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连锁炸鸡店德克士(Dicos)近日推出新产品,但产品外观引人不适,网民更笑言形似粪便,「拉都拉不出这么像的」。

内地连锁炸鸡店德克士(Dicos)近日推出新产品,但产品外观引人不适,网民更笑言形似粪便,「拉都拉不出这么像的」。 4月28日,德克士某门店的店员介绍,「黑金藤椒脆皮小酥肉」在3、4天前上架,新产品的销售额挺好,并没有收到顾客关于产品外观问题的反馈。另一门店值班经理表示,「黑金藤椒脆皮小酥肉」是由公司统一配送的半成品,表皮使用「黑金粉」,炸制后呈黑色。 在社交平台上,网民纷纷表示德克士「黑金藤椒脆皮小酥肉」的外观引人不适,「哇塞看起来是屎」、「便秘后的陈年积屎」,也有人调侃称「大厨现拉」、「我去厕所做给你」、「有点干啊,多喝点水」、「拉都拉不出这么像的」。 1994年,德客士在成都经营首间门店;1996年,德客士被台湾顶新国际集团收购,并更名为德克士。根据德克士官方发布的《2023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2013年,德克士门店数突破2000间;2021年,其门店数突破3000间。 根据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2022年至2024年,其累计开店数量为1053间,但截至 2025年1月10日,德克士门店数仅为2471间,以此数据推断,3年时间,其累计闭店数量至少有1582间。 另据《界面新闻》,截至2019年4月,德克士在北上广深的门店约200间,但「窄门餐眼」显示,截至2025年1月10日,德克士在一线城市的门店仅剩98间。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过完618,我把用AI客服的店给拉黑了

过完618,我把用AI客服的店给拉黑了 意识到对方是机器人之后,陈杰试图换成人工客服,但连续发了好几次“转人工”,对方却无动于衷,依旧格式化地回复“为了节约时间,可以简单描述问题,XX帮您解决。”作为全球最热的几个概念之一,AI不仅是股市的兴奋剂,还成为了一家企业乐于拥抱改变的标志,尤其是生长于互联网浪潮的电商行业,几乎所有企业都在讲述自己的AI故事。但将视角切换到消费者身上,那些数字人主播、AI客服带来的或许并不是一个双方共赢的故事。在某电商的投诉平台上,关于“找不到人工客服”的问题投诉超过2.7万条。黑猫投诉App上关于找不到人工客服的投诉,图源:黑猫投诉从企业嘴里的“无所不能”到消费者口中的“一无是处”,我们当然可以将其视作科技与现实的落差,但如果想要解决问题,找到AI与人工交接棒的最佳位置,或许才是关键。AI在电商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三大件:AI主播、AI客服和AI电话营销。AI主播最近一次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是两个月前以刘强东为原型的“采销东哥”亮相京东直播间。上播的短短30分钟内,直播间的观看人数破千万,不仅用户停留时长是平日的5.6倍,它讲解的13款商品,订单量也环比增长了7.6倍。采销东哥,图源:网络贡献个人形象为AI主播造势,刘强东显然看好AIGC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在许多关于AI主播的故事里,它对各种带货话术信手拈来,控场、选品、炒气氛无所不能,可以替代真人主播和背后的一整个团队,帮助中小商户用可控的成本开辟出稳定的线上销售渠道。但AI主播真的有这么强大吗?或许未来可以,这个618还不行。“硅基研究室”在GrowGorgeous的AI直播间蹲守了4个小时,期间仅有两位观众尝试过和主播进行互动,从提出问题到回答问题,至少间隔了20秒的时间。并且,AI主播似乎并不能理解观众的提问。譬如当观众针对主播正在介绍的商品询问价格,AI主播只是公式化地回复“不同的规格和组合有不同的价格,请去链接中寻找。”话术重复,回复刻板,声音口型不同步,缺少刘强东这样的明星IP加持,观众显然对AI主播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四个小时内,直播间的观看人次仅从171爬升到了256。晚上9点再次进入直播间时,观看人次达到了2201,图源:GrowGorgeous直播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网上“AI直播风口论”层出不穷,实际上想找到一个AI主播并不容易,“硅基研究室”刷了两天各大直播平台,只找到1个使用AI主播的直播间。如果你用AI主播作为关键词搜索,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人假扮AI的秀场直播,另一种则是教人用AI开播赚钱的卖课主播。显然,在“授人以鱼”和“售人以渔”之间,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后者。踪迹难寻的AI主播的反面,是泛滥成灾的AI电话营销。每到大促期间,以化妆、护肤为代表的品牌,会利用AI主动拨打用户电话推销相关产品。