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风,平成雨》作者: 沙青青

《昭和风,平成雨》 作者: 沙青青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品方: 胭+砚(YY) PROJECT 副标题: 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 出版年: 2021-1 页数: 328 《昭和风,平成雨》试图通过那些看似琐碎的历史细节,来串联日本当代重要的人、事、物,呈现近百年来日本风貌人情的微妙变化。其中,既有对日本经济起伏与社会演进的梳理,也会从国民消遣中管窥日本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此外,还有对文化更新、历史传统的观察与解析。 #日本 #日本史 #近代史 #文化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加坡通史》作者: 张学刚

《新加坡通史》 作者: 张学刚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 2024-5 页数: 206 本书跳出西方史学研究窠白,纵览新加坡从古至今的历史,重新发掘、整理和解读了新加坡在中华文明、马来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叉影响下形成的兼容并蓄、融合东西的独特思想与文化。 #历史 #研究 #简史 #通史

封面图片

《日本文化的历史》作者: 尾藤正英

《日本文化的历史》 作者: 尾藤正英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彭曦 出版年: 2010年03月 页数: 134 页 《日本文化的历史》内容简介:日本文化不是指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现象本身,虽然也包括那些遗产和现象的,但主要是指对在历史上形成的日本人的生活以及思考方式的整体,特别是对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民族个性或者特性给予关注、加以思考的概念。那与文化人类学上的文化的意义更为相近。 在所谓日本人论、日本式经营论这些论述的背后,当然有对这种意义上的日本文化的关注。 #文化 #日本 #历史 #日本史

封面图片

《瘟疫的威力》作者: [德] 福尔克尔·赖因哈特

《瘟疫的威力》 作者: [德] 福尔克尔·赖因哈特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索·恩 副标题: 黑死病如何改变世界,1347~1353 原作名: Die Macht der Seuche: Wie die Große Pest die Welt veränderte 译者: 朱锦阳 出版年: 2022-11 1348年的大瘟疫是欧洲历史上最惨烈的事件之一。历史学家福尔克尔·赖因哈特还原了从亚洲开始到在欧洲暂时消亡的疫情过程,展示了在甄选出的城市里各种不同的情况,并就幸存者如何在政治和经济、宗教和艺术上应对大量的死亡提出问题。他扣人心弦的全景式描写生动地展示了我们在什么方面应当感谢医学的进步以及我们今天对大流行病的反应跟过去相似到了何等惊人的地步。 福尔克尔·赖因哈特(Volker Reinhardt),瑞士弗莱堡大学历史学教授,国际上最著名的意大利史专家之一。他在贝克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美的威力-意大利文化史》(Die Macht der Schönheit. Kulturgeschichte Italiens)备受赞誉,荣获基泰拉文化基金奖(Kyt hera-Kulturstiftung)。 #历史 #疾病 #瘟疫 #黑死病 #政治

封面图片

《华宴》作者: [美] 宇文所安

《华宴》 作者: [美] 宇文所安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刘晨 等 出版年: 2020-7 页数: 270 本书为我社《海外汉学新视野丛书》之一。为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自选论文集,共选入17篇文章,时间跨度从上古至民国,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新颖且深刻的历史解读,尤其关注文学史的书写与传统文化在全球主义文化氛围中的命运与走向。内容涉及中国文学史的海外书写、海外汉学与本土汉学的差异、物质文化与文本,佛教与唐诗、性别与文体,等诸多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进行了新颖的解读与反思。宇文所安教授为顶尖的汉学家,本书选文主体典雅精工,并由田晓菲教授及其学生翻译校对,是汉学研究的精品著作,同时极具可读性。 #论文 #文化 #文集 #汉学

封面图片

《无路可逃》作者: 冯骥才

《无路可逃》 作者: 冯骥才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副标题: 19661976自我口述史 出版年: 2016-8-1 页数: 215 尽管这一切都已时过境迁,物去人非,连那个时代种种标志物都成了收藏品,但它在社会生活里和我的心里却还时隐时现,并使我不得安宁。 这一次,冯骥才讲述自己的“文革”十年 历史不是他者,它已是你生命深处的一部分 #回忆 #文革 #口述史 #历史

封面图片

《天国之门》作者: 赵林

《天国之门》 作者: 赵林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 副标题: 西方文化精神 出版年: 2020-3 页数: 432 本书是一部系统呈现西方宗教文化的经典著作。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从殖民时代到近现代,本书全面系统地展现了西方宗教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各个历史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作者看来这是他最得意的一部作品,并不是因为这部作品有多么高的学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而是因为他在这本书写的作中投入了无与伦比的痴爱与热情。这部作品并不仅仅是一部专业的学术著作,它还是作者学术理想以及生命情感的寄托。同时,这本书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文化学视角,这是作者在中国学术界的独特标志,也是最能向大众读者展现西方文化魅力和风景的方式。阅读这本书,会让读者有一种在历史时空中游历的奇妙快感,同时每一个读者都会被作者激情洋溢的语言、博学儒雅的气度,以及严谨缜密的逻辑所折服。 #宗教 #文化 #西方 #历史 #文艺复兴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