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捕捞”时代终结:公安部规范异地执法,企业营商环境迎改善
“远洋捕捞”时代终结:公安部规范异地执法,企业营商环境迎改善 根据财新网报道,公安部已于3月初内部印发文件,并开始落实新的执法规定,这意味着此前广受争议的“远洋捕捞”式执法(指警方跨区域随意抓捕,尤其是针对互联网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行动)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异地执法门槛提高,跨省抓捕将更受限 新规明确,异地执法将基本不会出现。过去,地方公安只需三份文件(协商函、逮捕令、办案说明)即可随意跨省抓人。而现在,办案证据需要得到目的地公安部门的认可。这意味着,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被异地执法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难以“一锅端”,执法更精准化 新规还指出,执法行动将很难出现“一锅端”的现象。警方只能针对有直接证据的涉案人员采取行动,而不能直接抓捕企业老板,这有助于保护企业正常运营。 互联网企业获特殊保护,仅限本地执法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企业未来只能在本地接受执法。这一规定将有效避免此前互联网公司经常遭遇的异地执法困扰,为其提供更稳定的发展环境。 上述三点新规的落实,标志着“远洋捕捞”时代的终结,预示着中国营商环境,特别是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将迎来更加规范和公正的局面。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