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 | 信用卡被“盗刷”之后,银行会给客户赔偿损失吗?

阿联酋 | 信用卡被“盗刷”之后,银行会给客户赔偿损失吗? 问:我的信用卡最近被不法分子“盗刷”,用于购买商品,最终导致信用卡被冻结。我与银行进行了沟通,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我可能在欺诈网站上输入了信用卡信息。我平时在网站上输入信用卡信息时,总是非常小心。我的问题是:银行有责任赔偿我损失的钱吗?因为这些损失不是由于我的疏忽造成的。 答:入侵电子支付交易应用程序或网站属于刑事犯罪,犯罪分子或团伙将会被判处监禁和/或面临巨额罚款(至少罚款20万迪拉姆,罚款可能超过200万迪拉姆)。 阿联酋金融机构有义务向客户和公众宣传金融犯罪手段。根据《金融机构消费者保护条例》,金融机构必须维护最新的安全系统,确保能够有效防范不断演变的威胁。 此外,如果客户因金融犯罪而遭受任何经济损失,金融机构可能必须赔偿客户。但是,如果金融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由于客户重大过失或欺诈行为造成的,金融机构则无须赔偿。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由于您在任何网站输入银行卡信息时都十分谨慎,而且您确信自己没有被任何网站欺诈,并且可以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上述损失不是自身疏忽造成的,那么银行可能有责任赔偿您的损失。 因此,您需要向银行提出正式投诉,银行可能会对此次金融犯罪进行调查。此外,您可能需要提交警方报告并提供交易详情和证据。 最后,如果您对银行给出的解决方案不满意,可以向阿联酋中央银行发起投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芯片荒烧到金融业,银行信用卡供货吃紧

芯片荒烧到金融业,银行信用卡供货吃紧 全球芯片供应链产能持续吃紧,并将产能优先供货给车用电子等产业,一名银行主管表示,国内银行的信用卡芯片,大多集中由欧洲的几间大型卡厂供应,虽然目前仍可确保半年内的基础库存,但近期想追加叫货时,就收到卡厂反应表示源头芯片短缺,尤其是结合电子票证类型的 信用卡 芯片。 对后续是否会产生“发不出卡”的危机,银行主管表示,这与各家金融机构剩余库存量及管理策略有关,不过,可预见的是,原本预估5 到8 年才会成熟的虚拟信用卡趋势,恐因芯片荒,而加速于这1、2 年内来临。() SIM 卡用的也是同一类芯片吧,能不能推动一下 eSIM 普及

封面图片

阿联酋信用卡诈骗频发

阿联酋信用卡诈骗频发 近日,阿联酋多起信用卡诈骗案引发关注,受害者纷纷呼吁金融机构加强防范。一名教师在驾车途中被盗刷3.5万迪拉姆,网络安全顾问遭遇假冒政府支付网关诈骗,家庭主妇在冻结卡片后仍被扣款。受害者普遍反映未点击可疑链接或泄露个人信息,但仍遭盗刷,且银行多以“通过Apple Pay交易”为由拒绝担责。 迪拜外科医生安妮塔·辛格(化名)在手术期间遭遇14笔未经授权交易,金额超12万迪拉姆,卡未离身却遭盗刷。印度侨民阿乔伊·约瑟夫发现有人伪造其阿联酋身份证复印件,以本人名义申请三张信用卡并刷爆额度。迪拜司机阿卜杜勒·卡德尔账户资金被悉数转走,全程未收到任何验证码。 受害者指责银行在检测到异常交易后未及时冻结账户,且将举证责任推给客户。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若无需验证码即可扣款,银行反欺诈系统形同虚设。阿联酋网络安全委员会2月报告显示,金融行业成为网络攻击第二大目标,占该地区网络安全事件的21%。目前,涉事银行表示已启动调查程序,但拒绝就具体案件置评。

