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墙内人喜欢说被西方洗脑,墙外又说被中共洗脑,其实大部分人甚至连洗脑和教育的区别在哪都不清楚。

举个例子,墙内人喜欢说被西方洗脑,墙外又说被中共洗脑,其实大部分人甚至连洗脑和教育的区别在哪都不清楚。 又比如,粉蛆喜欢讲殖人,而清醒的人喜欢讲公民,其实只要分清楚,殖民地和领土的权益区别,马上就能明白到底谁才是被殖民的。 讨论的前提是双方具备基本常识,人类社会是抽象存在的,人要探索社会环境,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你看到的越多,了解的越详细,才越是能明白你所处的社会到底是怎样的。 其实有时候也理解,中国人缺乏 #逻辑 教育,在墙内又只有碎片化的信息,和意识形态的引导,看新闻也多会以为是偶发性事件。实际上没有系统性学习,和强大的内在求知欲,是很难突破共产党的 #洗脑 的,本频道天量 #合订本 的主要作用,一是看个乐子,二是可以拿来当攻击粉蛆的素材,三就是也让部分有缘人可以站在更纵向的角度,看到不同时间切面下发生的类似事情,让部分处于临门一脚的人清醒。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感觉有给男权主义者分个类的必要性了,举个例子:

感觉有给男权主义者分个类的必要性了,举个例子: 田园男权主义:指在广大乡村的传统的“传宗接代”意识形态,为了这个意识形态可以付彩礼,买媳妇,结婚是为了生孩子的一类人。 种族男权主义:指那种看到本族女性与外族男性发生性关系就开始歇斯底里,而看到深处外国与外族女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就羡慕嫉妒 还有崇拜心理的一类人。这类人同时是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有法西斯主义心态。 温和男权主义:一般男性的意识形态,其实是对于象征秩序的前反思状态,身处于象征秩序之中但是不自知,从来认为自己没有男权主义倾向,但是又总是会使用“天经地义”,“自古以来”这种词汇来为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辩护,温和男权主义者从来不认为女性在有结构性的不平等存在,或者说从来不真的理解社会有一个结构。温和男权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反而是女性居多,喜欢各类符号性消费的女性,过节向男性要礼物的女性,结婚要彩礼的女性都是这种意识形态 精英男权主义:伪装的很好的男权主义,一般看不出来,这类人的表现是了解并认同当前的象征秩序的结构,同时认为男性在此结构内必然有优先性,所以男生要表现的“绅士”,“女士优先”,但在利益相关问题与决策问题上绝对不会让女性参与。 欢迎大家持续补充 #每日语言辨析

封面图片

还喜欢出盒别人是吧挖坟还找到他多次人肉各界正常人,包括迫害墙内发声的正常人,属于是惯犯了

还喜欢出盒别人是吧 挖坟还找到他多次人肉各界正常人,包括迫害墙内发声的正常人,属于是惯犯了 名人的言论有官方禁言,普通人发声有这些蛆去人肉迫害,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沦落至此,希望有大佬能逆向开盒并帮他出道 Plus,附上这蛆迫害墙内正常人微博链接: 投稿By: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赵立坚

封面图片

被共产党洗脑洗傻了,是难以理解现代化社会的人类共识和思维的。 就像墙国呆久了,很多人已经傻逼到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去看下法国

被共产党洗脑洗傻了,是难以理解现代化社会的人类共识和思维的。 就像墙国呆久了,很多人已经傻逼到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去看下法国的文科高考题翻墙出来的 不管你是学生还是成年人,你又能回答的上几个? #美国 #禁枪 #违宪 ,禁 #子弹 不就行了吗?

封面图片

#管理这傻逼墙内女拳蛆没完了 @deideideiah 不知道什么样的爹妈养出来的这种弱智,真的活该这种人一辈子只能关墙内,之前

#管理 这傻逼墙内女拳蛆没完了 @deideideiah 不知道什么样的爹妈养出来的这种弱智,真的活该这种人一辈子只能关墙内,之前还装逼自己08年就润了。对于这种没脑子的,我们一致认为,不需要用人的道理来跟她讲话,对畜生直接人身攻击就好了,喜欢打拳是吧,让你打个够 看了看言论,这个应该是个国内底层,最依赖男人活着的那群#底层女性 ,他们渴望通过 #剥削 男的来达到自己 #生存 下去的目的,又因为自己处于底层,导致中产以上的男性根本看不上,只能通过打压同为底层的男性来获得满足感。精英和中产女性是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东西的,本频道已经只允许这位把国内最底层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 女拳蛆 发送 #语音 和 #视频 消息,当然,只要您不怕暴露你 河南 还是山东 还是哪里的家乡话就行 我们支持 #男女平权 支持 the real women's rights,支持那些为 #女性 争取 #教育 #就业 #人权 等社会权力的女性,她们是英雄,人家为女性争取来的权力与名声不能被这群 女拳所破坏,反对一切借着这个名义打拳 侮辱男性的女拳师。极端女拳蛆 不光是男性的敌人,也是那些真正付出为女性争取权益的女性的最大敌人。

