《故事新编》的神作 写尽人性的七宗罪 《鹿隐之野》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一部历史寓言集。 作者押沙龙将历史、神话、传说熔炼于作品中,创作了七个脑洞大开的故事。 这些故事有的奇幻,比如开篇从上古时期讲起,流落人间的天人发现了一个孩子,教会他建立文明的秘密; 有的伤感,比如讲人牲的逃亡,在保护爱人和自己苟活之间做出选择; 有的则很荒诞,比如闯入桃花源的军官发现,原来那里的原住民都只是自己痛苦的回忆…… 这些故事指向人和权力的关系,以及复杂人性的弱点在这种关系里的反应。 比如贪婪、软弱、冷漠、自私、暴力等等。 鹿隐之野是一个梦幻之地,它既见证过王朝的倾覆,也见证过文明的兴起。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不停重演。 在押沙龙笔下,这些故事提供一种启示,触发人们对历史以及展现出的人性作出思考。 #小说 #短篇小说 #小说集

封面图片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作者: 柳立言 著 / 赵晶 修订 / 赵晶

《宋代的身分与审判》 作者: 柳立言 著 / 赵晶 修订 / 赵晶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长城砖 副标题: 僧人犯罪与妾侍增权 出版年: 2024-6 页数: 484 即使是手握法典,也不见得能依法而判,时而依赖执法者运用情、理和礼,来补法之不足。 本书试图发现各种影响宋代司法的人为因素,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着重探索僧人的宗教身分和妾的家属身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探究宗教戒律、儒家文化如何左右司法。并别开生面地从司法者的角度,综合 考虑法官做出裁判的复杂性,直击传统中国治理的深层脉络。 基于对法典和案例的分析,阐释司法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以及当时人的命运、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概念、潜意识的观念,从司法的角度,以跨学科的知识互通与交流,深刻解析传统中国的文化脉络。 本次出版 经典作品 修订再版 新增万字修订内容 呈现三代学人的讨论与最新学术进展 #历史 #政治 #法律 #宋代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