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多病源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1-4岁人群以流感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多病源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卫健委: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 要努力增开相关诊室

中国卫健委: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 要努力增开相关诊室 中国官方星期天(11月26日)通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强调要努力增开相关诊室和治疗区域,并说当地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疾控局持续开展呼吸道疾病监测和形势研判,推进流感疫苗接种,定期调度各地医疗资源供给和诊疗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指导,组织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 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米锋说,各地要科学统筹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跨科跨院调剂力量,发挥医联体作用,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诊疗能力和重症识别转诊效率;要努力增开相关诊室和治疗区域,适当延长服务时间,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发挥中医中药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接诊能力和诊疗规范化水平。 他也说,要向社会及时公开、持续更新提供儿科、发热门诊等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发挥互联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方便群众就近就便有序就医;要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人群密集场所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和探访。 米锋呼吁,倡导“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相关疫苗。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家庭、单位内交叉传染。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家里如有儿童患病症状较轻,建议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发布会上通报,多病源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病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 2023年11月26日 5:07 PM

封面图片

针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研究确定了废水监测的六种优先病原体

针对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研究确定了废水监测的六种优先病原体 法国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以确定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废水监测 (WWS) 的关键病原体。利用德尔菲法,综合同行评议的证据和专家意见,根据其分析可行性、与奥运会的相关性和公共卫生价值,选择了六种优先病原体。该研究概述了将 WWS 作为预警系统实施的框架,并探讨了将其扩展到其他大规模集会的可能性。2024 年巴黎奥运会废水监测这项由法国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旨在确定适合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进行废水监测 (WWS) 的重点病原体,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时间分别为 7 月 26 日至 8 月 11 日和 8 月 28 日至 9 月 8 日。采用德尔菲法对病原体进行了评估,该方法综合了同行评议出版物中的证据和专家意见。由于 WWS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发挥的作用,它已变得更加突出。与临床监测数据相比,WWS 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成本效益高的监测工具,在监测SARS-CoV-2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因为无论感染者的症状和检测/寻求检测的行为如何,都可以获得病毒循环的数据。该工具还可作为预警系统。选择重点病原体研究选择的六种重点病原体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麻疹病毒、SARS-CoV-2 和麻疹病毒。这些病原体的选择基于三个纳入标准:分析可行性、与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和病原体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公共卫生政策的参考价值。方法和专家共识最初编制了一份 2024 年巴黎奥运会监测的 60 种病原体清单。随后,通过审查同行评议出版物中证明污水中可检测到病原体的证据,对这些病原体的分析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并将清单细化为 25 种病原体。由 32 位专家组成的小组评估了这些病原体与决策标准的相关性和附加值,并提出了另外 5 种病原体。专家小组共对 30 种病原体进行了评估,如果专家之间达成 70% 的一致意见,则认为已达成共识。虽然麻疹最初没有达到共识的门槛,但由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流行,以及在巴黎奥运会期间输入和传播的风险增加,因此也被纳入其中。公共卫生相关性基于废水的监控虽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自从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被用于为公共卫生行动提供信息以来,它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势头,目前正在讨论是否可以将其应用扩展到其他病原体和环境中,如大规模集会。这项研究是为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制定和实施 WWS 战略的起点。它提供了一个示范框架,用于确定大规模集会中针对具体情况的 WWS 目标,如果取得成功,可以鼓励今后类似的活动采用类似的 WWS 战略。补充规划和完善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实施该策略之前,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作者建议利用现有的 54 个站点网络,对法国各地污水处理厂的 SARS-CoV-2 循环情况进行监测。在废水采样策略提案获得批准后,将选择负责采样的操作人员和合作实验室。需要对实验室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效率和成本效益。如果存在技术限制,可以调整采样策略,进一步完善病原体目标和/或 WWS 目标。为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制定的世界水资源系统计划将作为一种探索工具,为继续监测巴黎废水中的麻疹病毒、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提供试点。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在,目前肺炎支原体已非儿科就诊首因,前三位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在北京,目前肺炎支原体已非儿科就诊首因,前三位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合胞病毒上升到第三位。 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传播,病人感染后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合胞病毒潜伏期通常为2-8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症状。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呼吸专科主任医师高薇薇表示,合胞病毒的传染性约是流感的2.5倍,如果儿童在0-1岁这一阶段出现合胞病毒严重感染,可能对其肺功能影响比较严重,甚至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合胞病毒和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一样,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一些区别。 目前我国尚无上市的合胞病毒疫苗和特效治疗药。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易发生家庭传播,在暂无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应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预防感染。 来源:

