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资讯: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资讯: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2025年反诈骗保护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Act 2025)将于7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律,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限制潜在受害者的银行账户交易”,防止其在受骗前将资金转账给诈骗集团。 该举措由新加坡内政部(MHA)宣布,旨在“堵上反诈骗体系的最后一道缺口”,强化事前干预能力,保护公众财产安全。 核心措施:警方可冻结“潜在被骗者”账户 根据新法,若警方或商业事务局官员(Commercial Affairs Officers)认为某人有“合理可能”会把钱转给诈骗分子,或提现、申请信贷用于转账给诈骗者,就可签发“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命令银行临时冻结其银行服务,包括: 线上转账(网银、手机银行、PayNow)、 柜台业务、ATM提现、 信用卡交易与贷款提款等。 此举将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即警方在尝试与当事人及其家属沟通无效后方可采取。 涉及银行及执行规则 限制令将默认适用于新加坡七家系统性重要银行: DBS星展银行,OCBC华侨银行,UOB大华银行,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马来亚银行(Maybank),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若发现潜在风险,其他银行账户亦可能被纳入。 执行周期与申诉机制 每次限制令最多有效30天,可延长最多5次(总计180天),到期自动失效。若警方认定当事人已不再有被骗风险,可提前取消限制令。当事人或共同账户人可向警察总署署长提出申诉,结果为最终决定。 若确因日常生活需要用款(如缴费、购买生活必需品),可向警方申请临时豁免,个案处理。 新加坡内政部国务部长孙雪玲表示: “这项新法律,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能果断行动,阻止钱财落入诈骗集团之手。” “它是保护公众安全、阻断诈骗资金流的关键工具。”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2025年反诈骗保护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Act 2025)将于7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律,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限制潜在受害者的银行账户交易”,防止其在受骗前将资金转账给诈骗集团。 该举措由新加坡内政部(MHA)宣布,旨在“堵上反诈骗体系的最后一道缺口”,强化事前干预能力,保护公众财产安全。 核心措施:警方可冻结“潜在被骗者”账户 根据新法,若警方或商业事务局官员(Commercial Affairs Officers)认为某人有“合理可能”会把钱转给诈骗分子,或提现、申请信贷用于转账给诈骗者,就可签发“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命令银行临时冻结其银行服务,包括: 线上转账(网银、手机银行、PayNow)、 柜台业务、ATM提现、 信用卡交易与贷款提款等。 此举将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即警方在尝试与当事人及其家属沟通无效后方可采取。 执行周期与申诉机制 每次限制令最多有效30天,可延长最多5次(总计180天),到期自动失效。若警方认定当事人已不再有被骗风险,可提前取消限制令。当事人或共同账户人可向警察总署署长提出申诉,结果为最终决定。 若确因日常生活需要用款(如缴费、购买生活必需品),可向警方申请临时豁免,个案处理。 新加坡内政部国务部长孙雪玲表示: “这项新法律,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能果断行动,阻止钱财落入诈骗集团之手。” “它是保护公众安全、阻断诈骗资金流的关键工具。”

封面图片

新加坡新闻: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新闻: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2025年反诈骗保护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Act 2025)将于7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律,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限制潜在受害者的银行账户交易”,防止其在受骗前将资金转账给诈骗集团。 该举措由新加坡内政部(MHA)宣布,旨在“堵上反诈骗体系的最后一道缺口”,强化事前干预能力,保护公众财产安全。 核心措施:警方可冻结“潜在被骗者”账户 根据新法,若警方或商业事务局官员(Commercial Affairs Officers)认为某人有“合理可能”会把钱转给诈骗分子,或提现、申请信贷用于转账给诈骗者,就可签发“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命令银行临时冻结其银行服务,包括: 线上转账(网银、手机银行、PayNow)、 柜台业务、ATM提现、 信用卡交易与贷款提款等。 此举将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即警方在尝试与当事人及其家属沟通无效后方可采取。 涉及银行及执行规则 限制令将默认适用于新加坡七家系统性重要银行: DBS星展银行,OCBC华侨银行,UOB大华银行,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马来亚银行(Maybank),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若发现潜在风险,其他银行账户亦可能被纳入。 执行周期与申诉机制 每次限制令最多有效30天,可延长最多5次(总计180天),到期自动失效。若警方认定当事人已不再有被骗风险,可提前取消限制令。当事人或共同账户人可向警察总署署长提出申诉,结果为最终决定。 若确因日常生活需要用款(如缴费、购买生活必需品),可向警方申请临时豁免,个案处理。 新加坡内政部国务部长孙雪玲表示: “这项新法律,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能果断行动,阻止钱财落入诈骗集团之手。” “它是保护公众安全、阻断诈骗资金流的关键工具。”

