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联酋一企业遭遇“1迪拉姆”骗局,诈骗者使用其标识和产品图片骗取客户钱财,导致该企业销量暴跌90%,面临严重财务损失和声誉

近日,阿联酋一企业遭遇“1迪拉姆”骗局,诈骗者使用其标识和产品图片骗取客户钱财,导致该企业销量暴跌90%,面临严重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据该企业CEO谢赫鲁兹透露,诈骗者通过社交媒体广告推出虚假优惠,诱骗受害者填写信息并支付1迪拉姆。多名受害者损失惨重,包括出租车司机和普通居民。尽管部分受害者已向银行报案,但追回款项困难重重。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诈骗者利用AI和ML技术部署恶意软件,如PixPirate,窃取网上银行凭据,对移动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谢赫鲁兹团队正积极警告买家和客户,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当局虽已关闭部分虚假网站,但诈骗行为仍十分猖獗。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阿联酋"1迪拉姆"骗局

阿联酋"1迪拉姆"骗局 近日,阿联酋一企业遭遇“1迪拉姆”骗局,诈骗者使用其标识和产品图片骗取客户钱财,导致该企业销量暴跌90%,面临严重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据该企业CEO谢赫鲁兹透露,诈骗者通过社交媒体广告推出虚假优惠,诱骗受害者填写信息并支付1迪拉姆。多名受害者损失惨重,包括出租车司机和普通居民。尽管部分受害者已向银行报案,但追回款项困难重重。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诈骗者利用AI和ML技术部署恶意软件,如PixPirate,窃取网上银行凭据,对移动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谢赫鲁兹团队正积极警告买家和客户,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当局虽已关闭部分虚假网站,但诈骗行为仍十分猖獗。

封面图片

新的诈骗警告:“幻影包裹”短信导致重大财务损失

新的诈骗警告:“幻影包裹”短信导致重大财务损失 北京 – 一种新的电信诈骗变种通过发送虚假包裹递送通知来针对个人,导致重大财务损失。这种诈骗利用了人们解决包裹问题的自然倾向。 案例1:“百万美元保护”诈骗 北京市一位老年人董先生收到一个关于包裹领取的信息。当他提供的代码在领取点无效时,他拨打了信息中的电话号码。骗子没有讨论包裹的事,而是虚假地声称董先生激活了一个“百万美元保护”服务,每月费用为800元。董先生急于取消这个不存在的服务,随后被操纵下载了“云客户服务”软件。按照“客户服务”代表的指示,他的银行账户被完全清空。 案例2:“意外保险购买”欺诈 同样地,北京的薛先生收到了一个虚假的包裹领取短信。在车站没有找到包裹后,他拨打了提供的电话号码。骗子随后虚假地声称他不小心购买了保险,会自动扣除7000元。为了阻止所谓的扣除,薛先生被诱骗提供了他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密码,进行了面部识别验证,并提供了验证码。最终导致了他的银行账户被盗取了170,000元。 诈骗的运作方式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诈骗者利用看似无害的“虚拟包裹”文本来发起联系。一旦受害者打电话,对话就会转向虚构的财务问题(如未经授权的服务或保险),制造恐慌和紧迫感。然后,受害者被引导安装恶意软件或提供敏感的个人和银行信息,最终导致他们的账户被清空。

封面图片

#越南女子听从假警察的指示后被黑客攻击 #损失近30亿越南盾

#越南女子听从假警察的指示后被黑客攻击 #损失近30亿越南盾 河内一名女子在听从自称警察的人发送的假冒公共服务软件的指示后,她的手机银行账户被盗了近 30 亿越南盾。河内西湖区警方正在调查一起涉及冒充警察并要求受害者安装虚假公共服务软件的财产侵占案件此前,警察局接到T女士(1981年出生,居住于河内西湖)的举报,称她接到了一通自称是警察的电话,对方要求她安装一款所谓的电话公共服务软件。 然而,然而,在遵循了安装指示后,T女士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资金已被盗走近30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84.67万元)。随后,她立即前往派出所报案。据河内市警方透露,此类诈骗手段已经广泛流传,但仍有人不幸中招。诈骗者通常会冒充警察,打电话告知受害者其公民身份证信息在系统中已损坏或需要更新人口数据和身份代码,并要求受害者前往警局配合调查。接着,诈骗者会以紧急补齐文件为由,对受害者施加压力,迫使其立即下载那款伪造的公共服务软件。 一旦软件被安装,受害者的手机便会受到监控,其消息和通话将被应用程序秘密控制并传输至诈骗者管理的服务器上,而这一切都不会在受害者的手机上留下任何痕迹。更为严重的是,诈骗者还能通过远程控制受害者的手机,进而访问其银行账户信息,并从支付应用程序中转移资金。