封面图片

#自制支付应用盗刷信用卡 中马俄跨国犯罪团伙11人境外在逃

#自制支付应用盗刷信用卡 中马俄跨国犯罪团伙11人境外在逃 近两个月以来,新加坡至少发生了178起利用假支付应用盗刷信用卡购买高价产品的诈骗案件。新加坡警方锁定了至少20名犯罪团伙成员,这些人参与了至少94起涉案金额高达30万新币的假信用卡交易,其中11人已逃往境外。 此前,新加坡警察部队公布了外国诈骗团伙通过自制手机应用输入盗来的信用卡资料,然后进入新加坡购买高价电子产品并转卖套现的情况。警方于11月22日召开记者会,说明警方早前已逮捕并提控了涉案的九名外籍人士。经过深入调查,警方进一步锁定了另外11名在逃外籍人士的身份,他们已经离开新加坡。这20人中有11人是中国籍、一人是俄罗斯籍、八人是马来西亚籍。目前,警方正寻求国外执法机构的协助以追查在逃的11人 警方逮捕九名外籍嫌犯后,起获了3万新币现款、四条金条、一辆外国注册的车辆、超过30台苹果手机及至少四台其他品牌的手机和配件。初步调查显示,一些银行卡信息是通过网络钓鱼手法窃取的。这些受害者曾在社交媒体平台(如脸书、Instagram和TikTok)上看到诱人的赞助广告,并点击广告中嵌入的链接。随后,受害者按照结账流程提供了银行卡信息和一次性密码,殊不知这些网站实际上是恶意网站。诈骗团伙将这些偷来的信用卡凭证加载到手机上,并招募钱骡进入新加坡,利用非法移动支付应用,通过免接触式支付方式在实体店刷卡,购买高价电子产品或奢侈品。一些钱骡被指示立即将购买的物品出售套现,然后迅速离开新加坡。这些人通常以旅客身份入境新加坡,在作案前一两天到达,并在作案后迅速离境。如果信用卡或借记卡丢失或被盗,应立即致电发卡银行,并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保管好您的信用卡或借记卡;选择接收短信通知,以便在信用卡或借记卡产生任何费用时及时收到通知;定期检查银行对账单,如果发现任何差异或未经授权的费用,立即通知银行。同时,不要点击未经请求的电子邮件和短信中的链接,也不要向陌生人提供您的信用卡或借记卡信息;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一次性密码(OTP);不要暴露您的信用卡或借记卡,将其保存在钱包或皮夹中,直到您准备好进行购买时再拿出来。

封面图片

银行卡四件套/境外银行看/CVV信用卡/美国运通 CVV信用卡/visa万事达

银行卡四件套/境外银行看/CVV信用卡/美国运通 CVV信用卡/visa万事达

封面图片

#自制支付应用盗刷信用卡 中马俄跨国犯罪团伙11人境外在逃

#自制支付应用盗刷信用卡 中马俄跨国犯罪团伙11人境外在逃 近两个月以来,新加坡至少发生了178起利用假支付应用盗刷信用卡购买高价产品的诈骗案件。新加坡警方锁定了至少20名犯罪团伙成员,这些人参与了至少94起涉案金额高达30万新币的假信用卡交易,其中11人已逃往境外。 此前,新加坡警察部队公布了外国诈骗团伙通过自制手机应用输入盗来的信用卡资料,然后进入新加坡购买高价电子产品并转卖套现的情况。警方于11月22日召开记者会,说明警方早前已逮捕并提控了涉案的九名外籍人士。经过深入调查,警方进一步锁定了另外11名在逃外籍人士的身份,他们已经离开新加坡。这20人中有11人是中国籍、一人是俄罗斯籍、八人是马来西亚籍。目前,警方正寻求国外执法机构的协助以追查在逃的11人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 关注我每天分享精彩的故事 爆料与广告联系:@xw19740

封面图片

旅菲台商失踪2个月确认遇害,信用卡遭盗刷银行卡现金领光

旅菲台商失踪2个月确认遇害,信用卡遭盗刷银行卡现金领光 据台湾媒体消息,菲律宾警方昨天表示,一名旅菲台商失踪2个多月后,证实已不幸死亡。相关案情包括歹徒身份、杀人动机等尚待详查。 47岁洪姓台商今年10月10日出门到马尼拉以南约65公里的山城大雅台市(Tagaytay)后,即未返家。 菲律宾警方12月初寻获他的座车,以及一具身份不明的遗体,头部有弹孔。警方今天公布DNA检验结果,证实是洪姓台商。 警方表示,洪姓台商长年居住在马尼拉以南的巴兰玉计市(Paranaque),性格和善、人际关系单纯,且没有卷入商业纠纷,遇害原因不明。但他的信用卡遭盗刷、提款卡内的钱也被领光。 另一方面,随着圣诞节愈来愈近,菲律宾频传针对外国人的治安事件。近日许多中国人、日本人被抢,许多案件发生在金融中心马加智市(Makati)。 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一名人员最近上班途中,被4名女性靠近意图扒窃,驱离她们时,发现后面还有两名壮汉伺机而动。这名人员立即进入附近一家银行求助,在银行警卫帮忙下才得脱险。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