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偷偷上线了一个产品,118位AI绘画师联合出品共创的《AI绘画一本通》专栏,在小报童上线了!

昨晚偷偷上线了一个产品,118位AI绘画师联合出品共创的《AI绘画一本通》专栏,在小报童上线了! 其实是昨天晚上偷偷上线了,现在已经2500+订阅用户了 【下面是广告,你可以划走了】 365个AI绘画实操案例,MJ+SD,累计50万字,各行各业、变现、应用,不能说一网打尽吧,只能说覆盖面极广! 亮点: 365个Al绘画实操案例 看得懂(每个案例都有详细的教程) 学得会(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场景,做头像,做壁纸,做写真等)照着做(把Al绘画变现方式提炼出来) 还不贵 小报童持续推送,目前价格99元! 链接直达(微信内打开):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用嘴绘画的时代来了,118位AI绘画师联合出品共创的《AI绘画一本通》专栏,在小报童上线已持续更新数日,现在已经2700+订阅用

用嘴绘画的时代来了,118位AI绘画师联合出品共创的《AI绘画一本通》专栏,在小报童上线已持续更新数日,现在已经2700+订阅用户了 365个AI绘画实操案例,MJ+SD,累计50万字,各行各业、变现、应用,不能说一网打尽吧,只能说覆盖面极广! 亮点: 365个Al绘画实操案例 看得懂(每个案例都有详细的教程) 学得会(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场景,做头像,做壁纸,做写真等)照着做(把Al绘画变现方式提炼出来) 还不贵 小报童知识库持续更新 链接直达:

封面图片

三个月赚了20w,小红书销量最高的三款AI绘画商品!

三个月赚了20w,小红书销量最高的三款AI绘画商品! Ai绘画火了好几个月了,目前变现的方式很多,那么很多人肯定好奇哪些账号比较赚钱? 我这里就分享一下小红书最火的三种ai绘画类的商品。 01 第一,用AI制作服装,代表案例AI小绿裙。 单价239卖了1160多份,加起来这几个月一共卖了27万了,可以说是单项ai绘画变现的天花板了。 那么这种AI服装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答案很简单。 如果你ai玩的比较6或者比较熟练呢,可以用sd或者mj来做。 如果你是新手,可以用mewxai或者幻火来做。 第一类上手有点难度,但是可控性非常强。 第二种的没什么难度,像这个小绿裙就是用mewxai做的。 02 第二种,用AI定制萌娃的头像。 这个单价19.9,卖了2675份,加起来有五万了。 这种很多人不愿意做,或者觉得单子价格太低了。 实际上我的ai绘画群里有好多前期都是靠着做的。 执行力强的一个月2000-3000的都有。 不靠其他的,就是定制头像。 另外的话,还有自己做不完然后把单子转给被人做自己抽成的。 当然,这种都只适合执行力强的。 很多人看到这个价格就不愿意去做,嫌麻烦。 03 第三种,用AI做手机壁纸。 6块钱,卖了463张,一个月2400左右。 当然,这个是单张壁纸的,这种号一般能同时上架很多壁纸。 速度快的,一天可以做几十套。 毕竟这个壁纸不用自己画,把咒语搞定以后不停出图就行了,唯一需要花时间的就是排版。 这种需要用到美图秀秀或者醒图自带的手机壁纸模版。 这个难度是最低的,我之前也写过教程。 去这种app里直接搜手机锁屏模版就行了。 今天案例分析就写到这里了,后面针对这种账号,会写一下具体的操作流程,包括用什么ai绘画工具,爆款的咒语等等(橘匪交流,see-and-exist)

封面图片

之前很火的「周报生成器」据说是下架了,还没来得及体验,结果周末朋友神秘兮兮地发给我一个网址说是又偷偷上线了,功能还更多了:

之前很火的「周报生成器」据说是下架了,还没来得及体验,结果周末朋友神秘兮兮地发给我一个网址说是又偷偷上线了,功能还更多了: 正好周末出去吃饭踩雷了一家餐厅,立刻试了里面的「点评小助手」,好使,这样的店我一个多余的字也不想给他打,以后写评价就靠这个小助手了,大众点评别怪我,坏话都是AI说得!

