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宣称将在周一公布针对半导体和芯片的关税细节。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川普将对半导体展开调查 恐祭新关税

川普将对半导体展开调查 恐祭新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展开关税战,对中国不断加征关税至145%,使得全球市场风声鹤唳,政府11日公告对等关税豁免智能手机、电脑及其他多数来自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排除,让苹果(Apple)、辉达(NVIDIA)等主要科技业获得喘息。 不过多家媒体指出,白宫将对半导体展开新一轮国家安全贸易调查,届时可能会对芯片产业施加其他新关税。 #半导体 #关税 #经济制裁 #芯片

封面图片

台湾突发7.3级地震 对半导体产业影响几何?

台湾突发7.3级地震 对半导体产业影响几何? 几乎同一时间,有报道称,日本西南部冲绳县也于当地时间今天早晨08:58分(与台北时间相差一个时区,所以是同时发生)左右发生7.5级地震。据NHK报导,日本气象厅已发布海啸警报,宫古岛、八重山地区和冲绳本岛地区预计会出现波高3公尺海啸,呼吁民众尽快逃生。不过,根据查询相关信息确认,日本媒体报道的地震与发生在中国台湾花莲地区的地震实际是同一起地震。由于中国台湾是全球半导体及面板制造重镇,日本也是全球半导体设备、材料、芯片制造重镇,而半导体及面板制造不仅对于精度要求非常高,同时,前段制程还会使用较多的化学药剂与气体(大半都属于有毒物质),如果地震强度较大,则可能会出现机台故障、化学药剂与气体泄漏等问题,进而造成生产中断。因此,外界尤为关注此次地震是否影响到了相关半导体厂商的生产。从台湾半导体级面板厂商的分布来看,在此次地震最大震度的花莲地区,相关厂商并不多,主要是DRAM大厂南亚科技、面板厂商友达等有在花莲设有厂区。不过,在半导体及面板厂商聚集新竹、桃园、台北地区,地震震度也达到了5-,预计将会对相关厂商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台湾部分半导体及面板厂商分布据中国台湾《联合报》报道,受此次地震影响,台湾半导体重镇新竹科学园表示,目前厂区内的水、电、污水处理厂、实验中学、幼儿园和竹科所管辖工地,均无异常。目前竹南园区包括群创、力积电、台积电先进封装AP6厂、晶元光电等厂区人员均疏散,部分机台正常预警性停机,但无异常。此外,友达、旺宏等,厂内人员也在地震发生时疏散,部分机台正常预防性停机,但无异常。力积电回应称,无人员受伤、无产线中断,但要确认石英炉管有无损坏中、确认机台设备有无损坏中。京元电表示,无人员受伤、无产线中断、无石英炉管损坏、无机台设备损坏及其它灾害发生,全厂人员疏散。达迈科技表示,厂内无灾情、无人员受伤、无产线中断、无石英炉管损坏、无机台设备损坏及其它灾害发生,全厂人员进行疏散。另宜兰园区、新竹生医园区厂商回报均正常。龙潭园区内厂区人员均疏散,部分机台正常预防性停机,但无异常。至于此次地震对日本的影响,由于地震发生在距离日本冲绳县附近海域相对较近,但当地并没有什么半导体产业,且距离日本半导体产业极大聚集地相对较远,预计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目前,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主要集中在位九州岛,本州岛的关东、东北区域,北海道地区虽然目前仅有Rapidus一家半导体制造商,但未来有望形成一个新的半导体集聚地。其中,距离冲绳最近的是九州岛地区,当地有索尼、罗姆、台积电JASM的晶圆厂等。但是,九州岛地区与冲绳的直线距离大约有700多公里,距离此次地震震中的花莲外海地区就更远了。因此,预计不会对日本半导体产业有什么影响。日本半导体产业链分布图(2011年)日本近三年半导体产业投资分布图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台湾及日本地区本身处于地震带上,经常会发生地震,一旦发生强震则可能会给晶圆厂及面板厂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当地的半导体及面板厂在建厂时都会考虑到地震风险,比如对于建筑物的耐震度要求在7级以上,精密设备由于价格高昂,对于耐震度的要求也提升到了4到5级以上,同时还有自动停产等各种保护措施,一旦遇上强震,自动保护措施就会启动,以降低损失。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在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即便日本及中国台湾地震频发,两地的半导体集群依然在持续壮大,相关投资依然非常的热络。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知情人士称,拜登政府正为针对半导体及半导体生产设备实施新的出口管制做准备。这是旨在抑制中国生产速度最快、最尖端芯片潜

