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头版:A股似弱实固无需过度反应

证券日报头版:A股似弱实固无需过度反应 证券日报头版发表文章称,近一周市场连续下挫,特别是周三的急跌被部分市场人士归结为,华为任正非关于收缩边缘业务的内部表态把“寒气”吹进了股市。还有投资者认为,是部分行业“茅”的中报业绩地雷对股指形成拖累。在笔者看来,本次下跌源自多重因素,如疫情反复、北向资金净流出、外围股市下跌等。而这些因素在投资者心中叠加共振,恐慌情绪蔓延,股指就难免反应过度。但周四收盘,A股三大指数除创业板指外,深证成指收红,上证指数涨近1%。仅仅过了一天,市场“寒气”便已收敛,表现出A股市场仍有一定韧性。因情绪而发的过度下跌会很快平复,但因恐慌对大势误判而失去的机会或将永远错过,对此投资者不可不察。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市场分析:日股冲高回落,日元升值将令日股承压

市场分析:日股冲高回落,日元升值将令日股承压 周一,日本股市从盘中创下的纪录新高回落,原因是投资者在多日大涨后获利了结。日经 225 指数在震荡交投中创下 41,112.24 点的历史新高,但收盘时下跌 0.32%,报 40,780.70 点。东证指数下跌 0.57%,报 2,867.61 点。野村证券股票策略师 Maki Sawada 表示,人们感觉市场已有些超买。日本主要股指上周连涨了五天,投资者寻求锁定利润。盛宝集团全球市场策略师兼外汇策略主管 Charu Chanana 表示,本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发表证词,如果市场参与者将他的证词解读为鸽派,或者美国通胀数据显示出更多降温,那么日元升值也可能给日股带来压力。“随着日元从纪录低点回升,日本股市的超额收益可能继续减弱。”

封面图片

美股财报季下周拉开帷幕,上涨股蔓延希望面临考验

美股财报季下周拉开帷幕,上涨股蔓延希望面临考验 美国股市涨势扩大的预期将在未来几周接受考验。第二季财报季将于下周拉开帷幕,其中摩根大通和花旗等主要银行将于 7 月 12 日公布财报。投资者将关注其他公司的业绩是否赶上 “七巨头”:英伟达、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 Platforms 和特斯拉。这其中有好几家公司摆脱了 2022 的颓势、实现反弹。投资者普遍认为上涨股范围较小是股市脆弱的表现,因为仅仅几只大型股疲软就可能导致整体股指下跌。不过,多数投资者预计美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因此预计将有更多公司业绩改善,这可能会提振那些估值比市场领头羊低的个股。

封面图片

美股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因经济数据令投资者担心美联储有充足理由继续大幅加息。标普500指数下跌1.1%。自上周五股市开始下跌以

美股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因经济数据令投资者担心美联储有充足理由继续大幅加息。标普500指数下跌1.1%。自上周五股市开始下跌以来,这一基准股指的市值已经蒸发了超过1.5万亿美元。与此同时,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出14年新高。

封面图片

证券时报文章指出,一直以来,“存量资金博弈、增量资金缺乏” 成为一二级市场最主要的矛盾所在。以 “圈钱” 为目的谋求上市,过度融

证券时报文章指出,一直以来,“存量资金博弈、增量资金缺乏” 成为一二级市场最主要的矛盾所在。以 “圈钱” 为目的谋求上市,过度融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行为不仅破坏市场的公平公正,更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严格把控 IPO 准入关,不仅能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选择;同时也能有效防范市场过度投机和波动。这种平衡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随着严监管信号的持续释放,IPO 公司财务指标过度 “虚高” 现象有望缓解。拟 IPO 公司若想成功上市,在选择合适的上市标准前提下,还要合理经营、合理募资。

封面图片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截至 7 月 10 日 12 时,去除重复项后,年内有 1697 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83

证券日报文章指出,截至 7 月 10 日 12 时,去除重复项后,年内有 1697 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 1083.9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并已超过 2023 年 A 股市场全年回购总额。今年以来,政策不断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注销式回购。在政策倡导下,上市公司注销式回购的金额和频率进一步提升。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注销式回购,不仅体现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同,同时也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

封面图片

证券时报头版文章指出:打击财务造假,不仅要下大力气事后惩戒,还需要强化事前防范,打防并举,从源头防范造假发生。只有通过加强企业内

证券时报头版文章指出:打击财务造假,不仅要下大力气事后惩戒,还需要强化事前防范,打防并举,从源头防范造假发生。只有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等公司治理监管,发挥审计委员会和独董反舞弊职能,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等方式,让上市公司讲真话、做真账,严格按照规定信息披露,不触碰财务造假高压线,突出主业,做精专业,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质量,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健康有序的资本市场容不得违法行为扭曲价格信号,打击财务造假必须 “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用制度之网、监管之手破除造假 “生态圈”,让各种 “钻空子” 的不法行为无所遁形,让造假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