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婚数量持续下降民政部: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610.6万对,较2023年768万对同比下降20.5%。创45年新低。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根据民政部3月18日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

根据民政部3月18日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这也创下了民政部网站公布有1986年以来的数据新低,仅为2013年最高峰的56.6%。 结婚人数快速下降,与适婚人群总量减少有关。从近四十年数据看,中国出生人口在经历1987年这一近40年的最高峰之后,连续多年下行。也就是说,随着“95后”乃至00后进入到婚育阶段,处于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数量也在下降。另一方面,这也跟年轻人尤其是“90后”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以后安徽初婚年龄逐渐上升,从一开始的26岁左右到现在已突破30岁。根据贺丹、张许颖、庄亚儿等人的一项研究《2006~2016年中国生育状况报告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女性的初婚年龄从2006年的23.6岁上升到2016年的26.3岁,10年间上升了2.7岁。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分析,近年来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有多个因素,其中之一是高等教育的的普及,使得年轻人独立生活工作的年龄被拉长了。其次,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年轻人涌入大城市,但现实的生活成本压力逐渐增大、就业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沉重,所以也不敢轻易进入婚姻。此外,还有婚姻观念和婚育行为习惯的累积效应;年轻人的主体意识更加提高,对自己婚姻的自主选择性越来越明显等因素。董玉整说,现在家庭、父母及亲人们对年轻人的婚姻选择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同时,不少人对婚姻完美状态的期待较高、对择偶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有的人甚至宁愿单身、宁愿独身,也不愿意降低标准,不愿意将就。董玉整预计,结婚人数下降对出生人口必然带来实质性影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育龄妇女、已婚育龄妇女的数量下降,是不可扭转的趋势,这也是影响出生人口数量增加与否的重要客观原因。 分省份来看,有10个省份结婚人数达到或超过30万对,分别是河南、广东、四川、江苏、山东、安徽、河北、湖北、湖南、云南,其中河南、广东和四川均超过50万对,广东和河南均为59.1万对,并列第一。总体上看,各地结婚登记人数多少,与各地的人口总量尤其是户籍人口总量有关,其中河南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常住人口最多,且年龄结构较为年轻。结婚人数多,也意味着接下来这两省的出生人口数量也会名列前茅。 (第一财经,中国民政部)

封面图片

压力太大男多于女 中国首季结婚数大减跌破200万对中国民政部统计,今年第1季中国全国结婚登记数跌破200万对大关,仅有196.9

封面图片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该数据系民政部公布的自1986年以来数据的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该数据系民政部公布的自1986年以来数据的新低,同时也是2013年1346.9万对最高峰后,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 (中国民政部,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该数据系民政部公布的自1986年以来数据的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该数据系民政部公布的自1986年以来数据的新低,同时也是2013年1346.9万对最高峰后,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 by ,

封面图片

2021年结婚登记创36年新低,广东河南结婚人数最多 #抽屉IT

封面图片

健康时报记者对比近年来的婚姻登记数据发现,结婚登记人数从2013年后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再创新低。近日

健康时报记者对比近年来的婚姻登记数据发现,结婚登记人数从2013年后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20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再创新低。近日,2020年民政统计数据出炉,全国结婚登记人数813.1万对,同比下降12.2%。 根据最新民政统计出炉的2020年度各省、市、自治区婚姻登记数据,结婚登记数前五的地区为广东省(63.3万对)、河南省(62.5万对)、四川省(53.5万对)、江苏省(49.2万对)以及山东省(48.7万对)。与往年不同,2020年结婚登记人数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河南省结婚人数较上一年同比下降了18.1%。 (健康时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