但这种主动入侵消费者生活的营销方式真的能给品牌带来销量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小红书等平台上,许多用户受这些电话困扰,却又因为担心错过工作电话而不得不逐个接听。相比于技术尚未成熟AI主播,和过于侵扰生活的AI电话营销,AI客服似乎是那个现阶段最有希望帮助消费者改善体验的选择。客观来说,作为一名客服,AI至少能在产品介绍阶段拿到高分。与真人相比,它更有耐心,回复更及时和详细,24小时无休。可一旦面临意外情况,譬如陈杰那样,AI客服在之前建立起的良好印象便会在瞬间荡然无存。“硅基研究室”选择了多个电商平台的10家品牌旗舰店,询问产品详情时发现,其中7家店铺直接由AI客服进行答复。对于常规性问题,譬如质量、发货时间、库存等,AI客服大多能立即作出准确答复。但对于个性化问题,AI客服往往答非所问,而此时只有个别店铺会自动转为人工服务。不过,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像陈杰这样的屡次寻找人工客服无果的现象或许并不多见。随机选择的店铺中,部分将“转接人工”设置成了第一轮对话的选项,其余被要求转接人工之后,也迅速将对话交给人工接管。大多数品牌的人工客服并不难找,图源:淘宝众所周知,这一轮AI热由OpenAI的ChatGPT点燃,LLM(大语言模型)带来的通用能力使AI的临场演变能力更强,看上去仿佛无论用户提出什么问题,都能做出回答即便答案有可能是胡言乱语。但问题在于,消费者不论是点进直播间,还是向客服寻求帮助,目的显然都不是为了欣赏对方多么能言善辩,而是来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虽然“说”在主播和客服的工作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真正的得分项仍在最后的“做”上。而从“做”这个维度出发,AI实际上没有被赋予任何权限。而人类不“放权”给AI,实际上也是因为前车之鉴。2023年12月,有个外国用户诱导一家接入ChatGPT接口的车行AI客服用1美元售出了一辆雪佛兰。当车行封堵住相关漏洞后,另一名用户通过冒充自己是Open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又诱导该车行的机器人免费送出了车辆。两次上当,该车行最终不得不关闭了AI客服功能。显然,无论是AI三大件中的哪一件,都不像人类那样具备判断力,也就无法真正被赋予权力去“做”一些事,因此几乎不可能达到和人类等同的服务效果。于是问题随之而来,既然AI还不够好用,那为什么商家们愿意冒着给消费者留下坏影响的风险上马各种AI工具呢?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这当然是答案之一,但往深层次挖掘,电商平台的考核和电商的波动性,或许才是更关键的线索。以AI客服为例。“我们作为商家,也知道目前市面上的AI客服服务大多不太好用。”经营服装网店的店主朱微告诉“硅基研究室”,“但电商品牌有3分钟回复率的要求,而且会列入考核标准之中。”所谓3分钟回复率,是影响店铺服务分的关键指标之一。简单来说,服务分越低,店家的生意就越难做,因为不光消费者会敬而远之,平台也会采取一些的限制措施。以抖音为例,服务分在60到79分区间的商家,不仅被排除在平台的各种营销活动之外,本地推广还会受到限制,比如把你的门店放在搜索结果排序的最底下。为了考核合格,大多数网店都会大量使用AI客服,人工客服作为辅助。3分钟回复率是影响商家服务分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每到双11、618期间,订单量大幅度增长,如果临时增设人工客服,等高峰期过去就会面临出钱养闲人的问题。相比之下,功能可能没那么强大,但后续负担更小的AI客服,更容易成为商家的选择。究其根本,不论哪一类AI,只要是一项符合公司效益的合法选项,被广泛采用也是理所当然。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商家需要,各式各样的AI企业便开始像野草一样蓬勃生长,甚至可以说,AI三大件几乎已经成为了科技企业的“标配”。百度、阿里、网易等科技大厂旗下均有AI客服、数字人等业务。智谱AI、月之暗面、MiniMax等在这轮生成式AI热中冒头的潜力股,也先后推出了AI客服或类AI客服的产品。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小厂和经销商。根据《2023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报告》,2022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规模已达66.8亿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81.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都被称为AI客服,但因为AI背后的模型种类不同、资料库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客服与客服之间的能力也天差地别,好的AI客服能够准确理解问题并在需要的时候推荐人工,差的客服只能循环输出格式化的结果。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数字人领域。据清华发布的《数字人研究报告2.0》...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特斯拉将迎一季度“大考”:利润率料将下降 关注产品路线图