封面图片

台机场对陆港澳旅客实施病毒检测 流感病例最多

台机场对陆港澳旅客实施病毒检测 流感病例最多 中国大陆呼吸道疾病暴发,台湾机场对从陆港澳入境的旅客进行病毒检测。截至目前,检测到最多的是流感病例,未检测出肺炎支原体病例。 综合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报道,台湾疾管署自11月26日起在 台北、桃园、 台中及高雄四处国际机场实施“定点监测 鼓励采检”措施。 台湾疾管署发言人罗一钧星期五(12月1日)说,相关措施是针对从陆港澳入境有症状(类流感)的旅客,检验包含流感病毒、冠病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7种病毒及四种细菌。 罗一钧说,台湾各机场首四天(11月26至29日)共采检38人,其中13例为流感病毒、三例为冠病病毒、三例为腺病毒、两例为鼻病毒,六例为阴性,另有11例检验中。 罗一钧称,依据目前监测资料与检验结果,中国大陆呼吸道感染症疫情目前评估风险不变,仍是已知病原于社区高度流行。 他也通报,目前台湾类流感疫情已连续七周下降,主要流行的是流感与腺病毒,但也只是低度流行,不需要过度担忧“支原体之乱”。 近期中国全国呼吸道疾病病例急剧上升,流行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和冠病病毒等,导致中国各地儿童医院和门诊人满为患。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持续监测、观察社区疫情状态。不过,世卫组织称,中国目前的呼吸道疾病激增数比冠病之前更低,最近也没有发现新的病原体。 2023年12月1日 1:39 PM

封面图片

中疾控:未来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继续下降

中疾控:未来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继续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表示,根据我国12月11日到17日这一周的监测结果,近期我国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开始呈下降趋势,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量,以及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的构成比有所下降。总体来看,当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呈现以流感病毒为主,其他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其中,流感活动现在处于高位,但是开始呈下降趋势。肺炎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这些其他病原体呈现波动变化,新冠病毒活动处于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专家研判认为,在未来一周,我们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还是继续下降的趋势,病原体也是以流感病毒为主。

封面图片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 专家建议确认病原学后再用药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 专家建议确认病原学后再用药 随着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中国呼吸疾病专家建议要确认病原学以后再用药。 根据中国网消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星期一(11月13日)召开记者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情况。 对于网传很多人说自己全家都感染了支原体肺炎,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很多成年人感染的是冠病的提问,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说,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之一,根据2016年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以及有关数据监测,肺炎支原体是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每年秋冬季高发,儿童和青少年易感。 童朝晖指出,肺炎支原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在人口密集场所,比方说幼儿园、学校会导致集中爆发流行。家庭成员感染支原体也是比较常见的。 童朝晖说,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冠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症状相似,可以通过抗原以及核酸检测的方式来明确病原学诊断。所以建议大家在确认病原学以后再用药,而不是靠猜想滥用药。 针对中国冠病发展趋势和冠病病毒会否再出现变异的提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说,中国近期冠病病毒感染疫情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今年8月下旬至今,中国报告冠病病毒感染病例数已连续10周下降,发热门诊、哨点医院冠病病毒核酸阳性率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王大燕介绍,全球和中国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和中国流行的冠病病毒变异株都属于奥密克戎。最近一周采样的病毒测序结果显示全部为XBB的亚分支,未发现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的变异株。 2023年11月13日 9:04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