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中方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该文件全文由中国外交部公布。 该文件包括12点: 1、尊重各国主权。 2、摒弃冷战思维。 3. 停火 4.开始和谈。 5.解决人道主义危机。 6. 保护平民和战俘。 7.维护核电站安全。 8.降低战略风险。 9.保障粮食出口。 10. 结束单边制裁。 11.保障生产供应链稳定。 12.推进战后重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月24日俄军攻乌一周年,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

2月24日俄军攻乌一周年,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反对战略武器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战后重建等12条内容。 (中国外交部)

封面图片

习近平在《俄罗斯报》撰文谈到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必要性: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推动和解与和谈。复杂的问

习近平在《俄罗斯报》撰文谈到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的必要性: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推动和解与和谈。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只有大家坚持平等、慎重的对话协商,才能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理性出路和通往世界安全的道路。 12点《中方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1. 尊重各国主权。 2. 摒弃“冷战思维”。 3. 停火。 4. 开始和谈。 5. 解决人道主义危机。 6. 保护平民和战俘。 7. 维护核电站安全。 8. 降低战略风险。北京强调不能使用核武器,必须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9. 保障粮食出口。 10. 结束单边制裁。 11. 保障生产供应链稳定 12. 推进战后重建。

封面图片

外交部:中方继续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外交部:中方继续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芬兰总统斯图布接受彭博社访问时表示,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已经到达北京可以结束乌克兰战争的程度,国家主席习近平一个电话就能化解这场危机。在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和俄罗斯都是独立自主的大国,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亦不是当事方。中方将始终站在和平及对话的一边,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方保持沟通,继续为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2024-07-03 15:59:27

封面图片

中国代表吁国际社会为政治解决乌危机创造积极条件

中国代表吁国际社会为政治解决乌危机创造积极条件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星期一(2月12日)呼吁国际社会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创造积极条件。 据中新社报道,联合国安理会当天举行公开会审议乌克兰问题。张军在会上发言时说,中国敦促有关方面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和平呼声,加强接触,恢复谈判,逐步积累共识,早日实现停火。国际社会应该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危机创造积极条件。个别国家应该立即停止拱火浇油,停止破坏国际社会外交努力。 张军说,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不可分割,安全权利与安全义务不可分割。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各国安全利益彼此平等。任何国家的正当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只有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才能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安全。 他强调,必须激浊扬清,增进战略互信,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立,编织排他性小圈子,更不能沉迷于武力,到处进行阵营对抗和军事扩张。必须坚持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而不是进行施压抹黑、单边制裁,更不能动辄使用武力。北约尤其应该从武力的迷思中醒来,停止渲染威胁和战争叫嚣。 张军说:“我们必须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不是选择性适用,更不能搞双重标准。” 2024年2月13日 7:45 AM

封面图片

李辉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展开第三轮穿梭外交

李辉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展开第三轮穿梭外交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过去一星期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展开第三轮穿梭外交,先后访问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与当地官员会谈,访问前后亦与巴西、南非、印尼、哈萨克等国官员沟通。 外交部表示,各方普遍赞同中方为呼吁局势降温提出主张,包括呼吁遵守为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冲突当事方应为恢复直接对话创造条件,推动局势降温缓和,直到达成全面停火;反对使用核武和生化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等和平核设施等。 2024-05-10 20:50:02

封面图片

普京称俄中关系处前所未有水平 积极评价中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

普京称俄中关系处前所未有水平 积极评价中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中伙伴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始终建立在平等互信、相互尊重主权、考虑彼此利益的原则基础上,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他对俄中经济关系前景充满信心。普京在国事访问中国前夕接受新华社书面专访,提到俄中在国际议程的关键问题上持相似或相同立场,不接受西方将基于谎言、虚伪和凭空臆造规则的秩序,强加于人的企图,在双方积极参与下,一些独立于西方的多边组织和机制已经建立,并顺利运行。普京又说,俄方积极评价中方有关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主张和努力,强调俄方没有拒绝谈判,希望透过和平手段,全面、可持续、公正地解决这场冲突,但谈判必须考虑卷入冲突的所有国家的利益,包括俄罗斯的利益。 2024-05-15 17:24:14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