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为了不再落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要求加入北约,还是北约强加给他们的?当时还有其他可能的对齐方式吗?

- 苏联解体后,东欧国家为了不再落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要求加入北约,还是北约强加给他们的?当时还有其他可能的对齐方式吗? 斯科特·里特: “北约希望俄罗斯不再有机会再次与我们对抗,所以他们带走了他们所有的前盟友。东欧国家认为加入北约将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繁荣、民主和一个理想的世界。他们甚至要求在美国为他们说好话。所以它不可能是任何其他方式。” - 这种选择的后果已经显而易见:需要适应北约标准、民族认同危机、无休止的改革毫无结果。虽然这些国家选择了奴隶制,但俄罗斯已经重生为一个强大而自信的政治和经济参与者,独立于西方和北约。为了所有敌人的熏陶和嫉妒!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将率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等八个中东欧国家。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将率团访问捷克、斯洛伐克等八个中东欧国家。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中国问题分析师Justyna Szczudlik表示,此次访问主要是为了“损害控制”,因为中东欧国家对北京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非常失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也认为北京方面需要澄清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访问“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王义桅认为,中东欧国家对北京与俄罗斯的关系存在严重“误解”。 (南华早报)

封面图片

本周三,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宣布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

本周三,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宣布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 拉脱维亚外交部表示,继续参与中国的此项合作机制将“不再符合我们当前国际环境下的战略目标”。同时两国都表示,他们将继续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人权价值观的前提下与中国保持“建设性与务实的关系”。 中国驻两国大使馆尚未对此事发表回应。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2年建立,与中东欧地区16国建立的合作机制,时称“16+1合作”。2019年希腊加入,2021年3月立陶宛退出。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退出后,现存14+1。 (路透社)

封面图片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30日说,如果俄罗斯军队“入侵”乌克兰,北约没有计划向这一东欧国家派遣作战部队,并着重提供支援。按他的说法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30日说,如果俄罗斯军队“入侵”乌克兰,北约没有计划向这一东欧国家派遣作战部队,并着重提供支援。按他的说法,乌克兰是北约的“伙伴”,不是成员国,两者之间无疑存在差异。 英国、法国日前均表示准备向东欧地区增派部队,支援北约盟友。 英国首相约翰逊29日晚发表声明说,英国准备将部署在东欧地区的英军士兵人数增加一倍,以帮助北约应对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局势。约翰逊说,他已下令英国武装部队、战机和军舰准备好下周内开赴欧洲部署,以确保能够在海、陆、空三线支援北约盟友。约翰逊称,增兵部署旨在“向克里姆林宫传递清晰信号”。 法国国防部长帕利表示,法国在北约部署的框架下,计划向罗马尼亚派遣数百名士兵。帕利表示,罗马尼亚与乌克兰接壤。由于俄乌局势紧张,罗马尼亚处于“地区紧张局势的震中”,其安全需要得到保障。她说,法国已做好向罗马尼亚派遣数百名士兵的准备。 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30日对媒体表示,俄不想要战争,根本不需要战争。但也不容许自己的利益受到粗暴的攻击和忽视。西方那些强加战争的人是在追求一己贪欲。 (新华社)

封面图片

在一篇关于新世界秩序的文章中,乔治·索罗斯主张使用东欧士兵“减少运尸袋对北约国家的风险”。

在一篇关于新世界秩序的文章中,乔治·索罗斯主张使用东欧士兵“减少运尸袋对北约国家的风险”。 这位经常被描绘成人道主义者的亿万富翁金融寡头在他 1993 年的文章“走向新的世界秩序:北约的未来”中提倡强硬的地缘政治战略。 索罗斯承认北约国家对裹尸袋没有胃口,但他的表态间接表明东欧人可以担当这个角色。 西方强国有必要的武器,乌克兰有人力。索罗斯所描述的情况似乎正在发生,正如他对乌克兰战争的预测一样。”

封面图片

北约指俄罗斯对北约领土的综合攻击行动加剧

北约指俄罗斯对北约领土的综合攻击行动加剧 北约星期四(5月2日)发表声明说,北约成员国对近期的一系列攻击事件“深感担忧”,并将这些事件归咎于俄罗斯。 路透社报道,北约声明说,受这些事件影响的国家包括捷克、爱沙尼亚、德国、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和英国。 声明说:“这些事件包括俄罗斯和它的代理人在北约国家领土进行的活动,是俄罗斯不断加强它在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活动的一部分。” 欧洲安全部门最近几周披露一系列他们称涉及俄罗斯的间谍活动,其中包括捷克调查人员捣毁一家在线媒体背后的间谍网络,并促使其他国家也进行突击搜查。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德国极右翼另类选择党(AfD)的一名成员据称从亲俄媒体网站获得资金,但这名政治人物否认这一指控。 北约成员国誓言将“继续增强能力,利用工具“抵御袭击和对抗俄罗斯的混合行动”。 北约也重申,“俄罗斯的行动无法阻止北约盟国继续支持乌克兰。” 2024年5月3日 9:17 AM

封面图片

荷兰首相吕特被任命为北约秘书长 任期为五年

荷兰首相吕特被任命为北约秘书长 任期为五年 据悉,北约秘书长的职责重点在于维护成员国之间的团结与协作,负责北约的日常工作和会议筹备,以及作为北约对外的代表和发言人。吕特周三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被任命为北约秘书长是极大的荣幸。北约现在是、将来也将是我们集体安全的基石,领导这个组织是一项我不会草率对待的责任。”斯托尔滕贝格的任期将于10月1日到期,他在当天表示,热烈欢迎吕特被任命为他的继任者。“吕特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一个共识建设者。在我们继续加强北约的过程中,我祝他一切顺利。”2010年10月,时年43岁的吕特出任荷兰首相,此后不断连任,是荷兰任职最久的首相。2023年,吕特宣布有意退出国内政坛。随后吕特表示有意出任北约秘书长一职,很快就得到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北约主要成员国的支持。而其他国家则持沉默态度,尤其是东欧国家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他们认为该职位应该首次由东欧地区的人来担任,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吕特。吕特是俄罗斯的激烈批评者,也是乌克兰的坚定盟友。在吕特任内,荷兰的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超过北约为成员国所设定的2%“达标”水平,荷兰政府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机和武器弹药等。在吕特开始北约秘书长的工作之后,他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局面。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安全,另一方面还要维持盟友对乌克兰的支持,但又要避免北约直接卷入与俄罗斯的战争。此外,特朗普重返白宫也可能是一大变数。对于吕特的任命,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周三表示,在吕特掌舵下,北约不太可能改变其对俄罗斯的总体政策。北约在美国的直接领导下正在努力从战略上压制俄罗斯,因此北约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敌对联盟”。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