#本周热读 知情人士称,拜登政府正为针对半导体及半导体生产设备实施新的出口管制做准备。这是旨在抑制中国生产速度最快、最尖端芯片潜力的最新努力。知情人士表示,美国政府已在就此争取关键盟友的支持,以使美国不是唯一实施限制的国家。

封面图片

知情人士称,拜登政府正为针对半导体及半导体生产设备实施新的出口管制做准备。这是旨在抑制中国生产速度最快、最尖端芯片潜力的最新努力

知情人士称,拜登政府正为针对半导体及半导体生产设备实施新的出口管制做准备。这是旨在抑制中国生产速度最快、最尖端芯片潜力的最新努力。知情人士表示,美国政府已在就此争取关键盟友的支持,以使美国不是唯一实施限制的国家。

封面图片

对半导体国际化人才流失的思考

对半导体国际化人才流失的思考 熟悉芯谋研究的朋友们都知道,芯谋研究做了大量国际化工作。例如去年ST与重庆达成重磅合作,在重庆落地先进的碳化硅工厂;博世碳化硅项目合作伙伴的选择,芯谋研究都在其中发挥了些许作用。还有2023年张江高科·芯谋研究集成电路产业峰会请到了恩智浦全球CEO Kurt Sievers出席,这是去年中国所有公开的半导体大会中,唯一一个全球领先的国际半导体企业现场参加的会议。在此过程中芯谋研究深深地认识到,国际化需要很多外在和内在条件,尤其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在此不妨用一篇旧文,从人才的角度来看中国半导体国际化的机遇是何等珍贵,推动中国半导体的国际化是何其难也。2021年初以来,半导体行业有几则重磅人事消息引起大家关注,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宣布退休计划;德州仪器前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煜华宣布离职;前AMD全球副总裁李新荣离职并加入壁仞科技;新思宣布陈志宽将于2022财年上半年卸任联席首席执行官一职;Cadence CEO陈立武将于今年12月15日转任公司执行董事长,不再担任CEO……这些国际半导体公司中位居高位的华人陆续离职,此前他们负责国际半导体企业中国区的战略发展,对中国产业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些华人高管的离开,并没有新的华人来接替。有些国际公司甚至撤走了研发中心,背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人揪心。内有“碰壁”,外有“诱惑”如下图所示,芯谋研究整理了过去几年国际半导体大厂华人高管离职信息。他们在国际大厂任职多年,有些兢兢业业从事技术研发;有些是职业经理人,搭建了国际企业和中国产业的桥梁。在他们任期里,为国内半导体产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他们的离职将对产业、对国际关系、对人才输送有着巨大影响。当然下图只是公开的重磅人事消息,在很多国内初创的半导体企业的高层中,活跃着很多从国际半导体大厂离职的人。鉴于复杂的中美关系,国际公司的华人高管人数在不断减少,一方面由于华人很难升到国际公司的核心岗位上,导致华人高管会遭遇无形的天花板,限制个人发展。另一方面,华人不善言辞,更注重实干。碍于表达和性格的因素,很难在刀光剑影的国际大公司高层吃得开。既然升不上去,那就干脆离开,到国内公司发光发热。与华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印度裔国际高管善于抱团,Intel Inside成了India Inside。如果一家公司有一个印度人,会有更多的印度人加入,“举贤不避亲”的现象为他们积累了丰厚的人脉。同时,印度裔把MBA看得和技术一样重要,让他们拥有不错的管理才能。所以印度盛产职业经理人,业界听说了不少印度职业经理人在国际大公司“开挂”的故事。当然,华人的离职除了“碰壁”还有“诱惑”。随着国内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大量资金投入到半导体,国内的半导体公司站到了历史舞台上。这样的历史机遇下,那些在国际公司做高管的,做团队领导的,做技术带头人的大佬们,甚至技术平平的工程师们都看到了机会,纷纷涌入国内半导体发展的大潮中。此前在国际大厂的华人一般会熬到40多岁,升到总监以上的位置再回国发展。也有不少将自己的一辈子交给了国际大厂,将其作为职业归宿,最终功成身退。原来产业人士的职业规划多选择在国际大厂晋升,一步步往上完成自己的财富积累,实现自己的产业价值。