封面图片

今天给大家分享个在小红书上做的不错的Ai绘画小说推文账号,做好了轻松月入5000不是问题(图1)

今天给大家分享个在小红书上做的不错的Ai绘画小说推文账号,做好了轻松月入5000不是问题(图1) 它的内容形式也很简单,就是用ai生成图片后,再配上一段求推荐的标题,用户自主性就会进行评论互动 这种形式的笔记,基本上每篇笔记的数据都很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参考案例,感兴趣的可以去试下 再说说小说推文的变现逻辑: 一句话说明:给小说平台做拉新推广,只要用户通过你的渠道注册账号或下载APP,就能获得推广费。 这里又分为大约两种变现模式。 第一种:以推广用户注册会员为盈利模式,只要用户成功注册并充值会员,平台会给你大概6块的佣金 比如知乎小说。这种叫CPS,用户不仅要下载一个知乎app,下载完以后还得充值会员,才会拿到推广佣金。 这种需要小说比较吸引人,而且需要恰到好处的引导读者充值会员。 由于用户的信任度问题,导致难度系数比较大,但是也有优点,就是项目可能比较长久,可以长期去做。 第二种,以app下载作为盈利模式,推广成功一个也是大概6块佣金 比如番茄小说,这种叫CPA,下载就给钱,不管你充不充值会员,都没有关系。 这种推广难度相对来说小一点。但是也有缺点,就是当APP下载量很大了以后,官方会停掉推广任务。 不过暂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做拉新活动的APP有很多,这个不行在找下一个(图2) 如何去做这个项目? 很简单,我以知乎举例 首先做Ai绘画小说推文,需要先搞定渠道,这关乎着最后佣金结算(普通人基本没办法对接平台的渠道,建议直接找能提供渠道的人,他们会抽取你成交的一小部分佣金) 搞定渠道后,再去找对标账号,最简单方法就是搜索小说推文,但搜出来的笔记质量会有些层次不齐 这里建议通过爆款笔记带的#话题 ,收录的笔记质量会更好些,搞不定的就用我发的当作参考对象也行(图3) 然后分析爆款笔记的框架,分析对标账号里的哪些类型的笔记互动数据比较好 例如:爆款笔记的标题是《想看男主非常有服务意识的文!!》,或者寻找对标笔记里比较热门的评论,作为寻找小说的线索 总之,一定要寻找比较热的、爆的小说文章 然后去知乎寻找相关类型的付费小说,再根据渠道的要求进行上传做登记(涉及佣金结算) 之后就是Ai绘画的制作环节,这部分没有标准的要求,只要跟主题比较贴切、吸睛的就好 搞定小说文章和Ai配图后,进行笔记的发布 这里是个小技巧

