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做产品的朋友都在考虑转到AI赛道,我因为入行比较早,一直都在AI方向,收到的咨询还不少,所以想着总结一下给大家的建议看看

最近很多做产品的朋友都在考虑转到AI赛道,我因为入行比较早,一直都在AI方向,收到的咨询还不少,所以想着总结一下给大家的建议看看能否帮助到更多的人。 现在想转AI方向的朋友大多数其实都是看到了ChatGPT浪潮带来的新机会,认为在古典互联网的各个赛道已经比较卷的情况下转过来可以有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我觉得这个想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比较多的是有了想法以后怎么做出有价值的行动这个大家都不太清楚。 我不是做专业职业规划的,对大的市场趋势和职场能力规划之类的不够专业,但我从怎么培养自己的AI方向的产品Sense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从这个角度给一些建议。 第一点,自己上手用起来很重要。先把ChatGPT和Midjourney玩明白,充个ChatGPT Plus,每个月20美金,这么说吧,我认为这是我购买过的最物超所值的产品。ChatGPT上网搜教学视频入个门,然后跟着吴恩达的教学视频跑一遍,Midjourney就跟着@莱森LysonOber 的视频走一遍就差不多入门了,剩下的就是把这两个产品尝试拿来帮助你完成工作,我的一些数据分析和设计师朋友已经被我安利过后无法离开他们了。 第二点,了解大模型产品的原理和能力边界很重要。你不用成为技术专家,更不用自己去啃每一篇论文,但是你要知道呈现到你面前的内容是如何一步一步产生的。想了解LLM产品的底层原理可以看我之前发的帖子,基本的原理懂了以后可以看@马丁的面包屑 的内容来加深思考。 最后就是,多动手实践。我不认为一定要先找到一份工作才能开始进行实践,现在大厂也都是在原有业务上做增量,以及做底层能力搭建,有很多事情是可以你直接用很轻量的方式就能开始的。我是个非科班出身的产品经理,我都能用这些工具来完成一个完整的带前后端功能的小项目,找一些不那么复杂的idea,你也可以实现他们(实在不行找人一起弄一下也行)。 祝看好AI想投身AI的朋友都能顺利达成目标。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通过我这段时间高强度使用Midjourney,总结一下我保证(尽量)高效稳定出图的AI工作流:

通过我这段时间高强度使用Midjourney,总结一下我保证(尽量)高效稳定出图的AI工作流: 1. 心中有明确的画面:使用图片Describe,找到AI是如何描述这种图像的,然后通过输入prompt找到描述和期望最准确的,不断调整修改关键词,实在不行尝试垫图。(弥散渐变就是依靠这种方式) 2.没有明确的画面:使用Chatgpt,给它一个主题,让其自由发挥,前期需要先调教过。然后不断调整修改关键词。 3.积累参数类的关键词:过程中需要积累一些midjourney打标得比较好的关键词,比如close up,就会产生特写镜头的画面。风格类的关键词不建议记忆了,难以通用适配到所有画面,我目前的做法是先存到表格上。 通过以上一些磨合,能让Midjourney生成一些比较符合我预期的图片。

封面图片

朋友分享的ChatGPT 应用汇总及操作手册,编者非常用心,看上去花了不少心血。

朋友分享的ChatGPT 应用汇总及操作手册,编者非常用心,看上去花了不少心血。 内含注册流程,615 个 AI 技术落地的工具和179 个使用场景,一些可以直接访问的 ChatGPT 平替,一些不可错过的 AI 科普文章

封面图片

最近都在做AI相关的产品,也测试了不少AI的模型,OpenAI在这个月就不支持中国的开发者了,所以我整理了一个可以免费使用的AI

最近都在做AI相关的产品,也测试了不少AI的模型,OpenAI在这个月就不支持中国的开发者了,所以我整理了一个可以免费使用的AI合集分享给大家,也收集了各家付费的AI模型,有需要的可以参考。 免费AI合集: 后面会把聚合AI的平台也一起收集放上来,大家可以推荐一些,回头一起收录。 数据开源: 希望这些资源能帮到大家,祝各位顺利开发出更多精彩的AI产品!

封面图片

#AI #总结 #web

#AI #总结 #web Any Summary 一个基于 ChatGPT 的 AI 总结工具,支持音频、视频、PDF、docx、pptx 等格式文件,也可以提供文件 URL,如 YouTube 链接。 免费用户每天可以总结 3 个文件,音视频最多 15 分钟,文档最多 100 页,文件最大 10 MB。 频道 @WidgetChannel

封面图片

#Prompt #绘画 #ChatGPT #AI

#Prompt #绘画 #ChatGPT #AI PromptHero AI 图像提示词网站,收录了 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以及 Chatgpt 等 AI 模型生成的图像和提示词,涵盖超多类别。 图像质量非常高,Prompt非常详细专业,无需登陆即可复制,感兴趣的可以收藏看一下。 频道 @WidgetChannel 投稿 @WidgetPlusBot

封面图片

不要把研究 AI 新闻当做研究 AI

不要把研究 AI 新闻当做研究 AI 在一些分享现场,有听众问我对于最新的一些模型的看法,或者大厂的一些动向,我的反应都跟个傻子一样,对一些大家提到的模型一无所知,对于到底 Google 能赢,还是 OpenAI 能赢这样的问题,表现出来远低于提问者的智商。 但我很乐于保持这样。 AI 领域不缺新闻。千万不要把研究 AI 新闻和研究 AI 混为一谈,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领域。我不能武断的说,一个领域比另外一个更有价值,但至少可以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学习 AI 新闻或许能够帮助自己成为一个不错 AI 媒体编辑,或者在饭局上成为最健谈的那一个人,却并没有办法成为 AI 的从业人员。很多学习者,因为不知道两者的差别,把大量的精力用来跟踪每天新出的新闻,实在太可惜了。 新闻是短期的,一两周就过期的;而技能是长期的,影响超过几年的;原理更加长久一些。 谁又出了新产品,谁又发表了什么言论,都是科技界的八卦。不能完全不知道,但是分配超过 10% 的时间就不值得。 远离那些让自己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记得什么的信息源。花时间在相对不变的稳定的东西上面,才能帮助我们理解每天都在变化的东西。决定自己不花时间在什么上面,比决定花时间在什么上面更重要。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问一下自己「我一年以后还在乎这篇文章吗?」 如果有时间,哪怕从最简单的 prompt 学起,写一些 sample code,或者尝试找一些应用场景,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如果有兴趣把三五年前的人工智能原理入门的书读一读,都是有价值的。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