封面图片

#马来西亚资讯 马国70余人陷投资骗局 损失逾1400万元

#马来西亚资讯 马国70余人陷投资骗局 损失逾1400万元 (吉隆坡综合讯)马来西亚再传外汇投资骗局。超过70名投资者听信诈骗团伙每月7%回酬等诱骗,两年来被骗走至少4800万令吉(约1460万新元)。 维权组织马国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总秘书希桑慕丁星期一(2月24日)上午与逾50名受害者召开记者会说,涉嫌诈骗的外汇投资公司为博取投资者信任,不仅举办线上投资讲座,还为每个投资者提供每月投资报告,让他们追踪所谓的“获利情况”。 这家公司在2022年底突然更换外汇交易平台,并以各种借口拒绝让投资者提款,投资者才惊觉受骗,血本无归。受害者包括马国、台湾、加拿大和美国的民众。 希桑慕丁说,这家外国投资公司是在塞舌尔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要求马国投资者将资金汇入30家不同公司的银行户头。据他了解,团伙要台湾、加拿大及美国的受害者汇入当地银行户头。 受害者汇入资金后,团伙就派出“投资专员”游说受害者购买各种外汇投资配套,并承诺每月回酬至少7%。所有投资专员仅通过线上与受害者联系,并精心准备每月投资报告以获取受害者信任。 希桑慕丁说,为了获取受害者信任,团伙还声称其平台容易套现,并提供其他人成功提现的案例,使受害者短时间内难以察觉骗局。 欢迎订阅越南大事件频道 ↓  t.me/+84462vB88AFmMGNl 欢迎投稿爆料:@LKEEGsir

封面图片

新加坡180人被骗损失260万新币!以为网上兼职轻松月入过万!

新加坡180人被骗损失260万新币!以为网上兼职轻松月入过万! 新加坡近期出现新骗局,假冒知名平台或网上行销公司,180人遇上兼职诈骗案,损失超260万新币。 骗子假冒TikTok或网上行销公司代表,发出的工作机会,称在TikTok或Instagram关注网红的户头,订阅Youtube频道或视频,完成轻松的任务等,就能轻松赚取佣金,无法提取收入时才惊觉受骗。 新加坡受害者遭遇的十大诈骗案包括: ①工作诈骗、②钓鱼诈骗、③电子商务、④投资、⑤冒充社交媒体、⑥虚假朋友电话、⑦虚假赌博平台、⑧借贷、⑨网络爱情,⑩充值援交。 图片 其中最大一起诈骗,发生在2021年5月,四名外国受害者掉入钓鱼电邮诈骗,诈骗者声称是公司客户,骗他们将1550万美元(约2000万新元)巨款汇入星展银行一个账户。 接获报案后,反诈骗指挥处立马行动,同星展银行合作追踪资金,迅速追回超1150万美元(约1527万新元),写下新加坡至今单一最大追回款额。 投稿爆料: @dbai8 东南亚大事件: @dny57 华人俱乐部: @dubailiaotian

封面图片

#美国财政部制裁菲律宾中资企业涉“杀猪盘” 中国籍主管被捕

#美国财政部制裁菲律宾中资企业涉“杀猪盘” 中国籍主管被捕 美国财政部于本周四(5月29日)宣布,对一家总部设在菲律宾、涉嫌为“杀猪盘”诈骗提供技术支持的中资企业泛诺科技公司(Pano Network Technologies)及其主管刘立志(音译)实施制裁。财政部指出,该公司协助诈骗集团设立虚假平台,造成美国民众损失超过2亿美元。 据财政部公开的声明,这家技术公司通过从多家国际云服务供应商处大量购买IP地址,并使用域名生成算法构建伪装网站,向犯罪团伙提供网页模板、在线赌博平台与仿冒投资界面。这类服务显著提升了诈骗团体的网络作案能力,部分网站还与洗钱活动存在关联。 财政部明确表示:“泛诺科技不仅在技术上支撑了这些网络诈骗行为,其平台工具也降低了网络犯罪门槛,使得诈骗网站的建立变得更加快捷和隐蔽。” “杀猪盘”诈骗起源于亚洲多国,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行骗者通过假冒身份与受害者建立虚拟情感关系,诱导其投资于看似合法、实则虚构的加密货币平台。诈骗者利用虚假投资回报迷惑受害者,当对方停止投资时便断绝联系、携款潜逃。 美国政府指出,仅根据已报告的案件,这一类型的诈骗给美国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2亿美元,平均每名受害者损失逾15万美元。有关机构认为,真实的受害人数和金额可能远高于官方统计。 美国财政部表示,此次制裁是打击跨国电信与网络诈骗的一部分,未来将继续与国际执法机构合作,追查与此类犯罪有关的个人与实体。针对刘立志及泛诺科技的资产将被冻结,美国企业及个人亦被禁止与其有任何交易往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