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国光伏(解读)

【书名】大国光伏(解读) 【作者】刘家琦 【格式】#mp3 #pdf 【分类】#听书 #商业 【简介】本书全面回顾了中国光伏产业从起步到崛起的历程,展现了其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全球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书中通过70年历史跨度,结合行业专家访谈和大量数据,揭示了中国光伏产业从“三头在外”到“全球领跑”的蜕变过程,同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深刻洞察。 音频 频道 群组 商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韩美商定合作应对中国光伏产能外溢问题

韩美商定合作应对中国光伏产能外溢问题 韩国和美国政府近期就合作应对“中国光伏产业过剩产能外溢至全球”问题达成共识,以保护两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免受其影响。韩国外交部经济外交协调官金希相3日接受韩联社电话采访时表示,韩美两国政府上月30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的第十次韩美能源安全对话中探讨了合作应对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方案。会上初步研讨了两种方案,一是各国采取进口管制应对中方过度补贴;另一种是韩美合作研发技术实力更强的产品。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上月访华期间也曾对中方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的巨额补贴问题表示关切。

封面图片

美韩商定合作应对中国光伏产能过剩问题

美韩商定合作应对中国光伏产能过剩问题 美国和韩国政府近期就合作应对“中国光伏产业过剩产能外溢至全球”问题达成共识,以保护两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免受中国影响。 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部经济外交协调官金希相星期五(5月3日)接受采访时说,韩美两国政府4月30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的第十次韩美能源安全对话中探讨了合作应对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方案。 两国代表在会上初步研讨了两种应对方案,一是各国采取进口管制应对中方过度补贴;二是韩美两国合作研发技术实力更强的产品。 2022年,美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法案包括未来十年投入约4300亿美元(约5800亿新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领域等内容,为投资企业提供补贴以促进在美投资。 近期,不少韩企加大对美投资力度。但由于中企获得巨额政府补贴后向全球市场倾销低价太阳能产品,中方的过剩产能外溢引发各国担忧。美国财长耶伦4月也曾多次声明,中国廉价商品出口激增恐损害美国经济,尤其是中国的太阳能、电动车和锂离子等新行业产能过剩。 此外,金希相表明,参与此次能源安全对话的两国能源企业就天然气、太阳能、风力和清洁氢能等领域的合作方案进行了讨论。韩国天然气公社还参与美企在路易斯安那州推进的气田项目,并就将此地生产的天然气进口到韩国达成协议,开创亚洲先河。 2024年5月5日 3:26 PM

封面图片

隆基绿能董事长:中国光伏产业短期内持续艰难

隆基绿能董事长:中国光伏产业短期内持续艰难 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隆基绿色科技能源公司总市值跌破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185亿新元),公司董事长钟宝申直言,由于供过于求的市场抑制了利润,光伏行业短期内将继续面临艰难时期。 综合第一财经、财联社等报道,隆基绿能星期一(7月8日)公布的投资者交流会纪要显示,当前光伏产业供需错配问题集中显现,光伏行业正步入深度调整阶段。 钟宝申直言,今年将会是公司非常艰难的一年,也会是中国光伏行业艰难的一年。但他也认为,2025年公司将会率先回到增长轨道,会先于光伏行业进入到复苏状态。 他直言,光伏行业发展确实存在很多变量,一种变量是诸多政策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但若将这些不确定性排除在外,只看当前行业现状,现在的价格就是底部。短期内整个行业没有能力支撑价格进一步下跌。 针对光伏组件价格什么时候可以上涨,钟宝申表示,以目前的竞争态势有可能再过三个月左右,价格可能会稳定或稍微上抬。 但他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会回到现金成本和制造成本之间。随着产能继续出清,价格会回到制造成本。基于现在行业供需关系,只有创新才能看到繁荣,在没有其他意外因素的干扰下,没有创新,则没有机会。 路透社报道称,由于供过于求,在全球范围领先的中国光伏产业被迫陷入日益激烈的价格战来扩大市场份额,导致隆基绿能在内的主要光伏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亏损。 隆基绿能今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亏损23.5亿元,被视为行业进入”洗牌深水区”的信号,去年四季度该公司就净亏损9.42亿元,是2013年一季度以来首次单季度续亏。 隆基绿能星期一股价低开1.78%,公司总市值正式跌破1000亿元,午后隆基绿能的跌幅小幅扩大,收盘总市值982亿元,该公司从市值最高点约5500亿元到跌破1000亿元,总计33个月。 报道称,不只是隆基绿能,面对光伏产业出清阶段,资金先卖为敬,全板块年初至今总市值累计蒸发约5573亿元,晶澳科技、通威股份等龙头厂商的上半年股价跌幅超过了去年全年跌幅。 ... 2024年7月9日 12:42 PM