特斯拉将迎一季度“大考”:利润率料将下降 关注产品路线图 在盈利能力方面,特斯拉预计将实现营业利润1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40%。以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指标,华尔街预计调整后净利润为17.9亿美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33.2亿美元。据Visible Alpha调查的20位分析师称,华尔街预计不计入政策抵免的汽车毛利率为15.2%,低于去年同期的19%,为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最低。需求放缓引质疑特斯拉第一季度的表现堪称过山车。该公司公布的第四季度业绩令人失望,发布的2024年交付指导疲软且模糊,此外,第一季度交付量不及预期,且并未驳斥关于3万美元以下量产电动车夭折的报道,因此股价受到重创。截至周一收盘,特斯拉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约43%,在目前的七天跌势中下跌了19%。当前,特斯拉销量增长放缓,预计将对周二所公布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低于预期。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386,810辆,远低于预期的449,080辆;产量为433,371辆,也低于预期的452,976辆。产量与销量相差约4.65万辆,这激发了投资者对于特斯拉的担忧,该汽车制造商或正面临全球需求减弱,进而导致一轮又一轮降价。上周末,特斯拉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对其Model3、ModelY和其他车型进行一系列降价,进一步削弱利润率。传闻中的Model 2投资者还将关注特斯拉未来的产品路线图。人们期待已久的下一代平台将支持低于30,000美元的主流电动汽车(被称为Model2),该平台将使用革命性的“开箱即用”生产线,以低成本生产这些汽车。投资者对Model2的销量增长寄予希望,马斯克此前曾在1月承诺将在2025年推出这款低成本汽车,这位首席执行官或将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面对投资者关于Model2命运的尖锐问题。然而此前,外媒曾于4月初报道称,特斯拉已取消了Model2计划,并将重点转向在同一小型汽车平台上制造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马斯克最初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这是“在撒谎”,但至今仍未指出任何不实之处,也未澄清该车型的命运。Tanaka Growth Fund投资组合经理Graham Tanaka自特斯拉股票早期便看好这一牛股,但目前他称,由于Model2的不确定性和Cybertruck电动皮卡的生产缓慢,他在最近几天清算了最后的仓位。“Model 2本应是特斯拉商业模式的护城河,但至少它目前已经被推迟了。”他说,“我们认为明年持有特斯拉的风险会更大,因为我们不知道Cybertruck的量产速度有多快。”据了解,马斯克原本预计在周一会见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并宣布对一家汽车工厂进行重大投资,该工厂预计将生产一种小型、经济实惠的车型。但马斯克以“特斯拉责任繁重”为由,在最后一刻取消了会面。分析师中不乏看好Model2的声音。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的伊曼纽尔-罗斯纳(Emmanuel Rosner)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写道,Model2作为一种量产车型,将“重新拉动销量、利润率和FCF(自由现金流)加速增长”。这也意味着特斯拉的“牛市论”建立在特斯拉破解自动驾驶密码的基础上,而这需要通过一系列监管障碍,并获得足够的数据以训练软件。美国银行的约翰-墨菲(John Murphy)等分析师认为,Model2还没有死。“在24年第四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管理层提到该车正在研发中,乐观的SOP(投产时间)将是[2025年下半年],但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承认,由于引入了新技术,生产过程可能比预期的要慢,”墨菲在周一给客户的一份说明中写道。“在我们看来,特斯拉仍在开发Model2,因为它是公司增长故事的基础部分。”Robotaxi缔造未来?