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曾于2007年在香港出过一版,书一出版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激烈争论,从而奠定了本书在中国

《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曾于2007年在香港出过一版,书一出版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激烈争论,从而奠定了本书在中国人口研究历史上的地位。在人口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之际,本书经过作者大篇幅的精心修订之后在内地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比较而言,内地版《大国空巢 》持论更温和,内容更精简,数据更扎实,观点更明确,如作者在本书自序中所言:“从文字来看,香港版去除了一些‘酒糟’,只浓缩为本书20%的内容,新增了80%内容……香港版里主要用的是自制的‘鸟铳’……这一版添置了一些‘枪炮’(复习了大学和研究生时学过的人口统计学,并向一些人口学者请教,使得方法更符合规范)。”可以说,这是作者的一本心血力作! #人口 #计划生育 #政策 #视角 #统计学 #统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mobi]》

《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mobi]》 简介:《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mobi]》围绕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展开深入反思和探讨。作者通过对大量数据和社会现象的分析,从人口结构、社会发展、家庭变迁等多个角度审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书中探讨了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在后期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性别失衡等问题。通过深入剖析这些现象,引发读者对人口政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思考,为政策制定者、学者以及关心人口问题的大众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和深度的分析,有助于更客观地认识和评估计划生育政策,为未来人口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 #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结构 #社会发展 #政策反思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Linux内核设计的艺术 - 图解Linux 操作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 [第一版 & 第二版] [EPUB 电子书]

Linux内核设计的艺术 - 图解Linux 操作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原理 [第一版 & 第二版] [EPUB 电子书] 描述:关于Linux内核的书已经不计其数,但这本书却是独树一帜的。本书在所有细节上都力求完美。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性,操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每个动作都经过了严格的考证;为了让我们真正理解Linux内核的原理,它突破传统,以Linux的真实运行过程为主线进行讲解;为了做到真正易于理解,创新性地使用了图解的方式,精心绘制了349幅分辨率600dpi的时序图,图中表现的运行时结构和状态与操作系统实际运行时的真实状态完全吻合;为了提高阅读体验,本书采用了双色印刷,以便于我们更清楚地观察每一幅图中的细节。 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bxvKcaRgqU1 大小:20MB 标签:#Linux #操作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EPUB #电子书 来自:雷锋 版权:版权反馈/DMCA 频道:@shareAliyun 群组:@aliyundriveShare 投稿:@aliyun_share_bot

封面图片

梁建章Nature论文水准遭质疑 携程已有部门疑似取消混合居家办公

梁建章Nature论文水准遭质疑 携程已有部门疑似取消混合居家办公 与周鸿祎、张朝阳等网红企业家相比,梁建章显得更加低调,他研究社会学、研究人口,而且还写了好几本书。近日在学术圈梁建章做了一件大事情,2024年6月12日,梁建章与两名高校老师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主要研究了混合在家工作对工作效率及离职率等方面的影响。在署名栏可以看到,梁建章是第三作者。这篇论文通过一系列数据指出:混合办公模式1、员工满意度显著提升:在这项涉及1612名中国科技公司员工的为期六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混合办公显著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2、离职率降低三分之一:混合办公让员工的离职率减少了33%,特别是对非管理层、女性员工以及通勤时间长的员工效果尤为显著。3、绩效不受影响:研究发现,混合办公不会影响员工的绩效评级和晋升机会。程序员写的代码行数也没有受到影响。4、管理层态度转变:在实验前,管理层普遍认为混合办公会降低生产力,而在实验后,他们的态度转变为认为混合办公对生产力有正面影响。针对梁建章的这个论文,部分网友表示钦佩,毕竟能在Nature发文,这是享誉全球的学术期刊。但是也有部分网友表示看完整篇文章,感觉是不是研究的有点太浅了,文章的创新点貌似都来自数据的独特性。还有网友指出,这篇论文中的部分论据并不合理。譬如绩效,晋升等等这些指标都是主观的,客观的代码行数也很可笑,尤其核心的工作不是靠代码行数堆上来的。同时网友指出这个研究选取了很多主观的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没有实质和客观的生产力指标,因而降低了研究的可信性。如果这个效果突出,能大大降低成本,你看中国企业为啥不愿意采用?值接Talk查看论文时发现,梁建章的这篇论文正文部分接近6页,对此有网友称这是迄今为止,他读到过的相对最轻松的一篇Nature Article,正文一共也就5页,基本都是统计学的分析。最核心的结论呢,就是通过组别比较,发现带有灵活居家办公制度的工作模式,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员工流失率,同时也并没有发现会显著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他指出这篇论文最核心的价值,其实是在数据层面上。这可不是什么研究所能计划采集得到的,还必须得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公司。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梁建章的论文,有部分疑似是携程的员工表示不能居家办公,甚至强制8-9点才下班的现象。此外有认证为携程员工的网友表示,目前携程的居家办公分部门,有的现在依旧可以申请,但是有的部门陆续取消了。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的领军企业,携程在2024年表现强劲,半年内市值暴涨1000亿港元,已经超过了百度。作为携程的掌门人,梁建章这几年除了日常的管理外,还将精力投向了人口学等研究,也发出了很多备受关注的看点,譬如建议生1个孩子奖励100万,建议返还三孩家庭房贷全部利息等。短期来看携程这家公司在未来几年,大概率会稳住在线旅游一哥的位置,但是它的对手也越来越多,包括抖音、快手、美团等巨头,梁建章能否带领携程成功的狙击对手?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的做法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91%有关