如今,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年轻的“大咖”在国内创业,他们的履历上有着漂亮的国际半导体大厂工作经验,但年限较短。有些大厂由于出来寻找创业机会的年轻人太多,导致了严重了人才流失问题。愿意在国际公司坚持下去的人少了,职级也变低了,也缺少了必要的积累。桥梁消失,合作受阻对于国际半导体大厂的华人离职现象,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单纯认为对国内产业发展不利。在特殊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从利和弊两方面看待这种现象。毫无疑问,国际大厂的资深专家,不论是擅长管理的职业经理人还是专长技术的技术大咖,选择加入国内半导体企业或者在国内创业,都非常有利于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首先是为国内半导体产业补充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例如曾经的海归如陈大同、武平等人,都开创了一个时代。如下图所示,科创板中不少半导体企业的创始人也是海归,他们涉及材料、设备、设计等多个领域,他们在国际大厂的积累对自己的创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的海归,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和机会大不一样,在高端技术的积累上可能不如此前。科创板半导体已/待上市企业创始人/董事长/CEO国际大厂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华人在国际半导体大厂中担任高级职业经理的人数量在不断减少。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的退休便是典型例子。杨旭35年职业生涯全部交给了英特尔,推动了英特尔和中国PC产业发展,拓展了英特尔在中国生态的全面建设,可谓是英特尔与中国之间的一座桥梁,更是中美产业的一座桥梁。纵观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很少有如此典型的代表。与此同时,国内产业的发展热潮提供了“离职契机”。各地政府对产业的重视,招商的热情,让国际大厂出来的人有了创业的土壤。资本的喧嚣也让产业鱼龙混杂,一时间创业的号角四处响起,不少国际大厂的华人也被招于麾下。由于大环境的变化,一些国际大厂已经将研发中心撤走,回到了曾经只有销售部门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国际企业与国内的客户的交流合作,也影响了人才培养和输送。随着掌管国际企业中国区的华人的离开,也很难再有华人接班,未来合作难度加大,必须引起重视。结语半导体是一个开放合作、追求互赢的产业,全球产业链分工让彼此联系紧密。国际半导体大厂中的华人高管是中国与世界半导体合作的桥梁,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实现了彼此的共赢。现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内外逢源的时代结束了,堪做国际化“桥梁”的人才越来越稀有。越是这种艰难时刻,越要认识到国际化的重要、国际化的机遇难得,越需要有能力推动国际化的产业人多出一把力,继续推动和维护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际化。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特尔 #半导体 #芯片 #新闻

#英特尔 #半导体 #芯片 #新闻 英特尔变了! 外媒:要争半导体制程领先地位 美国半导体代表性公司英特尔(Intel)近期话题不断,在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美国优先」的大旗下,英特尔意图重振半导体制程的领先地位,24日在加州圣荷西举行的会议上,英特尔表示最新购买的High-NA EUV曝光机已投入生产,外媒分析,英特尔不想再重蹈覆辙,这次快速拥抱新一代EUV技术, 展示出重夺半导体技术龙头的决心。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