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脑机 接口 里程碑:截肢患者“意念”下棋玩游戏!

中国 脑机 接口 里程碑:截肢患者“意念”下棋玩游戏!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机构合作,成功开展了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一名因高压电事故导致四肢截肢的男性成为了首位受试者。植入设备一个多月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未出现感染。仅经过2-3周的训练,他便能通过“意念”下象棋、玩赛车游戏,操控电脑的水平已接近常人。这项技术未来有望显著改善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上肢截肢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超柔性神经电极,其尺寸和柔性均超越了现有国际水平,能最大限度降低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植入体体积更小,手术创伤更低。 游戏打得不好不再是“手残”,而是“脑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脑控喝水!清华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宣告成功 患者可终生使用

脑控喝水!清华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宣告成功 患者可终生使用 据介绍,目前第二例患者也已经完成临床试验,正在康复训练中。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也就在前一天,马斯克刚宣布首个人体植入手术已成功完成,初步探测到神经脉冲信号。不过,跟马斯克Neuralink脑机接口不同的是,这款脑机接口设备强调的是无线微创。具体操作上是将体内机埋在颅骨内、电极覆盖在大脑硬膜外(硬膜位于颅骨和大脑皮层之间,起到保护神经组织作用),这项技术曾通过长期动物试验研制,不会破坏神经组织。患者手术后10天就能出院回家。居家使用时候,体外机隔着头皮给体内机供电,并接收脑内的神经信号,传送到电脑或者手机上,借助解码算法实现脑机接口通信。此外,还采用的是近场无线供电和传输信号,体内无需电池,患者可以终生使用。基于这样的技术,在去年10月24日宣武医院,成功完成首例临床植入试验。最终经过三个月的居家脑机接口康复训练,患者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解码准确率超过90%。此外,患者脊髓损伤的ASIA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响应均有显著改善。1月29日,联合团队召开临床试验阶段总结会,宣布首例患者脑机接口康复取得突破性进展。除此之外,第二例脊髓损伤患者也已经在去年12月天坛医院成功完成植入。目前信号接收正常,患者正居家康复训练中。这项临床试验分别于去年4月、5月通过宣武医院、天坛医院的伦理审查,并完成了国际和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注册。来自清华脑机接口研究团队本次突破进展是由清华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领衔。2021年,他曾带领团队在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前研究中,实现每个电极等效信息传输率达到20比特/分钟,均超过当时国际同类脑机接口最高水平。目前他的科研重点是人脑网络组织和信息编码的核心规律,特别是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的网络动态机制,并基于这些发现开发直接解读和调控神经活动的脑机接口新技术。一方面,为癫痫、渐冻症等疾病提供诊疗新方案,另一方面为语言人工智能提供新结构和新算法的启发。目前他还兼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清华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研究员。据介绍,此次临床应用NEO系统软硬件是同博睿康科技合作开发,临床合作单位包括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参考链接:[1]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浙江大学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 可解读意念书写汉字

浙江大学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 可解读意念书写汉字 据财新网,中国科学家团队发布脑机接口领域的最新进展。4月2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宣布,其通过侵入式脑机接口,首次实现控制机械臂书写汉字。 脑机接口可以将大脑信号转化为计算机可解读语言,进而直接操控外部设备,实现“意念控制”。在几类方法中,浙大二院采用的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难度系数最高,但信号采集更为精确。人脑的剖面从外到内依次是外层的头皮、头骨;头骨下有三层膜将大脑包裹起来,分别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再往内是大脑皮层和白质。脑机接口设备也按照侵入到脑部的层级被分为三类:附着在头皮上的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皮层脑电图(ECoG)会穿过头骨但位于大脑皮层外,可置于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属于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侵入式脑机接口则需要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 来源:格隆汇

封面图片

马斯克脑机接口实验新进展:患者能用意念下棋

马斯克脑机接口实验新进展:患者能用意念下棋 对此,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认为,这将是生活质量的巨大改善。也有网友表示“第一个NEURALINK 测试对象(潜水事故后四肢瘫痪)现在能够用意念在线下棋。绝对令人难以置信。他正在利用这种辅助技术等学习新语言。你会申请人体试验吗?”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浙江大学脑机接口重大突破 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写汉字

浙江大学脑机接口重大突破 高位截瘫患者用意念写汉字 据媒体报道,76岁高位截瘫的患者通过侵入式脑机接口,用意念控制外部机械臂手握马克笔,在白板上成功写出“浙江大学脑机接口”。目前,浙江大学脑机接口团队突破了汉字书写的特殊编码机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汉字书写轨迹解码新技术。据了解,在书写每一个汉字时,都有不同的神经元组合参与进来,进而产生不一样的脑信号模式。科研人员通过动态解码模型,可以实时捕捉志愿者的脑神经活动,解析志愿者想象的书写轨迹,再通过控制机械臂进行书写。在离线状态下100个常用汉字的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1.3%,在语言模型辅助下,正确率可提高至96.2%。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脑机接口新突破清华大学团队实现高位截瘫患者脑控光标

中国脑机接口新突破清华大学团队实现高位截瘫患者脑控光标 这意味着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迎来又一个突破性进展。据介绍,患者因意外事故导致颈椎C3-C4节段高位截瘫,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去年12月,由贾旺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微创无线脑机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植入手术。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患者实现了通过意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抓握水瓶等脑机接口运动辅助功能,同时还实现了在普通家居环境中,仅凭意念就可控制电脑屏幕光标移动。根据康复计划中,团队将进一步训练患者通过意念活动控制电子书翻页、光标点击确认等,增强患者与电子设备的交互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宣武医院与清华大学团队共同宣布首例患者脑机接口康复取得突破性进展。首例接受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脑内的患者是一位车祸引起的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ASIA评分A级)的男性。脑机接口处理器为两枚硬币大小,植入患者颅骨中成功采集感觉运动脑区颅内神经信号。在3个月居家脑机接口康复训练后,该患者可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解码准确率超过90%。官方表示,与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脑机接口不同,清华团队的系统是把电极放在大脑硬膜外,通过长期动物试验研制,不会破坏神经组织;采用近场无线供电和传输信号,体内无需电池。据了解,脑机接口技术未来有望在医疗、康复、娱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脑机接口技术可用于帮助瘫痪患者恢复行走、说话等功能,用于帮助盲人、聋人感知周围环境。当然,该技术也能用于开发新的娱乐方式,比如脑机接口游戏等。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首位脑机接口患者已完全恢复 可用意念操控鼠标

首位脑机接口患者已完全恢复 可用意念操控鼠标 此前埃隆·马斯克对植入者回复情况抱有良好的期许,目前来看,恢复情况已经十分可观,已经可以使用他们意念实现控制鼠标的目的。从其配发的视频中似乎也在暗示,该实验人员还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去操控手机。网友们看到这则信息也都十分激动,纷纷参与评论之中,称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评论区截图后续凤凰网科技将持续关注脑机接口实验的最新进展。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