封面图片

大部分中产阶级的消费力,源自于他们对上流社会的想象力。

#内幕消息 大部分中产阶级的消费力,源自于他们对上流社会的想象力。 今早晨练听了一期播客,标题叫《贝果、酸奶碗,口味的阶级:白人中心主义下的中产想象》,里面提到了几个蛮有意思的观点,我摘录了一下。 培根、速食香肠、牛奶,是欧美国家在战后为了快速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才开始宣扬的饮食理念,其实论蛋白质的吸收率,有很多食物是比牛奶要强的,但是家长还是会逼迫孩子去喝牛奶,即便有些人有乳糖不耐; 在新西兰,几乎是一个全民健身的国家,并不是什么健康生活理念使然,单纯是健身卡便宜,低至6元一天,如今国内兴起的户外瑜伽、徒步、飞盘,在国外也是平价健身的代名词; 酸奶碗和酸奶碗上的莓果、燕麦,在国内成了轻奢、中产、健康生活的代名词,但这些东西在国外是很便宜的。 …… 恰好最近在写一篇关于中产消费陷阱的稿子,突然联想到一个观点,叫,中产阶级的消费力,来自于他们对上流社会的想象力。 在这个逻辑架构上,我觉得需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叫做,中产,另一个叫做,精英。这两者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大部分中产在效仿,而精英会创造。 其实这些年国内的中产消费骗局数不胜数,除了播客里听到的这几个,我还能随手举出很多,说个最经典的吧,米其林。 作为中产小资标配的米其林餐厅,米其林出现的背景其实很有意思。 19世纪中期,英法率先完成工业化,而当时法国的政权制度,决定它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国家,所以当其他国家还在工业化的轰鸣声中灰头土脸的匍匐前进时,法国上流社会已经开始了红酒香槟的高端假面舞会。 法餐,作为配套,开始席卷西方上流社会。有了这个前提,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法国的美食评选团,可以在全世界到处给餐厅打分,而当地消费者依然趋之若鹜多年。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中产只会效仿,而精英会创造。 认为吃米其林就能跻身上流、认为学钢琴就能逆转人生、认为出国水个硕博回来就能在职场上畅通无阻,这些,其实都是一代代中产无力且狭隘的想象。 中产只会模仿,而大部分精英,已经在靠给中产造梦,完成原始积累了。这很残酷,但这就是博弈的真相。

