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一堆记录工具以后发现还是Flomo轻量又好用,所以就把记录工具切回Flomo。

换了一堆记录工具以后发现还是Flomo轻量又好用,所以就把记录工具切回Flomo。 找了一圈推特同步Flomo的东西发现都不好用,所以下午就用GPT-4顺手写了一个,如果需要的人多的话,明天我传一下Github。 Invalid media: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换了一堆记录工具以后发现还是Flomo轻量又好用,所以就把记录工具切回Flomo。

换了一堆记录工具以后发现还是Flomo轻量又好用,所以就把记录工具切回Flomo。 找了一圈推特同步Flomo的东西发现都不好用,所以下午就用GPT-4顺手写了一个,如果需要的人多的话,明天我传一下Github。

封面图片

换回 Flomo 记录信息的同时发现Twitter 的信息不太好同步,就自己用 GPT-4 写了一个 Twitter to fl

换回 Flomo 记录信息的同时发现Twitter 的信息不太好同步,就自己用 GPT-4 写了一个 Twitter to flomo 的浏览器插件。 发现现在上下文长度长了以后,写这种小项目的门槛更低了。总共用了不超过 4 个小时就搞完了。 下面有用 GPT-4 写这个项目的提示技巧、插件使用方法以及插件下载: ## 总结的一些技巧: 补充开发文档: 告诉 GPT 谷歌已经讲浏览器扩展的Manifest V2改为了Manifest V3,并且将对应的更改内容文档上传到 GPT,告诉他根据这个编写代码。 先实现核心能力: 建议刚开始只实现最核心的功能,对于我这个项目来说就是获取推特内容,然后传输到 flomo 。 提供必要信息: 比如 GPT 显然是不知道 Flomo 的 API 格式的,你需要把对应的文档发给他,我都是直接全选文档页面内容,然后保存成 MD 格式。 善用控制台 log 和报错信息: 刚开始如果报错可以复制报错信息让 GPT 分析并改进,如果改了几次没改好,就想办法用 log 获取更多信息,比如我这个核心功能主要有两部分,先是获取信息,然后是传输,我们需要确定是哪一步错了,就可以让他在对应阶段完成的时候在控制台打印输出的 log 信息。 及时上传代码: 发现 GPT-4 输出的代码无法与原有代码对应的时候,应该及时重新上传现在完整的代码,防止他忘的越来越多。 最重要的立刻去做: 其实没有那么难,不要想那么多我不会写提示词也没有开发经验怎么办,GPT 都会告诉你,开始问出第一个问题是最难的一步。 这是这个项目与 GPT 的完整对话记录: ## 如何使用 点击Github 页面右上角的 Code 按钮选择 Downlaod zip 按钮将插件文件下载到本地。 打开浏览器扩展页面,打开开发者模式,选择加载解压的扩展程序选择解压后的文件夹。 加载之后点开插件图标,点击 Setting 按钮,进入设置页面。 你可以在 Flomo 的扩展中心&API 页面找到你的专属 API,填写到Flomo URL输入框就行。 Content Prefix是你希望同步到 flomo 时内容的标签,主要填写时前面需要加#。

封面图片

这个猛砸广告的免费工具 没想到如此好用

这个猛砸广告的免费工具 没想到如此好用 因为 Kimi 用着不赖,加上免费,最近还挺火的,甚至服务器都已经跟不上用了。其实世超用它已经有段时间了,一开始看它名字挺可爱,后来又发现公司居然叫月之暗面。。。说实话,我对 Kimi 第一印象是中二。不过现在能写一篇文章介绍它,自然是觉得 Kimi 用起来还行,打破了我的偏见。Kimi 类似于百度文心一言,你输入问题,它联网回答。但它的主打卖点是:整理资料。阅读并理解完一篇文章,往往非常消耗时间,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找 Kimi 。比如世超往它脸上甩了一篇 2500 字的文章链接,让它总结。虽然回答的第一句就错了,标题它整成了 “ 微信公众平台 ”,但其它我可以保证完全正确,毕竟文章作者是我。就是总结过细致了,可以再粗略点。不光是网页,假如你遇到一个非常长的 PDF ,也可以扔给它。之前世超写一个大佬,要查看一个含有上百个问题的英文 PDF,可把我累坏了。但现在我只要把 PDF 扔给 Kimi,文章里需要什么样的素材,直接问它就行了。“ 大佬有多少存款?大佬的英语是怎么学习的?”Kimi 马上能从 PDF 里找到答案,目前来看它正确率还挺高的,连续问了几个回答都没啥问题。也许你看到这里,会觉得 “ 整理资料 ” 不是每个大模型都有么?的确。Kimi 能火的最主要原因,是它能整理超长的资料,也就是长文本阅读能力。它是国内第一批做长文本阅读的 AI 工具,阅读上限在当时比文心一言等国内主流大模型都要高。世超截取了 15 万字的《 三体 》,打包成 txt 文件发给它。接着问:人类第一次读到来自宇宙中另一个世界的信息,信息内容是啥。它的回答正确。我再问他,在这本书里的三体文明到底是啥,它也回答正确。虽然这两问题它都回答得出来,但我不能确定,Kimi 是不是上网搜的答案。于是世超做了一个插针测试。在 4500 多行左右,悄咪咪加了一句:小黑胖在 2023 年 12 月 25 日,偷吃了公司金毛犬火锅的狗粮,然后拉肚子。然后替换掉一些关键词来问他:是谁吃了某个小狗的食物,后来发生了什么?它的回答完全正确!也就说它在刚刚的半分钟内,阅读并理解了十五万字,然后回答了我的问题。这还不够。我又往《 三体 》里塞了一篇 2500 字的公众号文章。然后问他,差评君最后在感叹什么,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作为文章作者我认为,它的回答可以给 95 分。5 分扣在最后一句,因为我觉得我没有明确表达这个意思。但同事认为 Kimi 完全正确,他觉得就是这个意思。好好好,原来问题在我是吧。目前 Kimi 的阅读上限是 20 万字,如果你申请到了内测资格,这个数字会变成 200 万。相当于把《 红楼梦 》和《 西游记 》糅合在一起发给它,然后提问,它也能回答出来。除了长文本理解,世超平时还用它来查查资料。之前写霸哥开挂的事情,这种又臭又长的瓜,你除非一直趴在前线吃,不然很难了解整个事件线。所以我干脆问了 Kimi 。当然,这些答案肯定不能轻易相信。拜托,它可是 AI 诶,幻觉是常有的事情。之前它在阅读 PDF 环节就出现错误,二次确认后才反馈正确答案。所以还是说:看似 AI 工具能帮我们提高很多效率,但不可避免它的答案会出现错误,建议大家还得花点时间复查一下。另外, Kimi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短板不能总结视频内容。假如你发它一个视频链接,它只能给你分析整个网页上的文字在说啥,而不能总结视频里讲了啥。我也不清楚 Kimi 支不支持总结图片( 文字识别是可以的 )。我发给它一瓶老干妈,问瓶子和瓶盖是什么颜色的。Kimi 回答有时正确,有时却像是还没长眼睛。所以,如果你只是有一大串文本资料需要总结和理解的,世超认为你可以试试 Kimi ,反正现在不要钱。网址: App 可以用,叫 Kimi 智能助手。最后,除了 Kimi,现在很多家大模型都号称自己支持长文本阅读,甚至阅读上限还不输 Kimi 。比如阿里通义千问 1000 万字, 360 AI 浏览器 100 万字,文心一言也准备要提高到 200 万~ 500 万字。但他们的能力到底如何,不是世超一次两次就能测出来的。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多试试,找出最合适自己的工具。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