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仍是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制造商,市值约为4680亿美元,但与2021年11月创下的历史新高相比,已下降三分之二。从历史上看,特斯拉的估值主要基于电动汽车的大规模销售和自动驾驶汽车的突破性进展。自外媒报道Model2战略转移以来,分析师们注意到,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那些押注于销量快速增长的投资者逃离该公司股票。分析师说,这些投资者很可能会被其他愿意等待自动驾驶特斯拉的投资者所取代。马斯克多年来一直预测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即将问世,但由于工程和监管方面的巨大挑战,距离实现可能还有数年时间。特斯拉面临着有关其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诉讼和调查,这些系统并不能使汽车完全自动驾驶。马斯克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关于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战略的帖子引发了更多质疑。他最近开玩笑说,“Robotaxi”将在“8月8日”揭幕,大概指的是2024年8月。他后来发推文称,在自动驾驶上“走投无路”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举动。为激发消费者兴趣,特斯拉最近提供了“完全自动驾驶”的免费试用,并在上周末将该选项价格从1.2万美元降至8000美元。Cybertruck方面同样将引起投资者广泛关注。特斯拉希望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率,但它的最新车型Cybertruck或许并不能带来太多帮助,事实证明该车型难以量产。该公司没有单独报告这款皮卡的生产数字,但上周召回了从去年11月推出到今年4月期间生产的近3900辆汽车。周二,投资者可能会就马斯克是否坚持在2025年生产20万辆Cybertruck的目标寻求指导。马斯克表示,该车型在2025年之前不会产生正现金流。除上述关注点外,这家汽车制造商还可能面临其他质疑,如难以量产较新4680电池的困境,特斯拉需要这种电池用于Cybertruck,并希望部署到其他车型上以降低成本。然而,在上周特斯拉开始挥起裁员大刀、预计裁撤超10%员工之际,特斯拉的电池主管安德鲁·巴格里诺(Andrew Baglino)也于上周辞职。最后,特斯拉可能会谈及(也可能会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被问及)其他主要业务,比如特斯拉最近宣布裁员超过10%的情况,以及管理层对6月份即将举行的新股东投票的立场。这些投票涉及特斯拉公司注册地的变更,以及是否批准特拉华州法院宣布无效的马斯克2018年有争议的薪酬方案。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钟薛高创始人也要加入“真还传” “雪糕刺客”后又上演“红薯刺客”?

钟薛高创始人也要加入“真还传” “雪糕刺客”后又上演“红薯刺客”? 谈及直播还债,林盛坦言自己做好了头俩月挨骂的准备。5月28日,林盛在淘宝注册的账号“钟薛高老林”正式开启直播首秀。雷达财经了解到,林盛在这场直播中出镜时间约为四个半小时,该直播共吸引了84万多人次的观看,但截止发稿该账号的粉丝数尚未破两千。直播间里,林盛卖的红薯42.9元5斤。这个售价引发许多网友热议,有网友在直播间直接吐槽:“刚出了雪糕刺客,现在又来红薯刺客”。回顾钟薛高的发展史,这个诞生于2018年的网红雪糕品牌,曾凭借林盛的营销和包装在高端雪糕市场取得不俗的销量成绩。然而,“雪糕刺客”、“雪糕烧不化”等事件,却将钟薛高一次次地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仅仅几年时间,消费者们便见证了钟薛高的大起大落。尽管林盛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跑不赖不怂”,但钟薛高目前的境况并不乐观。天眼查显示,目前,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达983.13万元;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及林盛被下达限制消费令;该公司目前还有7条股权冻结信息。创业不成功,不如直播卖红薯?浩瀚的互联网海洋中,一个又一个因创业失败而背负巨额债务的失意者们相继涌入直播间,试图通过直播带货上演“真还传”。罗永浩凭借交个朋友上演“咸鱼翻身”的戏码后,被调侃“下周回国”的贾跃亭不久前也宣布将通过包括直播带货形式在内的个人IP商业化还债……而就在5月28日,一手打造出钟薛高这一品牌的林盛也已加入直播还债的队伍。早在今年4月,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就曾发微博称,钟薛高创始人林盛被“限高”后,坐了一晚上绿皮火车到北京。二人一起吃饭时,林盛对他说自己就是卖红薯也要把债还上。