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克酿可最后在这件事里说一个我的想法。
@酿克酿可
最后在这件事里说一个我的想法。
就是【在举报的环境里,如今我们批评的自由的边界早已压过创作自由。】
(我相信一定会被曲解,但我还是要事先声明:我同意合理的批评会让文艺作品变得更好,也认为批评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绝不可以从世界上消失。人们应当永远有批评的权利。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曲解我的意思和我杠。)
现在很多网友在文艺作品的审判上现在特别喜欢说两句话就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还有一句延伸出来的:“凭什么你们有创作自由,读者没有批评自由?”
放在创作和批评环境相对均衡的环境里,我100%同意这番话。
但要注意,“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句话是法国剧作家博马舍说的,他是十18世纪出生的人。18世纪没有什么呢?对,就是互联网和你手边小小但无比方便的举报按钮。
就算是在传统文学鼎盛的年代,你想批评一个作品,第一你得识字,有过文化教育(这就已经是少数了),但这一点保证了一定程度上批评者自身的素质和见识。
其次你想批评作者,你需要写信再通过邮局寄到出版社。很多人看了觉得不好看的作品,只要没有离谱到一定程度,大家心里骂骂或者和朋友们讨论一番就完事了。
但互联网的诞生迅速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并且随后智能机的普及让人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这让一部分人想要舞到作者面前的欲念空前绝后的膨胀,一些永不创作也无法共情别人的人就觉得“你写的我不喜欢,我批评(骂)你两句咋了哦,出来创作还不能挨骂,谁惯得你啊?”。
甚至会也衍生出了我不喜欢/我为了流量,刻意曲解作品进行批评,并集结起一大批与之有相同意见或被误导的人的情况。
我们得承认,在这个时代,批评早已变成一件接近0成本0门槛的事情,都不需要你有什么严谨的态度和学术知识,只要有道德大旗,人人都可以“批评”。而反观创作,却是需要投入巨大成本的事情。因此创作欲是一件勇敢又脆弱的东西,试想你呕心沥血做出来的东西可以不加遮拦的被千万人指点,甚至被曲解被污蔑而导致消失,有多少人会退缩?
这就是为什么在日本连载漫画,无论是读者意见调查表还是直接写邮件都是要先经过编辑社。
你看完了漫画写邮件就为了一句:“什么狗屁东西啊,还敢画出轨?小三不得好死嗷,就这三观,祝作者出门创死[嘻嘻]”
人家编辑社当场就给你拦下来,根本就不会让你这种“批评”的声音传到作者耳里。
如果我没记错现在很多日本浏览网站还都是不能评论的(只有亚马逊这种购物网站可以写购买评价),读者觉得作品有问题可以写邮件联系出版社,而不是你打开一章漫画,上面可以看到各种弹幕吐槽,翻完一章后还会有人评论区留言“呃……[汗]难道就我一个人觉得男主角对女主角好渣吗……”
作品诞生必不可少的就是作者表达的勇气。个体的批评可能对于作者,还属于兼听则明的程度,但一旦集结起一群人对作品进行批评的围剿(哪怕是看不懂作品的人去进行被误导的围剿),也会很容易摧毁作者的信心和勇气,进而蚕食为数不多的创作空间。
举个例子就是曾经有一段时间汉服警察很多,闹出过不少事,所以当时不少创作者都说要绕开这个题材,害怕被出警。人的本能都是趋利避害的,作者也是人。你不能要求作者一边看了很害怕,一边勇敢创作出你喜欢的东西。这就像是你在家里天天打你老婆、骂她臭婆娘,还要求你老婆自信独立有事业心能成为世界五百强ceo一样离谱。
所以,在简中的环境里,如果你还希望创作有生命力,还希望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就请谨慎的使用批评的权利,尤其是在有可能被广泛传播的情况下。
PS:[允悲]我知道说到最后依然很理想化,但是世界上本身就应该有理想。
因为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永远是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