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的做法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91%有关 3月18日至21日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流行病学与预防│2024年生活方式与心脏代谢科学会议上发表的初步研究报告显示,对2万多名美国成年人进行的一项分析发现,与每天进食12-16小时的人相比,每天进食时间限制在8小时以内的人更有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该会议提供了有关人群健康和保健的最新科学信息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了解限时进食限时进食是间歇性禁食的一种,是指把每天进食的时间限制在特定的小时数内,24 小时内的进食时间从 4 小时到 12 小时不等。研究人员指出,许多限时进食的人都遵循 16:8 的进食时间表,即每天在 8 小时内吃完所有食物,其余 16 小时禁食。以前的研究发现,限时进食能改善多种心脏代谢健康指标,如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研究结果和影响"将每天的进食时间限制在很短的时间内,比如每天8小时,作为一种减肥和改善心脏健康的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该研究的资深作者、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系主任、教授钟文泽(Victor Wenze Zhong)博士说。"然而,限时进食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包括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尚不清楚"。研究细节和局限性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遵循 8 小时限时饮食计划对健康的潜在长期影响。他们审查了2003-2018年年度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参与者的饮食模式信息,并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国家死亡指数数据库中2003年至2019年12月期间美国死亡人口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每天用餐时间少于 8 小时的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要高出 91%。患有心脏病或癌症的人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每天进食时间不少于 8 小时但少于 10 小时的人,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要高出 66%。限时进食并没有降低任何原因导致的总体死亡风险。每天进食时间超过 16 小时与癌症患者的癌症死亡风险较低有关。"我们惊讶地发现,遵循 8 小时限时进食计划的人更有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尽管这种饮食方式因其潜在的短期益处而广受欢迎,但我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与每天12-16小时的典型进食时间范围相比,进食时间越短与寿命越长并无关联,"钟说。"对于患者,尤其是患有心脏病或癌症的患者来说,了解8小时进食时间窗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的研究结果鼓励对饮食建议采取更谨慎、更个性化的方法,确保这些建议符合个人的健康状况和最新的科学证据,虽然这项研究发现了8小时进食时间窗与心血管死亡之间的关联,但这并不意味着限时进食会导致心血管死亡。"研究细节和背景:研究对象包括约 2 万名美国成年人,平均年龄为 49 岁。研究参与者的随访时间中位数为 8 年,最长为 17 年。该研究纳入了 2003-2018 年间至少年满 20 岁的 NHANES 参与者的数据,他们在入组后的第一年内完成了两次 24 小时饮食回忆问卷调查。大约一半的参与者自我认定为男性,一半自我认定为女性。73.3%的参与者自我认同为非西班牙裔白人成年人,11%自我认同为西班牙裔成年人,8%自我认同为非西班牙裔黑人成年人,6.9%的成年人自我认同为其他种族,包括混血成年人和其他非西班牙裔成年人。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它依赖于自我报告的饮食信息,这可能会受到参与者的记忆或回忆的影响,也可能无法准确评估典型的饮食模式。除每日进食时间和死因外,其他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也未纳入分析。作者指出,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探讨限制进食时间与不良心血管后果之间关联的生物机制,以及这些发现是否与生活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相似。专家观点和未来研究方向"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限时进食可能会带来短期益处,但长期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的斯坦福大学雷恩伯格-法夸尔医学教授、美国心脏协会2023年科学声明《流行饮食模式》撰写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加德纳博士说:"当这项研究完整地呈现出来时,了解更多的分析细节将是非常有趣和有益的:与美国心脏协会 2021 年膳食指南保持一致。""其中一个细节涉及不同子集参与者典型饮食的营养质量。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就无法确定营养密度是否可以作为目前以进食时间窗口为重点的研究结果的另一种解释。其次,需要强调的是,对不同限时进食窗口的分类是根据两天的饮食摄入量确定的。""同样关键的是,我们要看到被划分为不同限时进食窗口的各组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的比较例如,与遵循其他进食时间表的人相比,限时进食窗口最短的一组在体重、压力、传统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或与不良心血管结局相关的其他因素方面是否具有独特性?这些额外的信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篇有趣而有启发性的摘要中所报告的短时间限制进食模式的潜在独立贡献"。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