随后,林盛通过个人微博回应此事。林盛在微博中表示,“没有想到,我的一句朋友间承诺登上了微博热搜。虽然钟薛高目前面临诸多困难,但我们努力改变负起责任的决心没有改变。励精图治,肩负起对员工、伙伴和社会的责任!”今年5月,林盛曾做客吴晓波的直播间。彼时,林盛透露律师曾建议其换掉钟薛高的法人,但遭到他本人的拒绝。在谈到如何还债的话题时,林盛称公司可能会涉足直播等新业务,“不管卖雪糕还是卖红薯,都会一分一分,一点一点的去还员工、供应商的钱,会始终认这个账”。雷达财经注意到,目前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已在淘宝注册了名为“钟薛高老林”的直播账号,该账号的签名为“好好做产品,好好还债,好好在一起”。而在5月27日,“钟薛高老林”账号其实已经开启了一场直播。不过,林盛并未在这场直播中露面,负责出镜直播的工作人员表示,本场直播并非是正式直播,正式直播将在5月28日进行,直播间的背景上也写有“钟薛高老林直播卖红薯”和“钟薛高老林28日19点来”的字样。但从这场预热直播的效果来看,“钟薛高老林”直播间还有一些存在改善的地方。比如,直播开始时出镜主播的收音效果很差,甚至还能听到直播间其他工作人员谈话的声音。据雷达财经统计,“钟薛高老林”5月27日进行的这场直播共上架了18款商品,其中有5款商品为钟薛高的雪糕。因为供应链跟不上只有部分现货可卖的原因,其直播间还上架了红薯、麻花酥、挂面、茶叶、沙琪玛、瓜子、口香糖、洗手液、食用油等商品。5月28日,“钟薛高卖红薯还债能东山再起吗”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二的高位。不过,林盛能否通过直播带货上演“真还传”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截至发稿,“钟薛高老林”在淘宝平台的粉丝数尚未破两千,而该账号5月27日的预热直播观看人数也仅有2.5万。5月28日晚19时,林盛卖红薯还债的直播首秀如约登场。值得一提的是,“钟薛高老林”直播间的背景板上写有729这个数字。据林盛透露,这个数字是被公司拖欠薪资员工的人数,自己会努力把这个数字降下去。林盛在直播间坦言,钟薛高在过去的一年中运营得不太好,“主要是我的责任,我的问题,导致资金流非常紧张,甚至有大量员工的薪水、补偿金、报销没有及时兑付。不管公司发生了什么,我们积极反省,努力自救,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继续卖钟薛高、开直播或者做其他事情,希望能尽量把公司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一点点把欠的钱还上。”值得注意的是,林盛直播首秀时,其购物袋内几款钟薛高雪糕的关联店铺并非粉丝达234万的钟薛高旗舰店,而是一家名为“农历四月企业店”的店铺。据淘宝网店经营者信息显示,该店关联公司为杭州农历四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今年4月,注册资本达100万。同时,在这场直播的过程中,有消费者反映自己无法下单钟薛高的产品(地址无法送达)。林盛对此解释称,公司在关闭钟薛高的仓库,目前仓库只有三四个,很多区域无法覆盖,“公司在控制成本,撤仓,希望直播一段时间后,能慢慢恢复到现金流正常,我们再陆续把仓开起来。”网红品牌钟薛高的“红”与“黑”作为一手打造出钟薛高这一网红雪糕品牌的创始人,林盛其实深谙营销之道。早在还未创办钟薛高品牌之前,林盛就曾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在广告公司创业时期,林盛曾与不少知名品牌有过合作,像冠生园、大白兔、康师傅等快销品牌都曾是林盛的甲方。在众多的合作案例中,林盛操刀的两起雪糕品牌营销案例更是让其在业内获得了不少认可。在林盛公司的营销助力下,起家于东北的马迭尔成功走出东北;而在林盛公司的操盘下,另外一家来自东北的雪糕品牌中街1946也成为了国内知名的网红雪糕品牌。与其一直给他人做嫁衣,不如直接自己下场。2018年,林盛正式决定亲自进军雪糕赛道。从百家姓中摘取的“钟”、“薛”、“高”三个字,成为了林盛创办雪糕品牌的名字。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钟薛高”与“中雪糕”同音,寓意着中国人自己的雪糕。而林盛过往操刀其它雪糕品牌的经验,也被运用到了自家的钟薛高之上。瓦片式的外观、回字形的花纹、写满广告文案的雪糕棍,成为了林盛帮助钟薛高提高身价而量身打造的包装方案。在林盛看来,做品牌必须先让自己成为网红。网红是通向品牌的必经之路,就像20年前CCTV是通向品牌的必经之路一样。成为网红之后,再努力走向长红,坚持加上时间才会变成品牌。得益于林盛过往的成功案例,许多投资方随即便向钟薛高投来关注的目光。天眼查显示,自成立以来,钟薛高累计获得过4轮融资,包括真格基金、经纬创投、峰瑞资本、头头是道、天图投资、元生资本等在内的投资方都曾给予钟薛高真金白银的融资支持。在精准的营销包装和资本的强势助力下,钟薛高的成长速度十分惊人。有数据显示,成立仅仅三个月的时间,钟薛高线上首发的6款原创产品一经发售便全部售罄。2018年双十一当日,钟薛高推出的2万份零售价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在15小时内全部售罄。