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精神》作者: (俄罗斯) 瓦西里·康定斯基

《艺术中的精神》 作者: (俄罗斯) 瓦西里·康定斯基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 译者: 余敏玲 出版年: 2017-7 页数: 132 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美术和设计运动,其基本艺术理念之一是要摒弃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物象限制,解放视觉元素,使其得以本然面貌自由构成,甚至以抽象完形的方式表达真纯的精神内涵。关于这一艺术理念的经典阐述,无疑当属现代艺术的先驱人物康定斯基(Kandinsky)亲笔所写的《艺术中的精神》一书。 康定斯基于1912年写成的《艺术中的精神》一书,是现代艺术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该书上部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艺术与人类精神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精神面临的危机问题。下部阐述纯粹绘画的形式和精神问题,并勾勒出现代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的基本设想。全书虽篇幅短小,但提纲挈领,内涵深刻,为现代抽象主义艺术和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美学基础。 #历史 #现代艺术 #设计 #康定斯基 #理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印度艺术》探索印度艺术的丰富多样性,从古老雕塑到现代绘画,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内涵。

《印度艺术》 探索印度艺术的丰富多样性,从古老雕塑到现代绘画,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内涵。 #印度文化 #印度艺术 #艺术鉴赏 #文化探索 #艺术爱好者 2025-07-08 00:57:29 https://pan.quark.cn/s/ad7afabbf425

封面图片

《艺术史的艺术》作者: [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

《艺术史的艺术》 作者: [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批评读本 原作名: 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 译者: 易英 / 王春辰 / 彭筠 / 等 出版年: 201 艺术史研究于何处起源? 它与艺术的关系如何? 两百年间,艺术史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 从古典时期起,艺术的历史就不断被书写及重写。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及人类学家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声,改变了我们对于“艺术史是什么及将会是什么”的看法。 本书选介了艺术史研究 领域迄今为止最具开创性与影响力的35篇批评文章,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并配以74幅相关作品图片。从古典理论到现代主义,从康德到福柯,从现代艺术史与科学考古学创始人温克尔曼到当代艺术史学大师级人物贡布里希。35位学术巨擘及艺术家,帮助读者从第一手资料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艺术 #历史 #艺术史

封面图片

《宋式艺术生活》作者: 邵晓峰

《宋式艺术生活》 作者: 邵晓峰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3-9 页数: 298 帧帧画现繁华景,由画入宋。在专家视角的引领下,经由政治与图景、皇家与审美、文人与情怀、主题与技法、世俗与气象、家具与起居、收藏与传播七个篇章 ,观览宋代,解密活色生香的艺术与生活。多层次、多角度、小见大式的多元化视域,趣味性和揭秘性并重的可读方式,以画观宋,人间有味,感知宋代的烟火气与文人气。 #绘画 #艺术 #宋朝 #历史 #美术

封面图片

抽象:设计的艺术 2季全 4K HDR & Dv 中字内嵌字幕

抽象:设计的艺术 2季全 4K HDR & Dv 中字内嵌字幕 描述:《抽象:设计的艺术》将再次带您走入蓝图之上,了解设计的艺术、科学和哲学。本剧集深入探索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设计师的理念,展现了塑造文化和未来的一系列学科的最鼓舞人心的愿景。《抽象》由斯科特·达迪奇、摩根·内维尔、戴夫·奥康纳、贾斯汀·威尔克斯和乔恩·凯曼担任监制,RadicalMedia 与 Tremolo Productions 和 Godfrey Dadich Partners 联合制作。 链接: 大小:54.46GB 标签:#纪录片 #抽象:#设计的艺术 来自:雷锋 频道:@Aliyundrive_Share_Channel 群组:@alyd_g 投稿:@AliYunPanBot

封面图片

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塔蒂亚娜·瓦西里耶娃:“泽连斯基将像希特勒一样被杀”

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塔蒂亚娜·瓦西里耶娃:“泽连斯基将像希特勒一样被杀” - 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 因为希特勒给弄死了,他也会被杀死。 - 因为,由于他的意愿,每天都在死很多人。有时我会想:要是他突然停下来,说,伙计们…… 跟他周围的人,那个傻逼白等说,伙计们我不干了,我停下来对所有人,对全世界这么说。 如果我在他的位置上当然我到不了他这个份儿上,但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做难道他不感到恐惧吗?恐惧是因为他搞了些什么呀这是!为什么不呢?那些可怜的伙计们,谁都不需要,仅仅是货而已,毫无价值的,白白送死。

封面图片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 作者: [英]雅希·埃尔斯纳(Jaś Elsner)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 译者: 胡默然等 出版年: 2022-4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是“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第三辑,为中英双语读物。本书主要为2017年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系列的成果展示,同时收录了多篇埃尔斯纳的相关论文,以及他对潘氏的一篇核心理论文章的译文。作者就比较主义作为一种可能性如何解决欧洲中心主义的问题,以及如何联结艺术史的过去与未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并力图在理论框架层面为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史研究及中国本土的艺术史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作为一门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现代学科,艺术史在大多数时候是以欧洲为中心的。由此也引发了根本的学科问题:在全球转向的大背景下,依赖欧洲文化及语言构建出的经典话语体系及解题思路,一旦走出西方语境,将如何面对其他文化传统?又在何种程度上可借为他用?我们能否超越自身的固有视角,找到解释多元文化的有效路径? 埃尔斯纳在书中回溯了艺术史这门西方学科的缘起,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批现代艺术史家,如李格尔、沃尔夫林、瓦尔堡等人的标志性贡献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梳理艺术史学科理论发展的同时,他聚焦于潘诺夫斯基,深度剖析其围绕“解释之圈”所搭建的系统框架背后的学理逻辑,展开批判的思辨探讨。在此基础上,埃尔斯纳提出摆脱欧洲中心论的学科诉求,为寻求全新的研究范式提示了一种可能的蓝图,以多元比较的模式接近纷繁复杂的非西方艺术。 此外,埃尔斯纳深入讨论了艺术史学中的几个关键议题。他以李格尔和斯齐戈夫斯基为代表,介绍了维也纳艺术史传统中两股相互冲突的思潮;面对大写的艺术,埃尔斯纳探讨了围绕其概念起源及其所具有的集体性、自律性和价值而形成的神话式宣言;并呈现出对李格尔“艺术意志”这一艺术史中极富争议的概念的再次思考。而后,埃尔斯纳重点论述了20世纪二十年代德语艺术史界对李格尔遗产的两条继承路线一是以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体系为例的新康德主义式的批判性回应;二是以新维也纳学派的卡施尼茨的“结构分析”方法为例的新黑格尔主义式的解释与拓展。 #艺术 #历史 #艺术史 #欧洲 #史学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