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欲因之梦吴越:江南文化十二讲

【书名】我欲因之梦吴越:江南文化十二讲 【作者】刘士林 主编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中国 #文化 #历史 【简介】本书以江南诗性文化为理论逻辑,通过“江南的地方有多大”“江南的历史有多长”等十二个主题,深入探讨江南文化的内涵、变迁及其与长三角一体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书中采用“主题讲稿+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下载 频道 群组 商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书名】给青年人的哲学十二讲

【书名】给青年人的哲学十二讲 【作者】卡尔·雅斯贝尔斯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哲学 #认知 #自我提升 #2022新书 【简介】这本书从什么是哲学、哲学的本原、人、世界、信仰和启蒙、人类的历史、哲学思考者的独立性、哲学的生活方式、哲学的历史等十二个方面,阐述了哲学的一些基本思想,让读者对哲学有具体的感受。最后,对于一些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以及西方和东方哲学,他都提出了简明扼要的评论,还就青年人如何学习哲学提供了自己的朴素而坦诚的建议。与一般的哲学著作不同,这本书简明而有深度,语言流畅好读,没有难记而恼人的哲学名词和教条,对于青年人了解哲学的基本命题,培养对哲学的兴趣和爱好多有帮助。 阅读: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西方文学史十二讲》作者: [英]托马斯·卡莱尔

《西方文学史十二讲》 作者: [英]托马斯·卡莱尔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领读文化 译者: 姜智芹 出版年: 2023-5 页数: 192 本书是英国著名评论家、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伦敦发表的关于西方文学的十二次演讲的讲稿。托马斯·卡莱尔对每一个时代的特征,对每一个民族的性格,对每一位作家的品格都有深刻、独到的理解和概括。如希腊人的欢快,罗马人的讲究实际,中世纪的信仰、忠诚,塞万提斯的幽默,但丁心灵的高贵、灵魂的博大等。贯穿整个演讲的是文学大师们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坚强、乐观、坦诚、幽默、谦逊、执着、追求真理,对人类充满爱。他们的作品是“大自然伟大心灵的絮语,是人类心灵的真诚袒露”。 #文学 #演讲 #讲稿

封面图片

《何处是“江南”?》作者: 杨念群

《何处是“江南”?》 作者: 杨念群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清朝正统观的确立和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 出版年: 2010-7 页数: 421 “江南”在哪里?不同时期指不同的地域。而在明末清初鼎革之际,“江南”有着特殊的涵义,地理上是指相邻的经济上最富庶的地区,即苏、松、常、镇、杭、嘉、湖七府之地,而文化意义上,在文人心目中更像是一幅色泽不变的心灵地图,是汉文化的核心区域。南明小王朝就在这个地域与大清对峙。满清入主中国,并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个核心文化区域的成功改造和治理。本书探研了清朝“正统观”建立的复杂背景和内容,考察了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全的过程中,如何从“道统”的拥有者,最终成为“大一统”的协从者。 #文化 #历史 #制度 #政治 #江南

封面图片

《中国文化史迹套装共十二卷[pdf]》 | 简介:中国文化史迹套装共十二卷[pdf]这本书带给读者一个新鲜的视角,无论是在探索历

《中国文化史迹套装共十二卷[pdf]》 | 简介:中国文化史迹套装共十二卷[pdf]这本书带给读者一个新鲜的视角,无论是在探索历史、社会还是文化方面,它都能为你提供独特的深度和思考。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和启发,是对知识渴望者的不二之选。 | 标签:#书籍 #中国 #阅读 | 文件大小:NG | 链接:

封面图片

《江南作品集》 | 简介:江南作品集这本书带给读者一个新鲜的视角,无论是在探索历史、社会还是文化方面,它都能为你提供独特的深度和

《江南作品集》 | 简介:江南作品集这本书带给读者一个新鲜的视角,无论是在探索历史、社会还是文化方面,它都能为你提供独特的深度和思考。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和启发,是对知识渴望者的不二之选。 | 标签:#书籍 #江南作 #阅读 | 文件大小:NG | 链接:

封面图片

《钱穆国学作品集》包含钱穆先生的简体版作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华文化十二讲》《中国历史精神》《宋明理学概论》和繁体版作品《国

《钱穆国学作品集》包含钱穆先生的简体版作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华文化十二讲》《中国历史精神》《宋明理学概论》和繁体版作品《国史大纲:全2册》《中国思想史(新校本)》《人生十论》《国学概论》《中国史学名著(新校本)》《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共10册。 这一套书是钱穆先生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系统研究的著作,从多个角度看解读中国文化,从多层面描述中国历史,以史为鉴,看朝代兴替,知历代得失,为时代改革借镜。并以中国哲学解释世界,了解世界,写出了中国特色也表达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作者简介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 1930年,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曾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立新亚书院,担任院长。 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