成立16个月之际,钟薛高的营业收入便达到了1亿元的规模。在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的一年时间里,钟薛高共计卖出1.5亿只雪糕,增长高达176%,其营收更是再度飙升至8亿元的水准。而同年天猫双十一冰品销售第一名的得主也是钟薛高,排在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分别是同样定位中高端的倾心冰淇淋和林盛曾操盘过的中街1946。截至2022年5月,钟薛高的累计雪糕出库数达2.2亿片。不过,看似风头无两的钟薛高,也时常卷入各种争议之中。产品并不算“亲民...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燃油车沦为少数派 昔日“电动爹”反杀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燃油车沦为少数派 昔日“电动爹”反杀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访问:Saily - 使用eSIM实现手机全球数据漫游 安全可靠 源自NordVPN 随后,还不忘给自家的增程技术站台:“增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即使当油车用,不充电也能比燃油车省一半的油。”看到这,估计很多了解新能源行业的人,都会想起似曾相识的一幕。2021年NIO Day结束后的媒体采访环节,蔚来董事长李斌就吐槽到:“我简直就完全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大家还要买油车。多怀旧才会买油车?我现在完全想不出来,能闻点汽油味,别的还有什么好。”尽管这段话其实是被掐头去尾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段时间,李斌没少因为这几句“暴论”被网友指责,说这是现代版“何不食肉糜”。以至于每次蔚来有点风吹草动时,网友都会翻出这段视频diss一波。2年之后,李斌也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对自己曾经的“油车论”正式道歉:“我承认我说错话就是说错,那么多油车用户,他买油车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家里真的没法装充电桩,有的人可能自己想买但家里人不让他买。还有很多人从来都没试过电车,还有很多人对电车有担心。我觉得我这话说得可能太早了,如果再过十年,哪怕再过五年,可能都会好一些。”“电动车淘汰燃油车”,行业里年年都在说,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也没淘汰掉。李斌曾经在diss燃油车上栽跟头,余承东就不怕被舆论反噬吗?殊不知中国汽车市场结构,已经悄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段时间,乘联会公布了4月份1-14日,也就是4月上半个月的汽车零售数据。整个中国乘用车市场大盘一共卖了51.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卖了26万辆。掐指一算,4月上半月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0.4%!这意味着,现在新购车的车主里已经有半数以上选择了新能源,买燃油车的人反而成了少数派。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以往都是按月稳定发布数据的乘联会,这次十分罕见的公布了半月的数据。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哪怕对整个中国汽车工业来说,都是里程碑式的时刻。我们中学学生物课的时候,曾经学过一个叫“生物种群增长曲线”的东西。一般情况下,一个生物种群数量的发展过程,会遵循一条S型曲线,在种群数量达到50%的时候,其增长的速度恰恰是最快的。再来捋一捋最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根据图表画出一条折线图会发现,总体呈现出来走势,出现了“前段平缓,后段上扬”的形状,跟“生物种群增长曲线”的前半段何其相似?这意味着,在新能源渗透率刚好达50%这个历史节点下,确实存在新能源汽车短期内加速爆发,将燃油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压殆尽的可能。喊了那么多年的“燃油车命不久矣”,可能真的要成真事了。实际上,这几年唱衰新能源车的人也不在少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坚定的燃油车用户动摇,进而开始接受新能源车了呢?首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产品和技术的更新迭代。具体来说就是,这几年新上市的车型,绝大多数都是新能源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世。反观燃油车这边就显得愈发沉闷了,新产品却很少。