封面图片

“哄女友挑战”上线即爆火 两天烧掉10亿token AI已通关

“哄女友挑战”上线即爆火 两天烧掉10亿token AI已通关 作者在苹果应用商店介绍中写到,开发灵感正是在生活中真的和对象吵架,好不容易哄好,于是想在AI的帮助下多练习。如果只是App,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了。结果作者后来还开发了网页版,完全免费,无需登录随便玩,一下子被病毒式传播。半夜涌入超出承受能力的流量,烧掉了大模型八千万token,随时倒闭。一开始作者自己都找不到到底怎么火起来的,还是热心网友提醒才知道,QQ群微信群都传疯了。这下连网友都在劝开发者赶紧加个广告吧,别被大伙玩死,也是非常少见了~也是万万没想到,“AI教人谈恋爱”比“和AI谈恋爱”先火了,而且不是孤例。几乎同一时间,国外也有一款AI约会助手成为热议话题。这款Plug AI更直球一些,把约会App上和真人的聊天记录截图发过去,AI就能指导你,如何不把天聊死。还有网友发现这款App正在寻求收购,喊价350万美元(约2500万元人民币)。他们的底气,在于月收入19万美元(约135万人民币)、利润率高达60%,这还是没加广告纯靠用户订阅费达成的成绩。人类,真的这么需要AI帮忙谈恋爱?约会助手大战虚拟女友既然“哄哄模拟器”和“约会助手”的玩法刚好是相对的,那为什么不让他们来一场大比拼呢?哄哄模拟器中一共预置了十个场景,这里我们选择了五星难度的“聚会晚归没告诉女友,导致她很担心”的故事(事故)。游戏的机制是需要玩家主动开启对话,所以我们先人工开启话题,结果18%的原谅度直接降到了4%。不过由于“女友”受到事件设定的影响比较大,导致第一句话看上去不那么自然。在Plug AI生成了后续的对话内容后,第一句话成功地把原谅值拉回了14%,接下来就看看它能不能在剩余的13次对话中完成目标。接下来的对话还算是能让“女友”比较满意,但毕竟这个“女友”不是真人,游戏突然陷入了死循环,Plug AI的回复让“女友”一直在重复一句相同的话。(所以为了游戏能够继续进行,这里我们需要人工介入一下。)人工介入的内容大概是,先向“女友”保证自己说到做到,然后提出去外面吃饭,并选择了寿司,“女友”欣然同意,原谅度来到了58%。接下来,Plug决定要开始输出了:结果“女友”看上去还是挺满意的,原谅度已经来到了69%,这时还剩下7轮对话机会。不过输出这一轮之后,话题突然就离不开吃了……而且由于Plug AI的主要受众是西方人,所以会出现“你会不会用筷子”这样的回复。反复试验之后,我们挑选了这样的两句,没想到效果还挺好的。接下来的几轮对话都是,依然是围绕着“吃”展开, 不过这位“女友”还是比较认可的。终于,经历了六次AI回复和三轮人工辅助,在还剩4句话的时候,Plug AI挑战虚拟女友成功。而除了应对女友的灵魂拷问,Plug AI还可以帮人们“没话找话”,开启新的话题。滑动条在左侧时,得到的是一些谐音梗和土味情话;如果拖到右侧,则会有一些不可描述的内容,这里就不展示了。从他们的对话,特别是Plug AI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这些AI生成的内容仍然带有一定的“AI感”,即让人感觉是用数据训练出的结果,而不是真正地理解了人类在恋爱环境中的想法和需要;同时,“哄哄模拟器”中,“女友”的人设看上去也远没有真人般丰富真实。但从最终成功挑战的结果来看,对于没有恋爱经验的用户来说,这样的程度已经足以帮助他们了解一些沟通技巧、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共鸣,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强烈反响。GPT套壳也能成功两个爆款App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团队规模不大就能创造神话。哄哄模拟器作者只有一人,王登科,你不一定熟悉这个名字,但或许刷到过他用10万条微信聊天记录“克隆”了自己的数字分身。除此之外他还创办了AI绘画平台6pen,在更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不少作品,属于做一款火一款的那种。Plug AI这边,公开资料上显示公司规模2-20,实际很可能就是2人。也没有融资,完全“自举式”创业,正在寻求收购的原因是两位创始人闹掰了。实际上,制作这样一个APP,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门槛,接入大模型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哄哄模拟器在流量爆炸之后,还把部分推理负载切到了谷歌Gemini等有一定免费额度的大模型,后来又得到月之暗面Kimi大模型的赞助,都用同一套代码只需切换API接口。Plug AI更是直接被其他创业者评价为GPT套壳,受此启发,有人呼吁不要担心技术护城河和风险回报率,去构建用户想要的东西。不少开发者看到这个案例都在思考,如何找到下一个用户痛点。有人总结到:关键在于找到人们想要,但很难直接表达出来的东西。但总体上看来,两款爆火的AI应用,其实都在反映共同的趋势AI模型层的创新差不多了,是时候可以找到合适的点子,开启AI应用层面的创新了。即便GPT-5来不来还不可知,其他开源LLM也在精进,但技术能力上的问题似乎已经不是最大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能不能找到刚需痛点和合适的场景。人人都是AI产品经理的时代,很快了。One More Thing既然是游戏,就会有不遵守规则的玩家。一轮通关哄哄模拟器的玩法,已经被万能的网友开发出来。注意了,千万不要和人类对象用这招。参考链接:[1]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299元卖Sora内测账号 中文互联网的创造力全拿来骗钱了

