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打助查击通过加密货币洗钱活动 警方和本地加密货币平台合作执法49人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四(6月12日)发布文告说,反诈骗指挥处和新加坡加密货币平台StraitsX于5月13至30日之间展开合作,针对利用加密货币来洗钱的活动,在全岛展开执法行动。 35名男子和14名女子因涉洗钱正在协助调查,他们的年龄介于18岁至58岁。当局也在行动中起获超过20万元现款。 初步调查显示,这49人涉开设加密货币户头后交给骗子使用,或将Singpass资料交给他人使用,从中赚取400元至3000元报酬。 这群人一般在聊天应用平台Telegram或WhatsApp上接触到陌生人士后,遵循骗子指示交出个人资料,让骗子使用他们的加密货币交易户头或Singpass户头。警方指出,这些户头过后相信都被用来进行洗钱活动。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冒充加密货币平台行骗 警方自5月以来接获至少31起报案 冒充加密货币平台发电邮或短信给受害者,称他们的户头出现问题,从而诱导受害者将加密货币转到“安全钱包”。警方自5月以来已接获至少31起报案,提醒公众小心这类新骗局。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四(7月3日)发文告提醒公众,本地近期出现一款新骗局,呼吁公众多加提防,切勿坠入骗局。 在这类新骗局中,骗子会以币安(Binance)和CoinHako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名义,发电邮或短信给受害者,指他们的户头出现可疑活动,例如登录或提款申请等。 受害者会被指示通过客服热线(一般是+65 3159开头)开头,客服人员就会引导受害者下载一个手机应用设置一个加密货币钱包。在一些案件中,受害者也会收到WhatsApp电话(常见电话号码前缀包括+44、+61或+66),让他们通过共享屏幕功能来下载应用和设置一个加密货币钱包。 在那之后,骗子就会以安全为理由,让受害者将所拥有的虚拟资产转入新的加密货币钱包,并分享登录资料。受害者过后一般在发现对方失联,或一直要求更多转账时,才惊觉上当。

封面图片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涉替诈骗分子洗钱逾12万元 41岁男子将被控 一名41岁男子因涉嫌洗钱和未经授权访问电脑资料,将于星期三(6月4日)被控上法庭。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二(3日)发文告说,商业事务局2021年6月接获通报,指一名41岁男子的银行户头收取了3万208元7角3分的资金,警方怀疑这些钱是来自一名外国受害者的诈骗所得,于是展开调查。 调查显示,这名男子涉嫌与一名身份不明者达成协议,允许他使用自己的银行户头接收资金。2019年6月,他的银行户头代接收了上述款项,但却解释不清钱的来源。 此外,2019年7月至11月期间,男子还涉嫌在神秘人的指示下,未经授权访问两名不同人的银行户头,并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总额12万1595元的转账。 男子将于星期三被控上法庭。根据《贪污、贩毒和严重罪案(没收利益)法令》第47AA节条文,一旦罪成可被判最长三年监禁,或罚款最高15万元,或两者兼施。

封面图片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639人涉当钱骡被查 涉案金额达1770万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五(7月18日)发文告说,警方在7月4日至17日展开全岛行动,468名男子和171名女子因涉嫌参与各类诈骗活动相关的钱骡活动而被查。 文告指出,被查者的年龄介于16岁至85岁,涉及的案件多达2223件,涉案金额达1770万元。 诈骗类型包括冒充政府官员或朋友、投资、求职、电子商务和租房。 他们分别在涉嫌欺诈、洗钱或无照提供付款服务的罪名下被调查。欺诈一旦罪成,可面临最长10年监禁和罚款;洗钱一旦罪成,可面临最长10年监禁,或最高50万元罚款,或两者兼施;无执照提供付款服务若罪成,可面对最长三年监禁,或最高12万5000元罚款,或两者兼施。

封面图片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新港警方联手打击跨境电信诈骗团伙 八人被捕 新加坡警察部队和香港警方合作,打击一个跨境电信诈骗团伙,并逮捕八名涉案者。当中,四名马来西亚籍嫌犯在本地落网。 香港警务处星期天(6月15日)在脸书直播的记者会中透露,香港警方和新加坡警察部队举行代号“腾激”的执法行动,打击跨境电信诈骗及洗钱活动。在香港和新加坡,各有四名男子被捕,警方也起获多个称为“猫池”的通讯设备。 猫池指通过技术手段将大量SIM卡集中管理,通过一个设备或服务器批量操控。虽然这类设备不违法,但近年来被不法之徒用来中央管理和控制SIM卡,发送诈骗短信或拨打诈骗电话。 综合香港媒体报道,香港警方财富情报及调查科今年初通过情报分析,发现有人斥资超过1800万港元(约294万新元)在香港不同地区大量购买SIM卡,并分批运往不同东南亚国家。 警方调查后迅速锁定四名涉案的香港男子,发现他们的个人或公司银行户头曾收到近1亿2000万港元(约1961万新元)的巨款。

封面图片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涉骗女子130万元换虚拟币 23岁男子兀兰关卡被捕 警方星期六(21日)发文告指出,当局在星期五上午11时10分接获一家银行通报,一名女子在尝试提取大笔款项时被银行职员阻止,职员怀疑她可能遭遇骗局。 警方随后成功找到女子了解情况,发现她可能是加密货币投资骗局的受害者。初步调查显示,在警方介入前,她已从另一家银行分行提取超过30万元,并将这笔钱交给男子,以换取加密货币。警方说,这名女子自2025年5月以来,已将超过130万元交给这名男子。   中央警署警员展开调查,锁定涉案的23岁男子,并在他准备离境时,在兀兰关卡将他逮捕。警方也从他身上起获两台手机及一张疑似他人名下的银行卡,作为证物。 涉案男子陈家豪(译音)星期六早上被控一项抵触《滥用电脑法令》的控状,并还押候查,其间可被带出接受调查。案展6月27日过堂。

封面图片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东南亚大事件·新闻曝光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一(5月26日)提醒公众假冒朋友骗局近期再次出现。在这类型骗局中,骗子会通过WhatsApp发来短信,或直接打电话给受害者。骗子会让受害者猜测他们是谁,或者自称是他们的朋友但因手机不见而更换手机号码等理由,找机会跟受害者攀谈。 在第一次交谈之后,骗子会再联系受害者,并以需要借钱应急,或需要受害者协助完成银行转账为理由,向受害者发出本地银行户头、PayNow号码或QR码,要求受害者转账。受害者过后发现对方借钱不还,或者失联,才警觉自己上当。 警方提醒公众,要提防任何通过陌生号码联系,并称急需借钱的来电或信息。公众应进一步核实对方的身份,避免让骗子有机可乘。 公众可通过“ACT”步骤来保护自己。“A”代表“加”(Add),即主动加设防诈骗应用ScamShield等安保措施;“C”代表“查”(Check),即时刻留意诈骗迹象;“T”代表“报”(Tell),遇到骗案后要尽快通知当局,以防更多人受害。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