刚过去不久的2024北京车展就是个典型例子,亮相的新车中有80%以上都是新能源车,燃油车已经少到掰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了。很难想象在5年前的大型国际车展中,当时作为稀有产物的新能源车,还要让主办方单独开一个“新能源馆”。从这次车展的声量上也可以看出,新能源车的关注度是远超燃油车的。想让燃油车在传播方面战胜新能源,也确实有些难为人了。毕竟从技术层面来说,以内燃机+变速箱为核心的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短时间难以突破的瓶颈。而在功能优化方面,受制于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仍然处于分布式ECU架构的约束,使其在增减功能方面格外棘手。反映到车上就是,一到了改款换代,顶多就是外观内饰改改风格设计,一拉配置表几乎没什么变化,诠释着什么叫“挤牙膏”。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怎么宣传太正常不过了,说过的话早就说完了。最后只好用“全新一代”这四个字来掩饰一下尴尬的气氛。再来看看新能源汽车这边,就是完全不同的一幅场景了。2018年以前,电动车常常因为致命的短板“腿短”,被人诟病为“电动爹”。标称NEDC续航200km,冬天续航一打折就只剩100km,更可怕的是有时候还基本充不进去电,加热电池都要等好久。再加上充电基础设施远不如现在这么完善,使得当时的电动车一旦远离了家充桩,几乎是无法生存的。现在,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问题,早就不再是问题了。对于纯电动车而言,800V高压快充技术的出现,配合高功率超充桩,已经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补充续航200+km”了,在补能效率上已经丝毫不逊于加油。哪怕是普通的400V车型、或者充电桩的能力不够,充电功率基本也在60-120kW,用一小时的时间充个300-600km也并不算难事。在续航方面,现在市面上除了宏光MINI那种微小型电动车以外,标准的家用车续航基本上都在600km上下,700-800km也不鲜见。如果仍然有里程焦虑的话,再多花个几万块钱上大电池,有的车型续航甚至可以顶到1000公里。公共充电桩方面,2018年全国保有量只有77.7万根,截至2024年3月,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290.9万座,相当于6年翻了将近4倍!这也就意味着,除了某些集中出行的节假日之外(服务区加油站也要排队),纯电动车已经可以做到脱离家充桩束缚,说走就走的出远门了。展望一下短期未来,最近大红大紫的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一旦在车圈普及,纯电动车很可能会全面迎来“1000公里续航时代”。同时,还有望彻底告别自燃焦虑。另一边,带“油箱”的增程和插电混动车型,在续航方面自然不必多说,动不动就1000公里以上。哪怕是纯跑高速,油耗也比燃油车要省。更可怕的是,这些插混车型在城市工况下油耗往往能减半!所以综合来看,无论纯电、插混还是增程,腿短已经不再是电动车的弱项了,甚至反而成了长处。而在用车经济性方面,电动车又要好于燃油车。智能化方面就更不用多说了,系统控制电机的精度是远高于内燃机的,使得电动车在智能驾驶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况且现在城市领航辅助驾驶这种高阶智驾功能,那么多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的运行,以及庞大的算法在智驾芯片中计算,这些都是要耗电的。如果传统燃油车要做高阶智驾的话,首先电的供应就是个大问题。指望小电瓶里那半度电,实在是有些不现实:要知道某些高端车型甚至要配2块小电瓶,才能维持主动悬架、音响、座舱等设施的用电。而除了技术以外,购车价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时间同样还是回到2018年以前,那时的电动车相比燃油车,购车成本毫无优势可言。举个例子,那个时候的老款比亚迪秦DM,指导价是13.29-14.29万元。而现在主流的什么L2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哪怕是360°全景影像之类的配置,全都没有。再来看看现在,去年新能源车企的宣传主题是“油电同价”。到了今年年初,比亚迪带着荣耀版这么一搅和,已经到了“电比油低”这个阶段了。再到现在,新能源仍然在一轮又一轮的大幅降价特斯拉降价1.4万元,理想在前几天也降了1.8-3万元不等……你会发现,去年在降价潮中还有一丝生机的燃油车,今年有不少已经不见踪影了,头部的车型也在苦苦挣扎。这充分说明,除了BBA这种带有豪车光环的品牌以外,大部分燃油车已经被价格战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尽管新能源品牌们也在价格战里厮杀,但日系燃油车销量的...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