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重磅发文,对虚拟货币结算支付型帮助行为的犯罪认定

人民法院报重磅发文,对虚拟货币结算支付型帮助行为的犯罪认定 分了三种情形大白话理解: 1,没参与前期同谋诈骗,但成功吸资后,通过 加密货币帮助非法资金洗钱出金进行抽成盈利,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2,明知对方资金是诈骗分子犯罪赃款,仍长期为其在资金结算方面提供帮助的,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3,资金不一定构成赃款,但帮助者明知他人实施诈骗,还提供虚拟货币结算支付服务的,也构成犯罪。 不知准不准确,主要还是针对 OTC ,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细则,一旦出问题,“主观明知”这四个字很微妙啊! 缅北通缉悬赏令 https://t.me/bgxstjlll 欢迎投稿爆料: @PlyanziA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人民法院报重磅发文,对虚拟货币结算支付型帮助行为的犯罪认定

人民法院报重磅发文,对虚拟货币结算支付型帮助行为的犯罪认定 分了三种情形大白话理解: 1,没参与前期同谋诈骗,但成功吸资后,通过 加密货币帮助非法资金洗钱出金进行抽成盈利,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2,明知对方资金是诈骗分子犯罪赃款,仍长期为其在资金结算方面提供帮助的,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3,资金不一定构成赃款,但帮助者明知他人实施诈骗,还提供虚拟货币结算支付服务的,也构成犯罪。 不知准不准确,主要还是针对 OTC ,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细则,一旦出问题,“主观明知”这四个字很微妙啊! 安危事件@anwei 投稿联系 @xbok ⁉安危事件群 @tianya

封面图片

【中国法院网发布《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行为的定性》】

【中国法院网发布《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行为的定性》】 中国法院网发布了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行为的定性, 对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行为的刑法定性:第一种观点认为,刑法修正案(七)生效后,凡是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其中储存、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且情节严重的,都不应再以盗窃罪论处,而应认定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第二种观点认为,非法获取虚拟货币(虚拟财产)以外的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行为,应按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处罚,但是,以盗窃方式获取虚拟货币这种类型的电子数据,主要针对的是虚拟货币所有者的财产权益,因此应认定盗窃罪。第三种观点认为,盗窃虚拟货币构成犯罪的,同时触犯盗窃罪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两个罪名,属于想象竞合,可择一重罪处断。引起上述意见分歧的关键在于对虚拟货币的概念及法律属性还没有达成共识。 在明确了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的前提下,非法获取虚拟货币可以分情形予以认定:如果行为发生于2017年9月之前,该阶段交易的虚拟货币可以作为刑法意义上的财产,又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属性,同时构成盗窃罪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按照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断。如果行为发生于2017年9月之后,此时的虚拟货币不应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产,不能以侵财类犯罪来规制。行为人通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侵入并修改数据的方式获取比特币出售获利,没有造成计算机系统功能实质性破坏或者不能正常运转的,应认定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人民法院报:尽快出台全面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指导意见

人民法院报:尽快出台全面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指导意见 【人民法院报:尽快出台全面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指导意见】金色财经报道,人民法院报发文《虚拟货币司法处置须规范化》,文中指出,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规范化对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据SAFEIS安全研究院统计,2023年中国打击涉虚拟货币犯罪案件总量为428件,较2022年减少88.9%,但涉案金额陡增至4307.19亿元人民币,约为2022年的12.36倍。 文章强调,当前虚拟货币处置面临权属认定、价值评估和合法变现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尽快出台全面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指导意见,明确其法律地位、合规要求、资产处置程序和法律责任。同时,文章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虚拟货币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为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发展奠定法治基础。 订阅东南亚事件频道 @bgc555 欢迎投稿爆料:@dny6655

封面图片

【最高检:以虚拟货币为媒介,实现人民币与外汇兑换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最高检:以虚拟货币为媒介,实现人民币与外汇兑换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典型意义为:以虚拟货币为媒介,实现人民币与外汇兑换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行为人以虚拟货币为媒介,通过提供跨境兑换及支付服务赚取汇率差盈利,系利用虚拟货币的特殊属性绕开国家外汇监管,通过“外汇虚拟货币人民币”的兑换实现外汇和人民币的价值转换,属于变相买卖外汇,应当依法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明知他人非法买卖外汇,以兑换虚拟货币为媒介提供帮助的,属于非法经营罪的共犯。在我国,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但以虚拟货币为媒介帮助他人间接实现本币和外币之间的非法兑换,系非法买卖外汇犯罪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应予依法惩治。提供虚拟货币行为人与非法买卖外汇人员事前通谋,或者明知他人非法买卖外汇,仍通过交易虚拟货币等方式为其实现本币与外币转换提供实质帮助的,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共同犯罪。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人民法院报:虚拟货币“挖矿”合同违背法律基本原则】

【人民法院报:虚拟货币“挖矿”合同违背法律基本原则】 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的人民法院报今日刊文《虚拟货币“挖矿”合同违背法律基本原则》,文章指出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虚拟货币的合同纠纷案,法院认定签订合同进行比特币“挖矿”,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基本原则,故确认合同无效。案涉服务机房租赁合同的目的是使用低价电费进行比特币“挖矿”活动,该合同违背公序良俗为无效合同,由此造成的后果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民事主体间的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第八条、第九条规定了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载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快讯/广告 联系 @xingkong888885

封面图片

弥渡警方通过缜密侦查,破获多起利用虚拟货币洗钱案件,资金流水达48万余元,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扣押赃款。

弥渡警方通过缜密侦查,破获多起利用虚拟货币洗钱案件,资金流水达48万余元,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扣押赃款。 经进一步侦查发现,丁某多次通过平台交易所卖U币,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民警随即将其抓获。犯罪嫌疑人丁某(男,汉族,22岁,弥渡县寅街镇人)多次使用虚拟货币帮助上游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洗钱。将涉嫌网络传销、涉诈、涉赌等犯罪资金通过区块链转换为虚拟货币“USDT 币”(泰达币,以下简称U币),再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将U币分散出售兑换人民币,从中攫取非法利益。 ps:回国随时被查手机,小心点各位~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