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

今日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民谚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农时节令的总结,表现了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时雨》(宋)陆游 标签:#节气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今日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

今日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种子的“种”,一为播种的“种”。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民谚有“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农时节令的总结,表现了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节气

封面图片

今日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今日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书友们,注意保暖 标签:#节气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今日大暑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

今日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标签:#节气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今日处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

今日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处暑,意即“出暑”,高温将逐渐退场,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意渐消。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暑气下降马上就凉爽了,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雷暴活动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跃,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减弱。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处暑,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处暑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以后,气温日夜差别增大,由于夜寒昼暖,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因而庄稼成熟很快。“处暑和田连夜变”“处暑三日无肯谷”“处暑三朝稻有孕”“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等,都说明处暑节气后,作物很快要收获了。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标签:#节气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今日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

今日白露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冷空气转守为攻,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民谚云:‘白露身弗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尚热,但早晚天气已有凉意,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此外,这个时节还需预防秋燥。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 标签:#节气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气象变化 “雪”是水汽遇冷的产物,代表寒冷与降水。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都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物候现象 中国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为马兰草即马兰花,据说也能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传统习俗 腌肉、打雪仗、赏雪景、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话,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此时恰逢天降大雪,人们都会热衷于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其乐融融。 :#节气 :@sharebooks4you :@sharing_books4u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