封面图片

#新加坡新闻: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新闻: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2025年反诈骗保护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Act 2025)将于7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律,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限制潜在受害者的银行账户交易”,防止其在受骗前将资金转账给诈骗集团。 该举措由新加坡内政部(MHA)宣布,旨在“堵上反诈骗体系的最后一道缺口”,强化事前干预能力,保护公众财产安全。 核心措施:警方可冻结“潜在被骗者”账户 根据新法,若警方或商业事务局官员(Commercial Affairs Officers)认为某人有“合理可能”会把钱转给诈骗分子,或提现、申请信贷用于转账给诈骗者,就可签发“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命令银行临时冻结其银行服务,包括: 线上转账(网银、手机银行、PayNow)、 柜台业务、ATM提现、 信用卡交易与贷款提款等。 此举将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即警方在尝试与当事人及其家属沟通无效后方可采取。 涉及银行及执行规则 限制令将默认适用于新加坡七家系统性重要银行: DBS星展银行,OCBC华侨银行,UOB大华银行,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马来亚银行(Maybank),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若发现潜在风险,其他银行账户亦可能被纳入。 执行周期与申诉机制 每次限制令最多有效30天,可延长最多5次(总计180天),到期自动失效。若警方认定当事人已不再有被骗风险,可提前取消限制令。当事人或共同账户人可向警察总署署长提出申诉,结果为最终决定。 若确因日常生活需要用款(如缴费、购买生活必需品),可向警方申请临时豁免,个案处理。 新加坡内政部国务部长孙雪玲表示: “这项新法律,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能果断行动,阻止钱财落入诈骗集团之手。” “它是保护公众安全、阻断诈骗资金流的关键工具。”

封面图片

#新加坡资讯 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资讯 新加坡反诈骗新法7月1日生效:警方可“冻结潜在受害者账户” 防止转账受骗 新加坡《2025年反诈骗保护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Act 2025)将于7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律,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限制潜在受害者的银行账户交易”,防止其在受骗前将资金转账给诈骗集团。 该举措由新加坡内政部(MHA)宣布,旨在“堵上反诈骗体系的最后一道缺口”,强化事前干预能力,保护公众财产安全。 核心措施:警方可冻结“潜在被骗者”账户 根据新法,若警方或商业事务局官员(Commercial Affairs Officers)认为某人有“合理可能”会把钱转给诈骗分子,或提现、申请信贷用于转账给诈骗者,就可签发“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命令银行临时冻结其银行服务,包括: 线上转账(网银、手机银行、PayNow)、 柜台业务、ATM提现、 信用卡交易与贷款提款等。 此举将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即警方在尝试与当事人及其家属沟通无效后方可采取。 涉及银行及执行规则 限制令将默认适用于新加坡七家系统性重要银行: DBS星展银行,OCBC华侨银行,UOB大华银行,花旗银行(Citibank),汇丰银行(HSBC),马来亚银行(Maybank),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若发现潜在风险,其他银行账户亦可能被纳入。 执行周期与申诉机制 每次限制令最多有效30天,可延长最多5次(总计180天),到期自动失效。若警方认定当事人已不再有被骗风险,可提前取消限制令。当事人或共同账户人可向警察总署署长提出申诉,结果为最终决定。 若确因日常生活需要用款(如缴费、购买生活必需品),可向警方申请临时豁免,个案处理。 新加坡内政部国务部长孙雪玲表示: “这项新法律,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能果断行动,阻止钱财落入诈骗集团之手。” “它是保护公众安全、阻断诈骗资金流的关键工具。” 点击订阅华人新闻事件 免费投稿爆料: @yantou

封面图片

#新加坡全球首创!新加坡反诈新规:怀疑你会被骗,就冻结你的钱!

#新加坡 全球首创!新加坡反诈新规:怀疑你会被骗,就冻结你的钱! 7月1日起,只要警方“怀疑你可能是诈骗受害者”,就可以直接限制你本人转账、取现,甚至停用信用卡! 新加坡“反诈限制令”到底限制什么? 警方可直接向银行发出“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立即生效,内容包括: 禁止你从账户转账(包括网银、柜台、PayNow) 禁止你从ATM取现 禁止使用信贷服务(信用卡、贷款等) 注意:这不是冻结骗子账户,而是冻结你本人的资金操作权限! 这套机制怎么运作? 限制令可实时同步7家主要银行(如星展、华侨、花旗等) ⏱ 初始有效期为30天,最多可延长5次,最长6个月 若需提款,仅限申请基本生活费,逐案审批 不服可上诉,但在此期间限制仍然有效 为什么要这样做? 新加坡近年诈骗案激增: 2020年:约 1.5万起 2024年:突破 5.1万起 去年损失金额高达 11亿新元(约人民币59亿元) 更惊人的是:82.4%的案件中,受害者是主动转账给骗子的! ps:对此,网友们有什么看法?我觉得这个实施方案跟国内的很像,有什么问题,马上冻结 订阅博度东南亚新闻频道  ↓ 投稿澄清爆料: @bodutougao

封面图片

#新加坡新闻 全球首例!新加坡出狠招:怕你被骗,先“封你钱包”

#新加坡新闻 全球首例!新加坡出狠招:怕你被骗,先“封你钱包” 自7月1日起,新加坡正式实施全球首创的“反诈限制令”新规。只要警方怀疑你可能是诈骗受害者,就可以立即限制你对个人资金的操作权限,包括转账、取现、刷卡等行为。 根据该新规,警方可直接向银行发出“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一旦发出立即生效,涵盖以下内容: 禁止你从账户进行转账(无论是网银、柜台还是PayNow) 禁止你通过ATM提取现金 禁止你使用任何信贷服务(如信用卡、贷款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冻结骗子的账户,而是冻结你自己的账户操作权限! 限制令可实时同步到新加坡7家主要银行(包括星展、华侨、花旗等)。初始有效期为30天,最多可延长5次,最长达6个月。在此期间,若需提款,仅可申请基本生活费用,且需逐案审批。不服可以上诉,但上诉期间,限制依旧有效。 出台背景: 近年来新加坡诈骗案件数量激增 2020年:约1.5万起 2024年:已突破5.1万起 去年诈骗总损失高达11亿新元(约人民币59亿元),其中82.4%的案件是受害者主动把钱转给骗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