299元卖Sora内测账号 中文互联网的创造力全拿来骗钱了 某个自称清华博士的卖课博主,刷屏了我的朋友圈。他一门 199 元的 AI 入门课,光是在视频号里,就卖了 520 多份,数量还在不断上涨。还有人扒出,这门 AI 课他一年售出 25 万套,销售额将近 5000 万。在他 Sora 相关的视频下面,更是有人阴阳:唯一可以和奥特曼平起平坐的华人大神。不过,我去偌大的互联网逛了逛,发现比他离谱的,其实还多得是,网上已经有一大批人打着Sora 的噱头赚钱了。他们主要分成两派,一派是卖账号、另一派才是卖课,而且开口就要价 99 到 999 不等,主打的就是一个上不封顶。像是公众号上,卖账号的奇葩文章就层出不穷,比如号称“ 永久激活 GPT-4.0+Sora ”,任谁看了都想立马上车使用吧。结果我们点进去一看,发现就是个卖 GPT 接口的。嗯,全文除了标题带了 Sora ,基本跟 Sora 没有半毛钱关系。在某些个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有人自称有内部渠道,可以搞到 Sora 的内测账号。我也立马找了个账号哥加了微信,结果,他直接就伸手要价 299 。然后张口闭口就是内部渠道没法儿换 IP 登录,所以我还是没法子上手,只能账号哥团队代测。但,这毕竟是 Sora ,代测也行吧。不过就在我要转账,准备见见世面的时候,他却突然说他们自己要研究,来不及帮我测了。虽然这次没损失钱,但总有一种被溜了的感觉。而如果说账号哥们主打一个瞒天过海,那么卖课哥们则是各显神通了。因为在 Sora 都还没开放试用的情况下,那些卖课哥,到底能教些啥?为了整明白,我这个老怨种也是花了 99 元大洋,入手了某付费平台上,用户数比较多的一门 Sora 课。仅仅一两天时间,这门课已经卖掉 120 多份,上万大洋轻松到手。点进课程主页,那股子熟悉的淘金味儿是拉满了。什么 “ 做第一个吃鱼的人! ” 、 “ 最新一手资料,全网首发 ” 、 “ 今年最大的风口出现了... ” 。这几句话一撩,谁能忍,立马转账付钱。当你兴冲冲付完,准备进来美美吃鱼的时候。它才话锋一转,跟你说:现在 Sora 还在内测,又说什么连账号还没开放注册,只有早期付费用户才能用,而且只有 1000 名左右。但别担心,他也贴心承诺,一有账号,立马分享。好吧,账号是薅不到了,那我学点干货总行吧。结果,点开学习资料一看,发现怎么只是把官方几个案例和表述,英译中了一下,就丢进来了。一个 33 页的文档,有一半是官方案例翻译。一到真的得出干货的地方,就立马打马虎眼。比如怎么写提示词、怎么实操,就跟你说敬请关注。毕竟,人家根本就没上线,他们要是能拿得出实操就怪了。除了搬运官方案例之外,文档的另外一半,则全是互联网的现成文章,懒都赖得给你总结一下。好一个借别人的手,来赚自己钱。当然,咱自己也在反思,为啥我自己写的 Sora 文章,没被卖课哥们选上。看到这,你可能觉得我我这次是血本无归了。只能说且慢,因为这些卖课哥还真不把我当外人,他们把目前 Sora 能赚钱的法子,都分享了出来。只不过这些赚钱路子,都还挺刑的。其中有一条,就是让你也去卖课的。另外,就是让大家上架一个跟 Sora 很像的 APP 或者域名。然后,背后偷偷接入其他文生视频平台的接口,比如说 Runway 。说白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把人先骗进来再说。等到 Sora 正式发布之后,再偷偷换回来。可以说是既骗到了流量和钱,又给自己留了退路。果然,越(bu )聪( yao )明( lian )的人,越能赚大钱。正当我我准备替大家继续挖挖,有没有更多路子的时候,课程却突然显示 72 小时之后才能查看。这是因为 72 小时之后,消费者就无法退款了。是的,全都是套路。而当消费者觉得这钱花的不值,在群里发牢骚:怎么又没账号,又没法下载,资料也不够的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甩你一段经典发言:花钱只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总而言之,虽然 Sora 的官方应用啥时候公测还没个准信儿,但这帮卖课、搞诈骗的,显然已经 “ 遥遥领先 ” 了。也难怪,最后整得 OpenAI 官方的人都不得不出来辟谣:俺们还没有开放访问呢,大伙们别给骗了。其实,这波 Sora 掀起来的卖课风潮,可以理解。因为 Sora 刚问世,就创飞了 Adobe ,各种失业、下岗的声音又在普通人中间散播了一圈焦虑。图注:Adobe 在 Sora 发布次日( 2 月 16 日 )股价暴跌 7.41%再加上媒体们各种天花乱坠地夸,什么 “ 里程碑 ”“ 跨时代 ” 的词都用上了。在券商领域,国内那几家知名的证券公司也没有放过这一波热度,抢着发研报。所以气氛烘托到这,有些 “ 专家 ” 闻着味儿就来了。卖 GPT 课的时候,卖课哥还能给自己辩驳两下子,说这是知识付费,愿者买单。但 Sora 现在连产品都还不知道在哪,国内几乎也没有谁真正上手试用过,有些人还敢漫天要价,就真的是黑心的萝卜坏透了。说实在的,这两年生成式 AI 的发展的确是上了高速,大伙儿都不想再错失上车的机会,这种技术迭代整得大家都挺焦虑的。如果是想学学怎么借 AI 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花点小钱省得自己摸黑瞎搞,其实无可厚非。但像 Sora 这种,可能内部还要迭代好几版才能落地的应用,咱们或许可以先观望看看。如果你实在想买,又不知道怎么分辨好坏,那我最后免费分享一条价值百元的心得:目前为止,看到说买课程就送内测账号的,跑就对了。最后,我有个大胆的猜测,奥特曼这会儿还没把 Sora 开放给大伙们使用,不会是刚买了 Sora 课,还没学完吧。( 手动狗头 )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