封面图片

其实关于 ChatGPT plugins 的大部分 myth,读 OpenAI 这个简短的开发文档都可以得到解答 [1]。

其实关于 ChatGPT plugins 的大部分 myth,读 OpenAI 这个简短的开发文档都可以得到解答 [1]。 比如说,这是不是意味着 ChatGPT 变成了一个操作系统?从操作系统的经典定义 [2] 来说,肯定不是。ChatGPT plugins 做的事情,是在「适当时候」让 ChatGPT 可以和外界打交道。现在的 ChatGPT 是一个受过良好本科教育的知识工作者,不幸在 2021 年 9 月就被你抓到了一个白房子里面关着,就跟美国那个 Jony Ive 一样。你问它的很多问题它凭借自己的积累是可以解答的,只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现在,你和它说,我问你某些问题的「适当时候」我允许你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有更好的答案、更好的办法。比如,机票价格怎么样了?Tik Tok 的听证会怎么样了?你不是理科不好吗,让人帮忙解个方程怎么样?有些事情,干脆你也帮我办了吧。比如,既然问了机票价格,就顺便订个机票吧![3] 它说好啊,但我怎么知道应该去哪儿解决你的问题呢?其实世界上这些工作都已经有不同的仆人做得很好了,让这些仆人先来我们这儿登记一下。这样我们就知道,机票可以去找这个叫 KAYAK 的,新闻可以去问 Bing,解方程可以找 Wolfram Alpha。它在「适当时候」照着登记册出去问了问题,然后回来用它的语言告诉我答案。 这里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是,在这个世界中这些仆人是不说人话的。它们用一种叫 API 的机读语言和其他人进行交互。过去,我们日常用的手机 app 可以代替我们将界面上的操作转化成这种特殊的语言,但我们这位被关了两年的朋友,却能自动把我们说的人话自动翻译成这种语言。 这不是操作系统,而是一种对世界上已有服务的 API 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索引和整合的方式,也给所有已有服务提供了自然语言界面。通过它你可以利用已有的服务获取数据,也进行少量的行动(这一点实际上是出于安全的限制)。 当然,你可以说着这有点儿像一个操作系统,毕竟用户可以交付任务给它……那么它也有点像一个浏览器,有点像一个应用商店,有点像手机桌面,有点像搜索引擎,虽然我觉得它最像的还是……3721 中文网址导航。 用比喻来讨论问题总是不精准的,取决于你关心什么方面,希望获得什么样的隐含暗示。就好像说现在到底是 AI 的 BlackBerry 时刻还是 iPhone 时刻还是 iPhone 3GS 时刻还是 iPhone 4 时刻……Depends。 至于说这个 plugins 系统可以自己给自己写 plugin……至少在目前是不准确的。OpenAI 联合创始人 Greg 在 Twitter 上说的不错,一个 plugin 的开发很简单,你就是为一个自然语言模型来写 API 文档。但这个前提是你得先有 API。如果你已经做出一个 Wolfram Alpha 了,要接入的确是很简单的。就好像给 Chrome 写一个 web app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本质上那只是一个已有网站的书签。 当然了,既然 GPT 已经可以帮忙写代码了,所以你用 GPT 从 0 开始写出一个 plugin 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这不是 plugins 系统的开箱体验。Greg 说的「为自然语言模型写 API」,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用自然语言模型来写 API」。目前 plugin 的接口仍然需要写成机读语言尽管理论上,如果你写出足够详细的 prompt,也可以让 GPT 来生成。 这中间的区别也许没有那么重要,也许就是差一层窗户纸。但总之,描述的还不是已经实现的体验。 ChatGPT 的 plugin 系统的设计和之前类似系统比,真的新颖之处在哪里呢?前面说到「适当时候」,在接口中,你可以用自然语言告知 ChatGPT 你这个 API 能干啥,ChatGPT 用自然语言理解了这一点后,就可以自动根据用户的输入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找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你只需要告诉它一次「买机票去 KAYAK」,它就知道下次你问它 UA888 的时候可以去找 KAYAK。 这是不是就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流量分发?大家都很熟悉,在 PC 时代我们抢注文件扩展名、Android 上我们抢注 Intent、iOS 上抢注 schema、搜索引擎上做竞价排名……干的是同一件事情。ChatGPT 想用自然语言来解决流量分发的问题。所以,套用一句话,这是流量分发机制的自然语言界面。 这么一想,什么 SEO、growth hacking……说不定还有用武之地。振作吧! (给不熟的人:这是开玩笑... 我不喜欢这些事情) 其实这也不是 ChatGPT 首创。Google Assistant 接入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也是类似的,只是开发者体验要复杂一些。说时迟那时快,写这段的时候去查了 Google 的文档,发现这个服务即将在 6 月 13 日被 Google 亲手干掉。[4] 这也不是否定 plugins 的创新。事实上,大部分革命性的创新也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稍作改动而已。OpenAI 的研究和工程能力当然是让人惊叹的,但我越来越觉得他们的产品和市场能力也是让人惊叹的。 MIT Tech Review 关于 ChatGPT 开发过程的访谈非常值得一读 [5],ChatGPT 本身也许可以称之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 hackathon 项目(虽然远比一般的 hackathon 要昂贵,但相比于 GPT 本身的投入相信只是个零头)。ChatGPT 把 GPT 重新包装成了人人都能看懂的能力,也许是其意外成功让 OpenAI 不甘于只做基础设施了,他们现在看起来决心直接面向消费者,不给中间商赚差价的机会了。也许,OpenAI 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 Google 或 Apple 了。 Plugins 这个系统相信是在很短时间内拼凑出来的,却足够优雅、有想象力。Go-to market 的能力、连接用户需求和技术的能力、商业化的能力、设计生态系统的能力... 不就是古典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么?怪不得老王也要招产品经理 [6]。可惜,想来想去好像不认识什么活人有这个能力。 你看,为了拖延写稿我宁愿写这么大一段 [7]。没有仔细校对,有错漏请指正。 [1]: [2]: [3]: [4]: [5]: [6]: [7]: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