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被撤稿后再次宣称创造室温超导

科学家被撤稿后再次宣称创造室温超导 美国一研究团队称,他们发现了在实用条件下工作的室温超导。但该团队此前声称破纪录的室温超导一直存在争议,半年前甚至遭遇论文撤稿,因此新的研究结果或将面临严格审查。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朗加·迪亚斯(Ranga Dias)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新进展。据称他们创造出的超导可在室温和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工作。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由氢、氮、镥组成的材料,迪亚斯和同事将这些元素混合在金刚石压砧中,施加不同的压力,测量电阻。实验发现,在 294K(即 21°C)的温度下,材料失去电阻,不过仍然需要10kbar(约大气压力的 10000 倍)压力才能实现材料的超导性能。但这已经远低于在室温工作的超导通常所需要的数百万个大气压。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证实,这种材料有望用于现实。不过这项研究可能会面临严重质疑,部分原因是该团队早期发表的文章声称在 15°C 下发现了一材料的超导性。在发表之后被《自然》撤回论文,称研究人员在数据处理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来源 ,,视频:其他: 来自:雷锋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曾宣称创造室温超导的美科学家材料科学论文又被撤回,将面临调查

曾宣称创造室温超导的美科学家材料科学论文又被撤回,将面临调查 今年 3 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声称开发出了一种室温超导材料,受到业内的强烈关注。当地时间本周二,知名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以数据造假或伪造为由撤回了迪亚斯参与撰写的一篇材料科学论文。 这篇被撤回的论文有 10 位合著者,有 9 位同意撤回论文,迪亚斯是唯一反对撤回论文的作者,他坚持认为这篇论文准确描述了研究结果。但周二迪亚斯也承认,在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大学实验室工作的合作者使用 Adobe Illustrator 制作数据图表时出现了错误。Adobe Illustrator 是矢量绘制图形设计软件,通常不会用来制作科学图表。来源 , 频道:@kejiqu 群组:@kejiquchat 投稿:@kejiqubot

封面图片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从《自然》杂志撤稿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从《自然》杂志撤稿 11 月 7 日,《自然》杂志宣布撤回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在今年 3 月份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声称发现了一种在室温和相对低的压力下具有超导性的材料。 《自然》杂志称应部分作者的要求,该论文已被撤回。作为对这项工作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他们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发表的论文没有准确反映所研究材料的出处、所进行的实验测量和所应用的数据处理协议。上述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问题破坏了已发表论文的完整性。 此外,该杂志还单独对论文中提出的电阻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担忧。该杂志的调查和发表后审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担忧是可信的、实质性的,但仍未得到解决。 (nature)

封面图片

自然杂志:科学家迄今为止未能证明韩国团队的 LK-99 材料是室温超导体

自然杂志:科学家迄今为止未能证明韩国团队的 LK-99 材料是室温超导体 一个韩国团队声称发现了一种在室温和环境压力下工作的超导体,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促使科学家和业余爱好者进行了大量的复现工作。但最初在实验和理论上重现这一值得关注的结果的努力却未能成功,研究人员仍然深感怀疑。 由首尔初创公司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 Sukbae Lee 和 Ji-Hoon Kim 领导的研究小组在 7 月 1 日 25 日发表的预印本中表示,一种由铜、铅、磷和氧组成的化合物,被称为LK- 99,在环境压力和温度高于 127 °C(400 开尔文)时是超导体。研究小组声称,样品显示出超导性的两个关键迹象:零电阻和迈斯纳效应,其中材料排出磁场,导致样品悬浮在磁铁上方。以前的努力仅在极低的温度或极高的压力下在某些材料中实现了超导。尚未证实任何材料在环境条件下是超导体。 首次复现LK-99的尝试在最近几天的报道中并没有改善该材料的前景。这些研究都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该材料具有超导性。(韩国团队未回应《自然》杂志的置评请求。) 印度新德里国家物理实验室和北京北航大学的两个独立实验团队分别报告说,他们成功合成了LK-99,但没有观察到超导性的迹象。中国南京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第三个实验在LK-99中没有发现迈斯纳效应,但在-163°C(110开尔文)时测得LK-99的电阻接近零这远低于常温,但对于超导体来说却很高。 理论学家也加入了争论。几个理论研究使用了一种名为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技术来计算LK-99的电子结构。DFT计算表明LK-99可能具有有趣的电子特性,在其他材料中,这些特性与铁磁性和超导性等行为有关。但是没有一项研究发现LK-99在常规条件下是超导体。 复现尝试的有限成功并没有平息网上的猜测。尽管许多材料(包括石墨烯、青蛙和钳子)都可以表现出类似的磁性行为,但未经证实的样本视频(据称是由于超导性而悬浮)已作为“证据”流传开来。 (nature)

封面图片

LK-99研究团队再次提出室温超导材料PCPOSOS

LK-99研究团队再次提出室温超导材料PCPOSOS 在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上,LK-99 研究团队的 Hyun-Tak Kim 教授公布了号称常温常压超导材料“PCPOSOS”的研究成果,该材料从 LK-99 改进而来。研究团队在展示了 PCPOSOS的电阻测量结果和浮选实验等结果数据。Kim 教授和其研究团队已经向美国物理学会提交了一篇论文,但尚未发表,该论文稍后也将公布在 arXiv。 但科学界的评估是,仅根据这一演示,很难将PCPOSOS视为室温超导体。事实上,研究团队公布的数据与已经被确认不是室温超导体的LK-99并没有太大区别。同时,在同会场另一场口头报告中,休斯敦大学研究团队还透露了LK-99的复制结果。休斯敦大学研究团队指出,LK-99并不是超导体,称其之所以看起来像超导体,与硫化铜杂质的结构转变有关。

封面图片

@onlychigua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onlychigua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该材料被命名为 LK-99,是一种参铜铅磷灰石,呈现六方晶体结构,超导临界温度最高 126.85°C (400K)。作者通过零电阻转变与迈斯纳效应的测量证实了该材料的超导性 (并附上了悬浮视频)。论文中详细介绍了材料的合成方法,条件与过程十分简单,因此很快就能被人验证。 https://arxiv.org/abs/2307.12037 #常温超导体

封面图片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韩国科学家声称发现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 LK-99 该材料被命名为 LK-99,是一种参铜铅磷灰石,呈现六方晶体结构,超导临界温度最高 126.85°C (400K)。作者通过零电阻转变与迈斯纳效应的测量证实了该材料的超导性 (并附上了悬浮视频)。论文中详细介绍了材料的合成方法,条件与过程十分简单,因此很快就能被人验证。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