封面图片

中国光伏巨头表示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已接近底部

中国光伏巨头表示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已接近底部 中国光伏行业两家头部企业的董事长表示,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暴跌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几乎已经没有进一步下跌空间。 综合彭博社和《时代周报》报道,上证路演中心星期二(5月7日)下午,召开科创板细分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光伏专场,光伏龙头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参加。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表示,目前中国国内市场产业链价格已处于低位,全产业链盈利承压。从成本角度而言,产业链价格继续非理性下跌概率较小。 对行业价格暴跌问题,李仙德说,一季度光伏市场竞争相对激烈,产业链价格出现波动。公司预计没有竞争力的产能、没有市场能力的产能、没有技术迭代能力的产能会加速淘汰。 天合光能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表示,光伏组件价格目前处在低位,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未来随着光伏行业需求的提升,供需关系有望逐步改善。 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目前太阳能组件价格约为2023年3月水平的一半。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电网容量面临限制,这可能会减缓新增发电量。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3月光伏装机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2%。 中国光伏企业仍在向海外扩张。天合光能表示,其位于德克萨斯州的5吉瓦组件工厂将于第四季度开始生产。晶科表示,其佛罗里达工厂的扩建已于第一季度投入使用,并且已经为另一次扩建订购设备。 2024年5月8日 4:48 PM

封面图片

中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 部分工厂裁员放无薪假

中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 部分工厂裁员放无薪假 中国光伏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海外需求不足与地方政府收紧光伏装机等诸多因素叠加,部分光伏工厂已开始裁员或放无薪假。 据经济观察网星期三(12月20日)报道,从今年11月起,多家光伏工厂的订单量均有所减少,因此部分启动“技术改造”或者放无薪假,一线生产人员无事可干,被迫赋闲,但生产基地的研发线则保持着相对稳定。 在本月举行的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曾透露,2023年1至10月,光伏制造端产量同比增长超70%,新增装机142.56吉瓦(GW),同比增长145%,制造端总产值超过1.3万亿元,光伏产品出口额约430亿美元(570亿新元)。 报道分析,产能过剩和年初海外过多的库存未能消化是造成当前问题的主要原因。 地方政府在这一轮光伏大扩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地方政府设有专门支持新能源的基金;此外,太阳能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控制这一点,对于地方政府也颇具吸引力。 海外市场中,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退潮,欧洲组件库存高企。根据欧洲光伏行业媒体 SolarPower Europe的报道,欧盟今年的新增装机为56吉瓦,高于其制定的每年48吉瓦的目标,但是年初中国企业运送了大量组件,远超需求;美国市场采取严格的进口限制,致使大批组件被退回中国。 中国国内市场也出现饱和的迹象。北方一些传统光伏装机大省因为装机存量过多,7月份开始就很少有项目被批准。广东、安徽、辽宁等地则在9、10月份相继停止分布式光伏备案或者收紧分布式光伏建设审批。 2023年12月22日 11:47 AM

封面图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出加强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打击力度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出加强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打击力度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近日召开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要加强对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改变低价中标局面等。协会在微信公众号刊登新闻稿表示,近期内地光伏产业链价格一路下滑,企业经营受压,对中国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会议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适宜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目前行业困境,但亦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作用,包括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同时规范管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 2024-05-21 21:06:07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